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滋补强身的功能,是上等的保健食品。随着田螺天然产量的减少,田螺市场不断看好。目前,广东、福建等地已经开始人工养殖,不少农户把养殖田螺作为一项创业门路,大力发展。虽然,田螺养殖难度相对不大,但是一些细节上还是容易出错,现在我们就来简单讲一下田螺的养殖技术。 1、养殖场地 田螺生活力强,疾病少,对养殖场地要求不严。凡有活水源的平坦沟渠、 水田泽地、休耕田、菜园沟、果园沟、缓流溪滩、水池鱼塘等均可放养。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适宜,则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池底铺垫20厘米肥活泥土,池的两端分别设进水口和出水口,用铁丝网或塑料网防逃。 2、种螺选择 螺放养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种田螺的来源:一是野外采集,二是市场收集。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一般,自然粗放水体中每平方米投放种螺0.1公斤~0.5公斤,精养池可增大投种量2倍~3倍。养殖田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田螺、泥鳅混养方式。 3、种螺投放 田螺喜栖息在池塘、沟渠、水田等浅水中,善于钻泥。水温20~25℃时摄食旺盛,生长最快;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停止摄食;水温降至10℃以下入土冬虐,翌年水温升到15℃以上才恢复觅食。我国大部分省区3~11月均可投放养殖。 种螺在自然区域内放养,一般每平方米投入10个产卵雌螺即可,若为未成熟的小幼螺,宜按1:1或2:1的雌雄比投放。幼螺长成大螺,交配产卵,又孵化出小田螺,便可将它们养成商品螺。若专门繁殖种苗,每平方米可投放产卵雌螺100~150个,未成熟的幼螺,雌雄比例则按2:1或3:1投放,一般4龄以上的亲螺可产40~50个幼螺,产后2~3周仔重0.025克,开始摄食,饲养一年后又可繁殖后代。 4、田螺的管理 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次~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田螺前期管理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就是这些,至于疾病防治、收获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我们会下次再给大家介绍,请继续关注中国三农网 原标题:田螺养殖的技术要求|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