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拦么?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湖水轻轻地拍岸,像是赞同我的决心,天空也对我显出无可奈何的气色。七点钟我们就从北山下乘车前去。 车轮卷着灰尘,迅速的前进。这时云雾渐渐稀散,清风吹送着月桂的芳香,阳光从薄云后面透射出来,像放下轻轻的纱帐,爱护似的,笼罩着大地。 汽车一转弯,将要到钱塘江大桥了,我看见高大的六和塔,岿然坐在林木蓊郁的山岗上,背负着远山与高空,下临浩渺的白水,气象非常雄伟。 在高楼一样的大桥上,俯看江水,像一条潇洒的阔飘带,从西面群山之下,一撇而来,越流越宽,向东长逝,到眼睛所能见到的尽头,水和云都溶合成一片混沌。 山川的壮丽和我心里正在思想的巨人形象,也溶合在一起。 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沉沉地压在整片大地上。远处是重重迭迭、连绵不断的山峰,山峰青得像透明的水晶,可又不那么沉静,我们的车子奔跑着,远山也像一起一伏的跟着赛跑;有时在群峰之上,又露出一座更秀隽的山峰,像忽地昂起头来,窥探一下,看谁跑得快。 近处,又看见碧油油的大地上,一条明亮的小河蜿蜒流过。河身不宽,可有时也像伸出双臂,抱住几个小绿洲。 萧山、柯桥,刚刚落到眼前,却又远远退到车的后面。 中午到了绍兴城。 我们走在青石铺成的古老的街道上,心情是这样严肃又欢愉,眼睛四处张望,处处都像有生动的故事在牵引人。 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新台门的门口簇拥着一群"红领巾"。他们一看到新来的客人,便又簇拥过来,牵牵客人的衣袖,抚弄客人的围巾,亲密地交谈,并争先要求领路。我就和这些孩子们一道拥进了黑漆的大门。 这是一座古老朴素的房屋,空阒无人,可是,这方桌,这条台,这窗前的一把椅子都告诉了我们许多故事,连那盆草叶茂密的建兰也不甘寂寞,唠叨地诉说着它是怎样被一双宽厚的手培养起来的。 就是在这座房子里,鲁迅先生幼年和农民的儿子结成朋友;在父亲的病中分担了母亲的忧愁;从这里他认识了封建社会的欺骗与毒辣;被侮辱与损害的究竟是哪一些人!十七岁的时候,在一个刮风下雨的早晨,带了一点简单的行装,辞别了母亲,走出这座黑漆大门,奔向他一生战斗的长途。 百草园是芳草萋萋的后院。这是幼年鲁迅的乐园,断墙、菜圃依然保留着高大的榆树和皂荚树那边,新建了一座亭子,鲁迅先生塑像端坐在亭中间。 孩子们在园里跑着,笑着,也跑到断墙下,在那儿寻觅,可还有像人形一样的何首乌?他们又围在亭子旁边,仰着头,望着塑像;孩子们的脸,像朝阳照耀下初开的百合花,眼睛像星星一样的明亮,亮着无限亲切爱慕的光。 一座曲折如画的小石桥把我和孩子们引到三味书屋。我们也就从那扇黑的竹门走进去的,并且大声的数到第三间。 书房里的陈设,正像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一样,正中的书桌上,现在还放着寿老先生手抄的唐诗。好像这儿刚刚放学,老先生和学生们都吃饭去了。 我默默地站在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桌旁,很想看看他所描摹的《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 这间房不很大,只有前面一排窗户。后园也很小,墙也高,花坛上的老腊梅树还顽强的活着。 孩子们在唧唧哝哝的讲话。 是的,今天,我们的孩子,有了明亮的课室,有了大块的草地,还有细沙铺成的球场。他们有了自由广阔的天地。我这样想着。突然在脑中出现了一座勇士的雕像: 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我抚摸着身边一个孩子的头,心中油然生出感激的深情。 我正在默默地寻思,一只小手伸过来了,又一只,又一只。原来时间已经不早,他们要整队回去了。我们热情地握手,说着:我们还要见面。 回来的路上,我们让车在河边慢慢开行。在静静的黄昏里,发光的小河上,滑着一只乌篷船。船尾坐着一个农民,戴着毡帽,有节奏的划动一根大桨。河岸上,有时是稻田,有时又是开着红花、黄花的青草地,草地上有一群牧童在放牛,牛背平得像一块石板,牧童从牛角间爬上爬下,牛万般温存的驯服着。又是芦苇迎着河边来了,芦花轻轻飘拂,像老人银白的胡须。 我不知道这可是著名的山阴道? 