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快失业的90后 有一个90后的朋友在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工作。这家公司从一个公众号起步,短短几年就完成了b轮融资。业务模式听上去特别性感。她很珍惜这个机会,工作踏实努力,业绩也一直都很好。 然后,她告诉我,她可能要失业了。 她的工作类似于客服,比如帮客户订一张机票,或者点一杯星巴克的咖啡。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这些工作已经被AI (人工智能) 取代了。 就拿订咖啡来说,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用户的语音,获取用户信息。对于新用户,人工智能会问:hey, 你想喝什么?对于老用户,它会说:亲爱的,是不是和上次一样,大杯热拿铁,半糖,送到公司? 机器不光比你聪明,还比你热情。而且,还不要求五险一金。 90后的失业,才是真正的失业 都是出来卖劳动力,还指望资本家养你一辈子?每个人迟早都会经历一次失业。但90后的失业,才是真正的失业。 失业这个话题,对中国人来说,既羞耻,又陌生。朱镕基在90年代末才消灭了大面积的终身雇佣制,距离现在不过20多年。所以第一批享受到失业潮的,是70后、80后。但他们同样也赶上了房地产的红利期。 对有房产收益的人来说,失业就是度假。但没有资产性收入,则可能会从中层管理一下跌落谷底。等没拿到房产红利的一代开始失业,才是真正的失业。 我有一个大胆的预测:在即将到来的90后失业潮中,90后的心理压力会远超80后。抑郁症大面积传染,心理咨询师在未来十年前景可期。 保持对时代的敏锐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失业常见的第二个原因:市场不断变化,你的公司和工作已经被时代抛弃了。 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谈到自己为什么要离开央视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一开始有人会说,泉灵姐,我特别喜欢你。后来有人说,泉灵姐,我妈特别喜欢你。再有人说,泉灵姐,我奶奶特别喜欢你。我特别担心很快就没有人喜欢我了,我就离开了。" 张泉灵的遭遇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流量正在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互联网。 这种大趋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张泉灵抵抗不了,苏芒也抵抗不了。时尚集团总裁苏芒离职。她曾幸运地经历了时尚杂志在中国风生水起的20年,也懂得在一个行业日薄西山时功成身退。毕竟,曾经风靡一时的《瑞丽时尚先锋》、《伊周》、《费加罗》现在都默默地躺在报刊亭上吃土。 在抵抗市场变化这件事上,专业人才风险更高。你的职位适用面越窄,失业风险就越高。一个年入50万的技术经理比起一个年入5万的前台更容易失业。做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超过30岁就会面临高失业风险。 这个时代,一份工作做到老越来越难。几乎每个人都面临失业的威胁,也会迎来多次职业转型。 那么如何降低失业风险呢? (1)要学会关注行业变化的趋势。 一个行业走向衰亡有两个典型标志:人才流失、薪资下降。同时还伴随着大规模的裁员。 面对一个快要沉到海底的夕阳行业,我的建议是:赶快跑。趁你还有能力。 (2)要学会关注公司的趋势。 要看公司是否在创造真正的价值,是否处于上升期。要和赢家在一起。 (3)弄清楚你的职位晋升路线和成长空间。 (4)增加收入渠道,减少工资收入占比。 有家底的多投资,没家底的早买房子,买不上房子的多存钱,存不了钱的多学门手艺。 (5)多结交人脉,多认识各行各业的朋友。 这个社会上永远都不缺新的机会。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积累太重要。财富也好,技术也好,人脉也后,没有特定的路。只要不是被温水煮青蛙,最后过的都不会太差。 离开一个正在走下坡路的公司或行业,或许是一个新的起点,是一次破茧重生的机会。但是前提是你得"永远保持随时可以离开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