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尽量采用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多鼓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讲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效;情境;人文;鼓励 一、创设情境,搞活课堂 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外在环境,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所以,我们老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师生平等交流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环节,只有师生平等,学生才能克服畏惧心理,大胆提问。另外,我们老师还应引导学生挑战"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敢于突破常规定型模式,敢于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敢于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但我们学生往往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把教师和教材看作是知识的权威,一味迷信。但我们教师却偏偏要让他们反思作品中的人物、结构、语言、思想、情感,从而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具有個性的解读。当然,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关键在于排除学生思维定势的干扰,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教会学生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教师要经常采用"变式"以及问题的前后联系来消除学生思维中的定向思维。总之,批判性意识人人具有,只要注意巧妙引导,批判性思维就可形成,而这种思维正是问题意识形成的核心要素。如果我们有意识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反思与批判,那么,学生就敢大胆质疑,随时质疑,随处质疑。 二、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要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必须具有辨别力,因为在判断错误行为时必须要用到辨别力……切不可让错误行为去伤害别人。"这是塞斯亚·赛·巴巴说的经典名言。现在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天生活泼好动,课堂上有时很难做到"自我控制"。一会儿这个同学正在专心致志地玩着尺子和铅笔,头也不抬,把自己置身于课外,一会儿那个同学则神游太空,眼睛没有焦距,尽情地发呆。一会儿另外一个同学手舞足蹈,兴奋得很,自得其乐。这些情景常出现在数学课堂上,严重影响着学习。我分析,这是学生缺乏"自我控制"的控制。虽然他们都清楚课堂的要求,但控制不了自己,不能静下心来专心学习。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头"拦路虎",让他们做到"自我控制"呢?我充分发挥了赏识和批评教育。我们作为一名老师,就要细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拥有正当行为,让学生渐渐具有辨别力,尽量不出现错误行为,不让错误行为影响自己,更不能因为错误行为去伤害别人。比如,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走校园的小路,观赏美景时就可以假设问题:对于曲折的小路,如何计算出它的长度?并号召学生展开讨论,学生有的说用尺子,有的说用步测……通过学生之间交互式的合作讨论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发,这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势必会增强。 三、多鼓励表扬学生 学生在家喜欢得到家长的表扬,在学校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素以在学校我们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不管是是口头还是书面表扬。心理学告诉我们,对于儿童成功体验的肯定,是刺激大脑形成兴奋中心的催化剂,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驱动力和有效手段。上课时,我对敢于发言的学生,特别是有独到见解甚至敢于对老师的观点提出疑问的学生,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大加赞赏。对没有回答上来的,我也从不训斥,而是让他坐下来想一想,说:"老师相信你一会儿会回答的。不过,人要好好听,一会儿我还叫你回答。"等同学们回答差不多的时候,我再叫这名同学,他一定会回答出来的。这时,我带头给他鼓掌,不会让他带着任何遗憾坐下。对于平时胆子比较小、性格内向的学生,我在叫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尤其小心,生怕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我往往叫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特别是有陌生人来听课的时候,我总是把这样的机会留给这些学生。有时我还特意在他们发言时走到他们的身边,让他们感到老师离他们很近,有老师在给他们助威、壮胆。这类学生回答过错了,时常会用一种微妙的眼神望着我,这种眼光只有我明白,于是我会轻轻地拍一拍他的肩膀、抚摩一下他的头,或为他竖起大拇指,或向他点头微笑。这是老师对学生进步的惊喜。每当这时,学生的眼睛里总会出愉悦的光芒。心理学专家提醒我们,课堂上老师不要吝惜对学生进步的鼓励,一个善于赞美自己学生的教师,很容易获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也很容易成为一个好教师。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由于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并得到老师的鼓励,其积极向上的心理需求就会得到满足。因此,我们教师要用各种方式对学生给予鼓励,怀着极大的热情把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地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