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渔村,三面环海,一面依山,四五百人的村子像一颗珠子般镶嵌在山与海的中间。山上是一片一片的岩石,缝隙处平坦的地方几乎没有,人在里面穿行,有时候还得侧着身子才能过去。在山与海的连接处,是海边沙滩和山坡黄沙的组合地,也是村庄的所在地,地势地貌虽说有山有水,但山是石头山,水是咸海水。村里人对淡水的向往是可想而知的。 乡下老家没有自来水,水井便成了村里日常生活用水的唯一来源。 听老人讲,前辈人找淡水井的经历,可谓九曲十八弯。靠海的地方自然是咸水不能喝,但其他三面全是山坡,挖出淡水的努力一直不停。最后,人们终于在村南面的山沟里找到了一处稍微平坦的坡地,往下深挖十多米,才冒出了淡水。就是这口水井,全村几辈人沿用至今。 这口老井,村里人对它的珍爱程度是发自内心的。人们从山上采来一块块长条方石,从井底一层层沿着井壁砌上来,石头与石头之间没有一点水泥,缝隙错落有致,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可以赤脚沿着井壁上下自如。为了防止山上的洪水把水井冲垮,人们在井口四周用方条石砌成了平坦的台面,井口用凿好的石板紧紧地圈扣在一起。靠河边的一面用石头砌成了坚固的防水墙,井边的台阶修理得平整而舒坦。 这口老井里的淡水,四季不涸,清洌甜润,直接入口,清嗓舒肺。村里人无论春夏还是秋冬,直接打上来就喝,从不生病。 养护好这口唯一的生活水井,是村里有威望的老人最看重的一件大事。 记得小时候,那些辈分很高的老人,总会定时不定时地来到井台上,喜滋滋地看着人们在井里上下提水的样儿,还不忘教导着嬉闹的孩子们别往井里扔东西。每当看到井水有些混浊的时候,老人们就会自发地号召村里的后生们来淘井。 淘井是个力气活儿。十多个后生人手一根担水的担杖,一头用铁钩挂着一个铁皮水桶,站在井口边,一桶一桶地往上提水。水提上来后,马上倒在旁边的水沟里,再接着往上提水。一拨人累了,再换另一拨。轮流进行,直到把井里面的水全部淘干为止。 这时候,老人们就会指揮后生下到井里去,站在井台上的人,就会用担杖放下一个筐子,井下的后生用铁铲把井底的淤泥铲到筐里,再让井上的后生提上来倒掉。井底里的淤泥全被清理了后,淘井才算结束。 每当淘井时,就是村里小孩子淘宝的美好时光。 因为平时人们来井里提水时,总会弯腰低头往井里放桶拔水,这时候,装在衣服兜里的东西往往会不小心掉到井里。包括打火机、钱包、钥匙、钢笔等,平时水井里的水很多,东西掉下去了,是没有法子自己捞上来的。久而久之,人们也就忽略放弃了。只有到了淘井的时候,这些东西便会随着淤泥一起,被挖到地面上来。这时候,孩子们就会从这些淤泥里不时地找出一件件"宝物"来,虽然有的生锈了,但其捡到时的开心样儿,宛如一下子中了大奖一般。 老井的井台上,也是村里人交流情感的最佳场所。 担水是村里人日常生活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儿,勤快的人起早担水,一般的家庭是每天上午和下午从庄稼地收工回来,顺便来到井边担上两桶水回家。家里人多的,需要每天担多次水回家才行。每当这时候,村里人就会在井边歇一歇脚,随心所欲地驻足聊上一会儿,什么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啦,什么张家小子生娃赵家女儿出嫁,什么地瓜旱了花生涝了,什么李家媳妇孝敬老人王家儿子考上大学什么的,既像城里说书的地方,更像新闻发布会的样式。要是遇到一两位能说会道的后生或小媳妇,那就更热闹了,笑声会从井台上一直传到村子里。 乡下农村的人家里,都有一口一抱粗的大陶缸,是专门用来盛井水的。要挑满一缸水,一般需要四五担,也就是八到十桶水才行。挑水在乡下人眼里不是个力气活儿,农家孩子从小就会练习挑水。由于孩子个小劲头不足,大人们就会去集市上专门购买两个小一点的铁皮水桶,让孩子们担水用。一开始担水孩子们的肩膀会压得通红,一口气也挑不到家,往往需要在半路上休息一会儿。这样的孩子,在大人眼里是懂事的孩子,家里的水缸也总是满满的。 记得小时候,每当过年的时候,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们抬水,送到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军烈属家里。学校里的学雷锋小组,也会不定期地组织这样的活动。这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儿。 一般情况下,这些活动都会得到村里团支部的大力支持。他们会向学校提供村里孤寡老人和军烈属的名单,再由学校分配给各个学雷锋小组。放学后,各小组人员回家拿来水桶和担杖,在井台边集合,两人一组,分别把水抬到各家各户里。 孩子们参加公益活动的劲头都是足足的。从井边到村里的慰问对象家里,要走很长的路。虽然孩子们一个个小脸热得像红苹果一般,但一路上时时会受到村里人的夸奖。这种敬老助人的良好风尚,就像种子一样,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早早地扎下了根,滋润着孩子们一茬一茬地茁壮成长。 老井的甜水,养育了乡里乡亲,也养育了家乡人美好的品德。老井,就像是一首朴实的歌曲,把最美好的乐章传唱在偏僻的乡下,传唱在人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