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的讲演——在云大至公堂李公朴夫人报告李先生死难经过大会上的讲演 闻一多》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用嘴,写出了说出了千万人民心中压着的话,大家有笔有嘴有理由讲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偷偷摸摸的杀!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暗杀了人,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案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去年"一二·一"昆明的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也遭遇了反动派的暗杀,这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后,大家听了都摇头,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也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害怕,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呵!在恐怖呵!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真理是一定胜利的。反动派的无耻,就是李先生的光荣。反动派的末日,就是我们的光明! 现在,有人要打内战,只是利用美苏的矛盾,但是美苏不一定打呀!现在四外长会议,已经圆满闭幕了。美苏间不是没有矛盾,但是可以妥协,事情是曲折的,不是直线的,我们的新闻被封锁着,不知道英美的开明舆论如何抬头,但是事实的反映,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现在司徒雷登出任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也是教育家,他生长在中国,受的美国教育。他住在中国的时间比住在美国的时间长,他就如一个中国的留美学生一样,从前在北平时也常见面,他是真正知道中国人民的要求的,不是说司徒雷登有三头六臂,而是说,美国人民的舆论抬头,美国才有这改变。 其次,反动派干得太不像样了,在四外长会议上不要中国做二十一国和平会议的召集人,这说明人民的忍耐有限度,国际的忍耐也是有限度。 李先生赔上了一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青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开会,李先生倒下了,也要换来一个政协会议的召开,我们有这信心! "一二·一"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近的如"一二·一",这些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他们以为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我们便就没有人了吗?特务们,你们看,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青年决不让你们这样横干下去!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闻一多《最后一次的讲演》鉴赏 抗战胜利以后,全国人民都希望有一个和平、民主、自由的新中国,反内战、反独裁,要民主、要自由的呼声在各民主党派和知识分子中空前强烈,但国民党反动当局却竭力加以压制。1946年7月11日晚上,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因积极参加反内战、反独裁的政治斗争,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当时在西南联大执教的著名诗人和学者闻一多也因反内战、要民主而被国民党反动当局列入黑名单。对于李公朴的惨死,闻一多悲愤交加,当他闻知7月16日西南联大学生自治会将在至公堂主持召开李公朴夫人报告李公朴死难经过的大会,便不顾亲友的劝阻,毅然不顾生命危险来到了会场。在大会上,李夫人作报告时因过度悲愤而泣不成声,而混在会场中的特务却在说笑、打闹,破坏会场秩序。闻一多本不打算说话,见此情景,忍无可忍,怒火中烧,立刻拍案而起,即席演讲。他的凌然正气顿时赢得了全场听众的阵阵热烈掌声。由于他在演讲完毕的当天傍晚,就被国民党特务枪杀于昆明街头,所以人们便把他的这次演讲称之为《最后一次的讲演》。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篇文章,一篇以生命与鲜血浇铸而成的灿烂篇章。 这篇讲演虽然是即兴的,并没有草稿,但由于具有充沛的正义感和铿锵有力的言辞,却成了闻一多散文中的名篇。通读全篇,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充满昂扬激烈的情绪。该文虽然自始至终都洋溢着一股赤炽的正义爱国之情,但语调中却有顿挫,有起伏,在陈述事实时稍显平实;而在怒斥时,却往往声调高昂,特别像每节的结束语,如"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我们有这个信心!"等,斩钉截铁,不容置疑。难怪在演讲中,常常会引来一阵阵热烈的鼓掌。 二是采用了较多的责问和反诘的语句。如第一节中便有"竟遭此毒手?"、"这成什么话?"第二节中又有"这里有没有特务?"、"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等等,这些语句很有打击力量,揭露了敌人卑鄙无耻的手段,使在场的特务胆战心惊。 三是穿插了不少简练而精彩的警句。闻一多学贯中西,既是著名的学者,又是著名的诗人。他讲到激动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说出:"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些警句大气磅礴,正义凛然,读之深受感染。人们可能会忘记整篇演讲辞,但这些警句一定还会长留在心中。 闻一多在《一句话》的诗中写道:"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把这两句诗移用在这篇讲演中,可谓十分确切。他最后的命运不幸也正应验了他的诗句;但也正因此突出地显示了闻一多的人格魅力。可以肯定,这篇演讲辞肯定会彪炳千古,万世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