鲁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中描写过: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映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井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美的,而且光明,鲁迅先生所说"好的故事",正是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时代里,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即使是梦,也被打碎! 今天,鲁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胧中看见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的"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是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 在路上,车又经过这样一个地方:四山环绕,又高又黑,山下溪水潺潺,像在朝鲜的山中。记得当时我走在那些大山里,觉得像是走在坚强战斗英雄队伍的身边,今天我仍有这样的感觉,在我刚才到过的地方,和正要去的地方,以及走在祖国任何城市和乡村里,都有这样感觉。 转过山路,就看见了反映出暮天幽蓝色的湖水。远远城市,电灯通明,烘托着天空,像一片光的海。 ————1956年10月,杭州 方令孺《在山阴道上》赏析 这是一篇游记性散文,作者所要游览的地方是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 方令孺作文非常重视文章谋篇布局的精巧和文字表达的清丽流畅。《在山阴道上》全文结构,按照游程完整的线路而设置,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出发途中,先写作者从杭州西子湖畔乘车前往绍兴的途中见闻;第二部分参观故里,着重写作者参观拜谒了鲁迅故居和幼年读书的三味书屋;第三部分归程,最后写车经山阴道返回杭州途中的畅想。这种结构布局,近乎追求完整,趋于规矩。 然而,综览全文,首先是被作者的雅洁、轻盈、流畅的文字所吸引,丝毫不感觉到结构上有笨拙或滞重的毛病,写得活泼轻巧,充满灵气。除了文字功底深厚外,还得助于双线结构的巧妙铺设。明线,是参观行动线,按照参观往返路线来安排的;暗线,是作者的思想情绪线索,依据作者对鲁迅深刻的认识而设计的。这条思想线越到后面越显明晰,整个参观行程,完全是以思想线来编排的,因而规矩中有变化,伸缩自如,活泼轻盈。 出发途中,风景美不胜收,作者却有意选取六和塔和钱塘江大桥两处景致。文中这段景色描写虽寥寥数笔,却写得颇有气势,作者旨意是欲以六和塔的雄伟和山川的壮丽,来衬托鲁迅作为一个伟人的巨大形象。 参观故居,作者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在作者看来,故居内的一桌一椅、一草一木都像老朋友在向她诉说许多生动的故事。其实,这是作者本人的联想。作者热爱鲁迅,熟读他许多著作,熟悉他的人生经历,因此一边参观瞻仰,一边重现历史。这种参观实际上是对鲁迅作为一个历史伟人的重新认识。在一群陪同参观的"红领巾"的诱发下,作者突然在脑中出现了一座勇士的雕像。这是一座精神的塑像,鲁迅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古人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世说新语》)确实,在返回途中,作者饶有兴趣地观赏两岸农家风光,一派田园牧歌式的和谐静谧,令她的思绪通过历史的隧道回到1925年鲁迅写的《好的故事》中。这一部分的回想和评述,实际上是对鲁迅这座精神雕像的完成进行最后一道精雕细琢的工序,是鲁迅精神的升华与延续。作者感到欣慰的是当年鲁迅所说的"好的故事"、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而今在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 文章结尾,意味深长。车子行进在山阴道上,作者仿佛感觉到走在朝鲜的大山中,她觉得自己正走在巨人鲁迅的身边、走在坚强战斗英雄队伍的身边。这种错觉与联想,实在是作者作为一个新入党的革命者的心态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