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的思考


  【摘要】由于生源减少、规模萎缩等原因,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办学取向上出现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摇摆,在发展方向上出现转型与转制的迷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遭遇体系不完善、办学层级低、办学方式单一等困境。两者都具有职业教育属性,在办学层级、办学经验与模式、服务对象等多维度具有互补性,从而使两者的融合具有基础性条件与发展性条件,而社会需求成为两者融合的动力来源。通过增加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供给,消除两者融合的体制障碍,加强两类高校的内涵建设,形成系统化、稳定化的办学模式,可以使两者摆脱发展困境,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06004705
  由于人口结构变化、生源减少、普通高校扩招等因素,高等教育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成人高等教育的职能定位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难点之一;另一方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焦点问题之一是如何突破既有的教育体制实现职业教育的终身化。
  一、"夹缝生存":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境遇1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歧路与艰难选择
  目前,我国主要有干部学院、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等多种类型的专门性成人高等学校以及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内的成人继续教育机构,成人高等教育多以高等专科教育为基础,兼有本科阶段的教育,从学科与专业来看,其中以文科类专业为主。十年"文革"之后,我国人才出现严重的需求与供给矛盾,且普通高校发展缓慢,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有力补充,在提升在职人员的学历与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世纪初,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渠道、投资少、见效快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体系基本形成。
  但是,1999年普通高校开始扩招,并取消了对考生年龄的限制,从而分流了大批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部分高校将成人高等教育看成是创收工具,导致成人高等教育逐步丧失本位;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质量评价、保证机制不健全导致教育质量不佳等多重原因导致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困难。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成人高等院校共871所,2006年为444所,2013年为297所,14年减少近2/3,成人高等教育规模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比例逐渐缩小,1979年为62.14%,1999年为34.7%,2006年为20.7%,而2013年将为10.8%。同时,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投入也出现了下滑,如"2013年江苏省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中,普通高等学校为14 837元,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为9 486元,普通高中为12 788元,而成人高等教育为2 462元。显然,成人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最弱。"[1]由于规模的缩减与经费的不足导致了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迷茫:在面临新建本科院校的冲击下,很多成人高校开始谋求向普通本科教育转制升格,如很多省级教育学院改制为省"第二师范学院";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成人高校就转制为相应的本科院校,如中国工运学院、公安部郑州铁路公安管理干部学院等高校就是如此;还有一些成人高校并入其他普通高校,目前只有少部分成人高校还在坚持以成人高等教育为本位。一些成人高校升格后不得不放弃其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积淀,从头开始进行普通本科教育,但是囿于师资、办学经验以及生源吸引力的不足而使办学充满艰辛,并入普通高校的成人高校也会遇到相似的困境。
  这种发展意向与原有办学基础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导致了办学取向的迷惘,不但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表现出升格前后的矛盾与冲突,还会在横向的人才培养类型上产生困惑与犹豫。很多转制升格后的成人高等院校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出现学术性教育与职业性教育的摇摆:一方面,这些高校都强烈希望走学术性教育的发展道路,但是,这些高校几乎没有从事学术性教育的基础和条件,而且学术教育的市场基本被老牌的本科院校所垄断,因此,学术性教育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异常狭小的"死胡同",在竞争中很可能会面临生存困境;另一方面,这些转制升格的高校面对新兴的职业教育市场时,又很想借助于自身的本科层次来进行职业教育,而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又没有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开拓创新的成本代价太高,同时职业教育的地位不高,最终导致这些高校在职业性教育的发展道路上举步不前。可见,转制升格的成人高校既缺乏进行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和能力,又不甘"降格"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在纵向的时间轴上与横向的教育类型轴上难以形成合理的取舍,最终使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受到质疑。
  2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潜在生机与制度性障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八九十年代,发展于本世纪。1999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2002年国务院再次下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宗旨与目标;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2005年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明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一些列政策的鼓励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并无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只有职业大学161所,2006年有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81所,2013年达到1 321所,分别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15%、52.5%以及53%;而在校生规模从1999年的23万,增长到2007年的516万,再到2013年的775万,分别占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6%、28%以及31.4%。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国家宏观经济战略,这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要求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相协调,提高服务于现代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 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被列为支撑国家"十二五"规划的96个专项规划之一。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需求动力。
  但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障碍。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由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或办学质量高的中专学校转制升格而来,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物质性障碍也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我国存在"重学轻术"的文化观念,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障碍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缺失,没有消除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断层",即我国目前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最高是专科层次,而没有本科层次。尽管2002年的《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以及2005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都提出了要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于现代产业与经济发展。但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就业市场中的人才消费等级不断提升,已有的专科层次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如《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5年底新增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要达到15.5年,即平均达到了本科层次。