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问:幸福的家庭是什么样的? 最高赞回答是:幸福的家庭都不争对错。 很多人喜欢把家庭矛盾归咎于"三观不合"。可是,哪有那么多的三观相合? 更多的时候,只是不分对错。 《辛普森一家》里有一句话说的好: "亲爱的,如果你太好胜,永远都不会快乐的。" 01
马东主持节目时曾提及他的母亲,他说,76岁的老母亲,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关灯,屋里灯亮着,只要没人在,她就第一时间关掉。 马东一开始还告诉母亲,一开一关会影响灯的使用寿命,一直亮着也费不了多少电。 但在发现母亲每次说"好",紧接着又关上之后,马东再也不和母亲计较这样的小事。 马东说,节约用电已成为母亲的思维定势,就算你告诉她不用随时关灯的道理,她也改变不了自己过去积累下来的行为。 想想我们的父母亲不也正和马东母亲一样: 你可能一遍一遍地告诉他们,隔夜的剩菜不要再吃,可他们应声之后,接着把剩菜放入冰箱; 你可能一遍一遍和她们强调,不要再给孩子买零食,可她们答应之后,转身会带孙子去超市…… 但很多人没有像马东那样,做到不和父母争对错,而是冠以"三观不合",嫌弃他们墨守成规,甚至为了自认为"正确"的小事和父母争的面红耳赤。 伤害了父母的同时,更是让彼此有了隔阂。 夏天的时候,同事刘仪和我抱怨过他的父亲。 他说,母亲去世的早,农村夏天热,好不容易让父亲来城里避暑,结果闲不住的父亲,第二天天不亮就去广场捡矿泉水瓶。 他告诉父亲,他的做法会让别人说儿子不孝顺,父亲说自己习惯了劳动,也过不来城市老年人的那些娱乐活动。 儿子说父亲不懂得享福,父亲说儿子看不起自己,最后的结果是,老人摔门而出,回了老家。 这样的小事,谁对谁错,根本不容争辩。 子女应该明白,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即使他们的一些行为在你眼里,是不合时宜的,是有失体面的,但想想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想想他们固有的生活习惯,这些小事就不再是事。 《礼记》中说到"孝子之养",首先是"乐其心",就是让父母心情快乐。 只要父母开心,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就顺着他们好了,包容和理解父母,不和父母争对错,就是最好的孝顺。 02
杨绛在《我们仨》里说过这样的小事: "我和钟书在出国的轮船上曾吵过一架,原因只为一个法文的读音。我说他的口音带乡音,他不服,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我也尽力伤他。 然后我请同船一位能说英语的法国人公断。她说我对,他错。我虽然赢了,却觉得无趣,很不开心。" 夫妻相处总会有分歧,一定要争个对错,殊不知,赢得了结果,却输了感情,自己也落个不愉快。 遗憾的是,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对一些小事上纲上线: 你想去学瑜伽班,Ta非说买个垫子回家练; 你要去外面吃饭,Ta非说外面都是地沟油; 你说大海很漂亮,Ta非说大海淹死过很多人… 这样的事情,谁对谁错?其实都没有错,不过是看法不同,小事而已。 和伴侣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论不休不欢而散之后,总有人问起:好的婚姻,到底是什么样的? 有人可能会回答是三观相合。 好的婚姻三观固然重要,但比三观相合更重要的,是不争对错。 刘涛和王珂的爱情故事为很多人称道,刘涛在一次访谈中说到彼此的相处之道,就是不争对错。 "有时候争论是不会有结果的,但争论的过程会让大家觉得累,心里不舒服,我觉得任何的计较都是伤害。" 生活中,没有三观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家人之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 比三观更重要的是,你理解我,我理解你,遇到问题不剑拔弩张,不追究谁对谁错。 网上有一个小故事。 一对老夫妻吵架,丈夫总让着妻子。妻子问:"明明知道我错了,为什么还让着我。" 丈夫说:"因为我怕吵赢了,输了感情,丢了你,我就输了人生的全部!" 婚姻里,哪里有那么多的三观相合,不过是你在争吵,他在笑。 03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中有一细节让我影响深刻: 有一个女孩,在和妈妈散步的路上,看见被人丢弃长着绿毛的胡萝卜,喊道:"妈妈,快看,胡萝卜带绿帽子了。" 女孩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妈妈觉得特别不好意思,凶巴巴地对女孩说:"什么绿帽子,下次不允许这样说了!" 女孩一脸迷惑,不知道妈妈为啥突然变脸,吓得也不敢再说话。 把长毛的胡萝卜看成"胡萝卜带绿帽子",多么奇思妙想的创意,却遭妈妈一顿批。 其实,孩子只是将自己熟知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但大人总是以成人的思维去评判孩子的说法是错误的,不仅会折断孩子发挥想象的翅膀,更会阻断孩子表达自己的欲望。 知乎上一位叫@极乐的网友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三年级的小女生说自己怕鬼,吓得晚上都不敢睡觉。 妈妈再三和她强调,世界上不可能有鬼,让她别瞎想了。 孩子只好向爸爸倾诉。于是爸爸问她,鬼长什么样? 孩子回答,是黑色的,一回头他就不见了。 爸爸陪孩子聊了很多,才得知,孩子在路上经常看到鬼。 接下来,每天放学爸爸都悄悄跟着孩子,想看看孩子眼里的鬼到底什么样。 结果发现,有一个中年男子尾随自己家孩子。 爸爸立马报了警,妈妈得知后,后怕不已,庆幸爸爸听了孩子的"胡话",让孩子安然无恙。 很多时候,家长总是强调我是大人,小孩子你就得听我,我知道的比你多,我当然是对的。 却不知,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世界不同。孩子的世界充满想象力,大人的认知不一定适合孩子的童真。 哪里有绝对的是非对错,孩子只不过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已。 雪化了是什么? 比起标准答案"雪化了是水",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难道有错么? 家事无对错,只有和不和。家是藏爱的地方,不是说理的地方。 懂得退出家庭"战场",绝不是逃兵,而是智者。 作者:Alic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