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伙伴互助小组创建的思考


  新课改倡导的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来实现的,学习小组作为班级内以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如何发挥小组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八年级数学备课组经过了多年的探索,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建。
  һ 班级如何科学分组,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一)分组讲究策略。小组组建应在班主任对全体学生有一定了解的的基础上,原则上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分组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考虑学习能力因素: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考试成绩、知识基础、日常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因素,以学习成绩为主;二是考虑异性效应因素:小组成员男女比例要适中,合理搭配,成员合作的积极性比相同性别的小组合作效果更明显;三是考虑学生性格因素:分组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要活泼型与内敛型学生相结合,尽量不允许学生之间进行自由选择,学生通常喜欢选择与自己性格相似的学生,不利于小组活力的激发。小组成员的多少要因班而异,一般每组4―6人最为科学。小组的规模大,组内可能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信息量也相对大些;但规模太大,受课堂时间限制,有些学生就可能丧失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组内交流会受到限制。此外,小组的人数尽量是偶数,有利于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小组内要至少有一名优生和中等生,能带领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水平相当,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二)小组长必须有领袖气质。小组长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是人缘好,二是组织管理能力好,三是责任心强,四是成绩中上。以成绩为指标选出学习组长,以组织管理和责任心选出常务组长。学习组长负责督促和帮助全组同学的学习。常务组长带领全组成员制定组名,组规,及小组发展目标,平时负责检查纪律、卫生、活动的落实情况。
  (三)协调组长与组员的关系。当出现组员不服组长或者组长想把个别组员"踢"出本组时,老师要帮助他们处理这类问题。先了解具体的情况,采取互相沟通的方式查找原因,和组员谈心,让他们认识到小组团结和小组荣誉的重要性。同时对组长的工作进行分析,让组长真正树立为小组服务的意识,如经过协调任不能解决,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来处理。
  (四)加强凝聚力。建组之后,积极开展小组文化建设。包括创设组名,形成组规,确定目标。这个目标不仅是学习成绩方面,还包括其他班级活动方面,让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老师要多和优生谈心,要让他们从思想意识上明确合作学习是快乐的,帮助别人是一种"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修养,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成绩和修养。班级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开展一些课外活动,组内、组间的评比来加强组员的集体荣誉感,小组要对有特别贡献的组员及时给与表扬或奖励,这样让每一个组员都能有集体荣誉感,为小组和班级尽心尽力。
  二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
  (一)发挥组内互助和组间互比的长处
  传统教学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缺乏对学生差异的尊重。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兵教兵"互助学习提高优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后进生的再学习、再掌握,还可以通过教师询问组长,组长询问组员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除了组内互助学习这一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即组间互比。小组之间即是竞争者,也是相互监督者,比如上课听讲的态度问题、知识的掌握问题、作业的收交问题,都可以通过结对子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师要营造"组组有事做,人人想展示"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应该先让学生结对子学,通过学习,每个学生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困惑的习题进行讨论,对学完后,再在小组内进行组学,把对学中不懂的在组学中讨论,难点在组学时化解,扫清展示路上的一切障碍;然后教师才能分配任务,分配任务时尽量采取小组自愿的原则,哪个小组喜欢讲哪道题就去认领,他们选择的题目,他们就会有自信,这样课堂就达到了组组有事做,人人想展示的一种氛围。
  (三)分层展示与帮扶,让优生更优,弱者变强
  在课堂提问和展示时,教师要利用各类习题的难易程度来检查各类学生的学习效果。容易问题C组学生回答,中等问题B组学生回答,困难问题A组学生回答。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有梯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为了避免问题都是组长或优生抢答,后进生不敢答的问题,可以在组内确定每人每天展示或回答的次数,同一个人多次回答时,少加分或不加分,其他人回答多加分,这样就能有效规避每组每次都是相同学生展示的弊病。
  (四)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
  初中阶段的大多数问题都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之所以出现表面热闹而学习效率并未提高的现象是由于没能找到与学习任务相适宜的合作形式,如:方法性的题目可以由学生互相讨论探究完成;记忆性的内容可以比方法、速度、时间等;阅读类知识可以互读、互比、互学,而需要实践的问题更可以在互帮互助中完成任务。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合作,再加上有效的课堂评价机制,这样的合作自然高效。
  三 如何用评价激活小组的生命力
  (一)课上评价使人成才
  "学习评价"是建立在课堂、作业与考试之上的评价。包括:第一,作业情况评价:包括各科预习提纲及学科知识的反馈和巩固情况。每天由学习组长负责评价组员的情况,课代表做好记录,每周汇总,结果公布。第二,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各小组课堂交流情况,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以及课堂提问、质疑、答辩和课堂讨论展示参与的积极性等,由学习委员记录,每周汇总,结果公布。第三,考试成绩评价:结合平日测试及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的成绩,对各小组的单科成绩、反馈、改错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给与奖励。
  (二)课下评价使人成人
  课下评价主要围绕纪律、卫生、班级活动等常规内容开展的学习习惯评价,检查结果每天一公布,每周一汇总,结果上报学校。学校根据上述数据,评出年级和班级的最佳合作小组和最优秀的组长,给与表彰和奖励,需要强调的是,无论评价如何变换,均应坚持把握"淡化个体、强化小组" 的原创,这样考核的对象就变成了整个小组,学生个体的荣耀是小组的荣耀,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师因"人"而"评",学生你追我赶
  在评价时,教师评价学生要分层次、多手段、多种评价方式灵活并用,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评价采用不同手段和形式。如对对班级第一名和第二名的评价,对处于第二名的学生的测试,有意识的稍稍偏心,尺度稍宽,而对第一名的要求更严,使他们的分数尽量靠近或持平,这样使第二名的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后,容易萌发超过第一名的念头。而平时第二名的学生看到有人赶上来,会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势必下定捍卫"宝座"的决心。这种因"人"而"评"的做法有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格局,使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实践证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一种有效学习形式,能唤醒学生的潜能,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扬长避短,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与活力。
网站目录投稿: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