可见,现有的学制使得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断头教育"和"终结性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达地区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2]相反,在本科院校中的本科层次往往没有职业教育,但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又出现了强调职业能力的"专业学位",而事实上,职业教育专科学生很难跨越本科阶段直接攻读专业硕士学位,造成高职毕业生陷入升学无门的境地。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现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升格来弥补本科层次教育的缺失呢?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些院校基本从中等职业学校演变而来,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本科教育的话,还是缺少办学经验的积累;再者,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的建立涉及到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在短时间也很难实现。那么,是否可以让现有的普通本科院校来承担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呢?从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很难与普通本科院校实现对接。在高职教育体系学历层次出现"断层"的背景下,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不得不通过"联合办学"、"专本沟通"等途径招收本科生。[3]实际上,这种的办学模式很难持续稳定,只能是权宜之计。
  二、"同质互补":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的可能性1职业性是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的基础性条件
  本质属性决定事物的发展趋势,不同属性事物的融合可能会发生"排异"反应,最终影响融合程度。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学校为了扩大知识传播范围以及社会服务功能,面向已经完成初等与(或)中等教育的成人,提供包括继续教育、职业转换教育以及闲暇教育而产生的一种教育形式或教育类型。"[4]可以说,成人高等教育脱胎于普通高等教育,天生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的理念与标准,因此,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较高的层级。但是,由于教育对象的不同,所以成人高等教育有自己特殊的办学目标定位以及独特的职能和特点。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成人教育主要是对已经走上各种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1993年,《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中提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就包括"高等层次岗位培训和考核,要以行业为主,制定岗位分类和岗位规范,使培训和考核制度化,积极发展成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开展专业证书教育,逐步建立起职业资格培训证书与学历文凭并存、并用的制度"。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强调:"成人教育要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通过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使各类下岗和转岗人员都能接受不同层次和年限的职业培训或正规教育,为再就业工程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或者称职业型高等教育是与研究型高等教育并行的、以培养素质型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是职业教育的高级层次和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各级职业学校主要从事职业培训,其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
  以上论述说明,职业性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还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政策实践所认可的基本属性。
  2互补性是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的发展性条件
  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融合,不但可以使成人高等教育摆脱"靠学历文凭教育求生存"路径依赖,在与普通高等院校的错位发展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还可以使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以职业或技术岗位群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拓展高等职业教育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首先是在办学层级上具有互补性。成人高等教育在类型层次上可以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其中,学历教育就可以进行专科、本科和在职研究生教育,而非学历教育可以是高层次岗位培训、单科及专业证书教育、大学后继续教育等。1993年《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指出:"对经过评审符合国家学位条例规定的成人高等学校,应给予学士学位授予权","依托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拓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渠道"。这说明,成人高等教育具有三级学位授予权的政策基础。实际上,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已经大规模地开展了本科教育,在职研究生教育也零星展开中。相反,高等职业教育在学术授予权方面尚属空白,如果两者能够打通、融合,则可以延伸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学术性高等教育与职业性高等教育的结构性失衡",造成学术性人才供给过剩,而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性人才供不应求的双重困境,严重弱化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两者的融合可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消弭或者减轻人才结构的困境。
  其次是两者在办学经验与办学模式上具有互补性。成人高等教育可以溯源到建国后的职工业余大学,并且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涵盖文、理、工、医、教等大学科门类,几乎拥有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多数专业类别;形成了网络化、层级化的多元办学体制机制;形成了"函授"、"夜大"、"广播电视"、"自学考试"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等办学方式,部分地区建成了"天地人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开放式网络教学环境;教学方式也从课堂式、灌输式、师徒式发展到了自我学习、业余学习、现场学习、电视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等。而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训教学、硬件建设、质量保障与监控、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两者融合可以形成灵活多样、实践性强、手段先进、社会认可度高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再次是两者在服务对象与培养目标上具有互补性。美国成人教育国家顾问委员会认为,成人就是"在青春期之后,不再参与全时正规的学校教育,且能负起成人生活的角色或已达法律或社会所认定的年龄,具有成人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人。"而《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成人高等教育主要面对的是高中毕业的在职人员和社会青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成人高等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高等职业教育在招生对象上已经取消了年龄限制,但是,由于是全日制学习模式以及主要从事职前教育,所以实际上就学群体主要集中在18—22岁之间。可见,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是"成熟职业人",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准职业人",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3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两类高等教育融合的动力来源
