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了阅兵分列式的震撼,完成了单位值班的任务,看望了家乡生养的老人,送走了忙碌的大学生。十一黄金周最后一个休息日早晨,顾不上各种挤出新高度的新闻挤在一起,还是赶在地面上冻之前,找个树坑刨点花儿土。 推着自行车径直走进公园,打拳的、练剑的,跳舞的、踢毽的,跑步的、慢走的,唯独没有把自行车当做道具早锻炼的。为了不破坏公园里这种氛围,我和我媳妇钻进树林里,在一棵大树的落叶上蹲下,拿出车筐里准备好的小铲子,不管有没有我们想要的花土,这时候,必须要向扭动腰肢的大爷大妈们证明,我们俩人这个年龄肯定不是来公园里花前月下的。再说了,花前倒是有点红红黄黄的残花瓣,月亮出来得等十几个小时,那还要搭上前半辈子全部的情调。 刚搬到新家的时候,我不喜欢花花草草,倒是挺喜欢鱼的,但往往忘记了一个星期换一次水,只好连着好几个星期换了好几次鱼。慢慢地,看到别人的阳台上花儿绽放,我就有点羡慕,不是因为喜欢花,是因为喜欢养,主要是觉得能使钢筋混凝土的房屋不至于过于单调。于是,我就开始学着养花。研究半个月下来,花的种类还是分不清,更记不住哪种花喜阴,哪类花喜阳。干脆刨花土吧,找见对的地方刨就行。在几位行家的指点下,刨土还是比较好领会一点。这花土是有讲究的,我把它总结成四个字:透气肥沃。刨花土更有讲究,必须在白露过后,百草枯嘛,把草地上或是大树下一薄层枯草和落叶拨开,露出一层沙沙的、黑黑的,刨土时间长的人,都叫它腐土。光用铲子是不行的,铲子不能铲得深了,这点土最多也就是半个指头肚深,同时需要两只手不停地往一堆聚土,指甲缝里自不必说,必须把两只手掌磨得红红的,开始发烫。没有十几个大树坑,就连一个小小的目标也是达不到的。 刨了几次土才知道,花土也是门学问。不同的花需要不一样的花土,比如说兰花和君子兰这类的有专门的土:兰石、腐叶;多肉和叶类的需要加上一些泥炭土。也有人用同一种土来养不同的花,效果也一样的好。我家就是这样,主要是学到的刨土方式有限,但效果不能用好形容。刨来的花土,放在花盆里面,不分什么花,直接插进去,花土就像家里的柴米油盐,只用认准的这一种牌子。对于养花零经验的人来说,倒也因为经常刨点土回来,我家花儿长得还行,还行的概念,就是该长叶时候长叶,该开花时候开花。 其实家庭里养花就是一个人与花相互适应的过程,人养花,花也养人。养花是一种心情,一种态度,花儿生长也有灵性,你怎样养决定它怎样长,花儿更不会因为养花者的奢望而长成什么样儿,花开变不成天堂,花谢不会是地狱。任何事物,都与这土和花一样,土有土的性情,花有花的生命,相互依存,适应了就是最好的。这也就是我们的生活,时间会感受生命的力量,人也在这条长河里不断学会适应。 直到自行车的车筐和后座都被鼓鼓的塑料袋子占满了,俩个人才直起腰,顺着来时的路回家。我额头开始潮乎乎的,不知道是已经适应了深秋的低温,还是今天的天气暖和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