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现在2岁2个月,我在她9个月大时上的班,宝宝基本是爸爸、外婆换着带。我业余时间基本都和宝宝在一起,尽最大努力陪着她。我是内向的人,不太喜欢和人交往,可能是遗传原因,女儿也一直比较内向、敏感,对环境的适应比较慢。 女儿最近忽然很怕小朋友,带她在小区玩时,看到小朋友过来马上就让我抱着,不愿下来。玩滑滑梯,一个人也没有时才愿意滑。哪怕走在路上,迎面过来一个小朋友,看都没看她,她都害怕。 大约2个月前,家里的老人去食堂打饭,把她单独放在家里不到20分钟,这个时间段里发生了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据姥爷说回来没有觉察到明显的异样,但似乎从那以后,她听到电话铃就会紧张地抓我的手,以前都是自己主动跑过去接电话的。不知道这个经历对她现在的交往状态有没有影响? 我很苦恼,真害怕她有什么心理问题。我还想知道,下面这两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1、抱她到小朋友玩的地方,让她下来,就是不下来,这时我该怎么办?很多育儿书上说抱一会儿就会好,可问题是抱着很长时间她还是哭。这是我最苦恼的事情。 2、我平时总和她说"宝宝不怕,和小朋友一起玩",总觉得说多了似乎也不好,不知道该怎么潜移默化地影响她? 一位着急的妈妈 桐妈解析 从案例中的描述看,宝宝当前这种害怕交往的状态,是先天遗传的神经类型、特定年龄的心理特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和父母的教养方式综合起作用的结果,需要妈妈做出心态或教养方式的调整。 1、调整教养方式 对于一个2岁多的宝宝而言,即使先天的神经类型不是胆小羞怯的那种,让她主动面对小朋友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对同伴交往还不是很感兴趣,即使能跟小伙伴一起玩,往往只是被一个共同的玩具或游戏吸引而已,却无意跟同伴发生实质性的交往行为。案例中的妈妈不了解宝宝的这一心理特点,对宝宝的交往热情和交往能力有着过高的预期,以至于出现了强烈的焦虑情绪,这种焦虑,很容易传递给宝宝。在交往方面,宝宝从妈妈这里接收到的其实是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无助于让她变勇敢,反而可能让她更加退缩。所以,想让宝宝放松下来,妈妈自己首先得放松下来,不要把太多的期待投射给宝宝,给宝宝带来压力。 2、要共情,不要说教 根据案例中的描述,宝宝近期曾经发生过一个人在家的情况,在这个时段内,具体发生了什么妈妈不清楚,但从此宝宝对电话表现出一定的恐惧行为。这个年龄的宝宝,大脑皮层功能尚未完善,内抑制力较差,大脑的分化功能不足,受到惊吓后,恐惧很容易泛化,不排除这种对声响的恐惧泛化到了人的身上。当宝宝害怕某个事件的时候,仅仅跟她说不要怕之类的话是没用的,因为害怕某个事物总是没有理由的,不是通过讲道理就能释然的。此时宝宝更需要的是情感的支撑和共情,而不是说教。除了以身示范外,妈妈还要增强宝宝内在的力量。等她积累了足够的勇气,不再害怕面对小朋友后,再给予具体的技能指点也不迟! 3、多给宝宝拥抱和赞赏 对于是否应该在宝宝对小朋友群体发生恐惧的时候继续抱着她,我的建议是肯定的,但这样做的时候,不要对宝宝的期望值太高,以为抱一会儿就会让她适应环境,宝宝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原本发怵的场合的适应。试想,让一个比较对当众发言发怵的成人去一个公共场合发言,即使给他两天的准备时间,就能克服内心的恐惧吗?我想这一定很难,对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宝宝呢? 其实,对于3岁之前的宝宝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她建立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而不是急于把她推出去。宝宝只有获得对这个世界的信任之后,才会坦然面对身边的人和物,这就需要妈妈继续帮她积累内在的力量,多给她拥抱和赞赏,继续巩固安全的亲子依恋。这个时间可能很长,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否则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