  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融合不但是教育内部规律的客观要求,还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外部规律的具体表现。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7 485美元,我国已经从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经济开始从量的增长转向了质的提升。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还相当粗放,经济结构层次较低,产业结构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低附加值和低利润率的低端地位。因此,我们亟需通过创新来提升自己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实现国家创新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才,这不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重任,也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但是,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无法培养社会亟需的高层次技能人才,严重影响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就倒逼高等职业教育本身要转型升级。同样,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也担当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尤其为地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主动回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变革与创新中更好地落实其服务性职能。
  可见,社会需求为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融合开启了"机会窗口",共同的使命担当与本质属性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三、"双向建构":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1增加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供给,消除两者融合的体制障碍
  首先是要建立两类高等教育的衔接机制,统一教育体系,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连贯性。目前,两者属于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在学制上缺少连贯性,国家可以尝试将成人高等教育并入高等职业教育,统属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样高等职业教育就可以借助于成人高等教育的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来延伸教育层级,并与中等职业教育一起形成"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层级体系。
  其次建立"职业教育招生体系",实现两类高等教育的"互通"。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选拔生源,而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是通过成人高考录取学生。如果高职毕业生想读本科就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通过"专升本";二是参加成人高考。第一种方式仅针对应届生与部分省份,不能成为主流;第二种方式往往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成人高考的内容难以衔接,所以很多学生具有"畏难"情绪而放弃。如果试行高职毕业生在毕业后一定年限内免试升读成人高校的本科,或试行对口招生,或实行"3+2"的本科教育模式,不但会解决成人高校的生源问题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级问题,还可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终身化。
  再次是要通过体制改革实现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与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融合。目前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中的继续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等,其中一些机构特别是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处于困境之中,多数高校通过改制升格、并入其他普通高校等方式延续生存。这种转型发展的方式实际上是放弃了成人教育的"主业",实际上不利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也不利于职后教育的发展。两类高等教育融合的最优途径就是实现两类高校的合并,但是,由于行业属性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属性,而地方性与民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属性,两者的融合会出现体制障碍。因此,国家可以将一些行业性的成人高校通过改制的方式与地方政府共建,而地方政府按照"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原则将这些成人高校与高职院校进行合并;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可与高职院校合作,建立类似"股份制"的职业学院。同时,政府要解放思想,按照"不求我有,但为我用"理念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成人高校的合作甚至合并,在资源分配、人员安排等方面可以借鉴企业大学的管理模式。
  2加强两类高校的内涵建设,形成系统化、稳定的办学模式
  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融合绝不是两者的简单联合,而是要在内涵上达成一致,构建新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比较系统化、稳定的办学模式。
  成人高等教育形态的更替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变革。
  其一,需要更新办学理念,由强调学历、文凭的获取,重视教育外烁的身份认定功能,向以成人为中心、重视教育内在育人功能、注重成人和社会发展的转变。[6]
  其二,是要进一步实行开放式办学,特别要放弃过去一味复制普通高校注重正规学校教育的做法,实现正规学校教育与非正规的社会教育相结合,强化教育对社会的服务功能,面对社区、企业和农村开展职业岗位技能教育,实现从"学历化"发展向"职业化"发展的转轨。
  其三,是要站在终身教育的高度,引进行业企业职业能力标准,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以成人的职业活动、个人生活与发展的需要为核心改造教学内容,探索"能力本位"和"行动体系"的课程模式;同时"设置终身学员制,承诺本校毕业的学生可以终身享受在本校学习的待遇,回炉继续学习实行优惠政策",[7]以此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职业化与终身化。
  其四,是要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构建以"关注过程"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重点建立与高等职业教育接轨的弹性学分制,实现多元学分互认制度;构建社会力量参与下的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反馈机制,保障教育的改进与质量的提升。
  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关键是增强开放性,在战略上要与行业企业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经验与优势,商定合同,以特定的职业教育项目为依托,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而形成一种合作经营关系;在内部治理方面重点要在生源、课程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加大开放力度。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过于依赖于普通高考,是以知识性储备而非以技能素养作为选拔标准,这样并不能区分学术性与职业性生源的区别,不利于生源的针对性与多源性开发,因此,应该放开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限制,引进成人高等教育中注册入学等招生方式,将服务对象延伸到职后与终身教育的范畴;要根据产业空间布局适当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并根据产业结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8]加强课程开发的开放性,特别要深入职场第一线,以工作过程要素为核心进行课程开发;需要借鉴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手段,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构建与职业教育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支持系统和学习共享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时空,促进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章宁,李峻.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与战略转型[J].成人教育,2015,(7):1—4.
  [2]马树超,等.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1):1—6.
  [3]姚加惠.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我国大陆高等教育学制改革方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0,(6):93—97.
  [4]何光全.从成人高等教育的属性谈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2):13—16.
  [5]周明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素质本位理念[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12.
  [6]余小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与转型[J].教育研究,2008,(12):84—87.
  [7]陈联.终身教育理念下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J].高教探索,2011,(1):120—124.
  [8]朱俊,杨慷慨.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与产业空间选择[J].重庆高教研究,2015,(1):71—74.
网站目录投稿:白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