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二十载打拼成就中国珍珠大王


  中国已首创出成批量的淡水有核珍珠,打破了世界珍珠养殖史上只有海水有核珍珠的现状,开发了淡水有核珍珠养殖的国际首创新产品!他,就是世界淡水有核珍珠的研创者谢绍河。一颗颗硕大圆滑、晶莹璀璨,光彩夺目的珍珠,令世人惊叹不已。谢绍河便成为国际珠宝界的名人,绍河珍珠标志着中国珠宝养殖技术跃居国际先进水平。"绍河珍珠"被誉为"天下第一珠"。
  1995年,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亲笔为"绍河珍珠"题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曾高兴地说:"你从珍珠养殖、加工制作到珠宝销售一条龙,很好。现在一个是要千方百计地扩大批量生产,有批量生产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竞争力;一个是要注意保护技术,在竞争对手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几年之后,你将成为中国的珍珠大王。"
  ◆ 要把理想变现实
  1955年2月,谢绍河出生在广东省汕头市新溪镇六份村一农家,自幼家庭经济拮据,生活贫困艰辛。因为生长在海边,他从小就喜欢戏水,常到大海边捞海贝。他常想,要是自己能生产出许多许多的珍珠,那该有多好呀!
  1977年,谢绍河一举考上湛江水产专科学校(现为湛江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
  大学毕业后,谢绍河被留校搞珍珠研究工作,很快就得到学校珍珠研究室主任、我国现代珍珠发明人熊大仁教授的赏识。传统的作法是植入细胞小片育出各种不规则形状的珍珠,价值不高。如果在淡水母蚌中能植入圆形珠核,而育出淡水有核珍珠,那价值就非同一般了。
  淡水有核珍珠,具有生产技术难度高,产品质量档次高,经济价值高,色彩丰富,珍珠层厚,使用寿命长,氨基酸含量高等特点,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养殖专家试图生产,但未获得成功。临终前,熊教授拉着他的手说:"淡水有核珍珠的研究要继续,我们要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是具有聪明才智的,是能够创出外国人不能创造的东西!"
  此时,谢绍河他主持的"工厂化培育海水珍珠试验"获得科技成果三等奖。然而,丑小鸭要变成白天鹅,还要经过一番磨难。
  ◆1.8亩池塘放出"人造卫星"
  谢绍河来到我国盛产珍珠的专业村——流沙村,这里在10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就产珍珠,是名副其实的"珍珠王国"。
  谢绍河要在这里找一个淡水池,安安静静地进行淡水有核珍珠的试验。1982年,村里给他提供了一个面积1.8亩的食用水池。这个蓄水池,成为淡水有核珍珠的发祥地。经过3年的攻关,谢绍河便收获淡水有核珍珠约5公斤,这是一次重大的突破。1985年,谢绍河借款1万多元,把这笔"巨额"资金全部化作种苗、母蚌投入到珍珠池里去。6年后,谢绍河试验的淡水有核珍珠获得成功,首批收获有核珍珠试验产品总量达50公斤。
  可是,他清醒地认识到,这仅仅是冲出了起跑线。
  ◆锲而不舍终成业
  1988年,谢绍河离开湛江水产学院,专心致志地投入淡水有核珍珠的规模化生产,培育面积由原来的1.8亩扩大到108亩,并正式成立了新溪珍珠养殖场(现在已升格为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在他的主持下,建立和完善了培苗室、手术室、实验室和珍珠加工室等一系列配套设施。
  创业之初,他吃尽了苦头。那时,他搭个竹棚在池塘边,吃、住都在竹棚里,每当台风、洪潮袭击之际,他都是三更半夜披衣而起,守护着一池丽水明珠。好心人规劝:"你在大学里搞科研工作,轻松休闲,何必出来自己办个珍珠场,冒这个险呢?蹲在这海边,万一赔本,后悔都来不及。"
  谢绍河毫无悔意,他把全部时间精力都放在养殖上,每天将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提取实验数据,掌握规律,获得经验。此时,在技术方面要进行大面积养殖仍然困难重重,燃眉之急就是解决母蚌问题。谢绍河在经过无数次试验、筛选,选中盛产于长江出海口的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的三角帆蚌作母体。从长江出海口到韩江出海口,母体经历长途跋涉之后,又因地区气候不同而成活率低,生长慢。要增强三角帆蚌的适应性和提高成活率,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谢绍河又进行无数次三角帆蚌的人工繁殖试验,终于掌握了本地气候与适应三角帆蚌生长气候的差距,经过3年的努力,谢绍河成功地培育出适合于韩江出海口养殖三角帆蚌种苗。
  蚌苗的培育成功,使母蚌资源充足,这只能说是珍珠有了生存的载体,要培育出优质珍珠,还有很多技术难关。谢绍河锲而不舍,专心研究三角帆蚌内脏器官结构,做到精确地将每一块细胞小片及珠核植入母蚌体内,既避免母体的死亡,又能尽快形成珍珠,且珠大圆润,色泽光亮,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之后,这一道难以解开的难题被他解开了。
  ◆科技开路做大经营
  淡水有核珍珠较于一般海水珍珠和淡水无核珍珠,有其不可比拟的优点,尤其经过长期佩戴与皮肤接触更显光亮,它以独特的魅力,一问世便使谢绍河和他的新溪珍珠养殖场声名远播。
  淡水有核珍珠是高难度的科研项,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经几千次的努力,一个个令世界科研者深感扑朔迷离科技的难关,都被谢绍河攻克了。他先后取得了"三角帆蚌移植及人工繁殖育苗"、"提高育珠蚌成活率及其珍珠质量"、"人工培养淡水有核珍珠"、"一个贝体多种应用"等一系列科研成果。珠核植入技术也从原来的"外套膜植核"进入到"内脏囊植核"的新阶段。通过采用这种新技术,生产的淡水有核珍珠粒比一般的要大3-4毫米,一颗颗晶莹圆润的特大形珍珠,在他的妙手中应运而生,珠体大、珠层厚、光泽好,价值比普通珠均高3倍价以上。
  对于淡水有核珍珠的发展前景,谢绍河甚为乐观。10多年来,他创办的淡水有核珍珠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已拥有汕头新溪珍珠养殖场、隆都淡水有核珍珠科研和生产技术中心基地,二个基地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总面积达到500亩;还在南澳县建立海水珍珠养殖基地产500亩。从1997年开始,谢绍河在长江流域进行详细考察、科学论证之后,选择在安徽省池洲和安庆这二个革命老区建立协作生产基地,现已在这两个地区的贵池市和宿松县建立淡水育珠基地和培养三角帆蚌种苗协作基地共1000亩,放养母贝30万只,拓宽了淡水有核珍珠的发展渠道。
  目前,谢绍河创办的企业共分布于广东、安徽、福建等省,淡水养殖面积达5000亩,其企业的生产规模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标准化示范区"。企业领先首创定型无核珍珠、造型附壳珍珠等3项技术项目,这些造型珍珠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各式各样的佛像,也有的外观像毛泽东像章,造型清晰,色泽晶莹,令人叹绝。独创了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6项发明专利。谢绍河这匹"黑马"直逼珍珠王国日本,日本的珍珠经营者担心,他必将对他们构成严重的冲击!
网站目录投稿: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