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儿子正在读初中,今天又伸手向他妈妈要钱了,理由是明天要交五元钱给学校为班上加分。 "是同学有困难,学校组织捐款吗?"我迷惑不解,"才不是呢",他无奈的回答道。 "不是组织捐款,怎么要交钱加分呢?"我更加不解了。 于是,他向我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自开学以来,他们班上每月的班级评分都是全年级最高的,连续被评为"文明星级班集体",可是,上个星期班上两个男生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参与了一起打群架的恶性违纪事件,被学校重重的扣去了5分的班级分。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大发雷霆,痛心疾首,那两名"肇事者"被勒令当众做了检查,可是,班上一下扣掉5分,这个月的"文明星级班集体"奖状可能要易主了。放学后,全体班干部留下来商量对策,讨论了很久没有结果,后来一个同学想到了一条弥补扣分损失的妙计,学校政教处不是有一条"拾到钱物交公一次奖班级0.5分"的规定吗?如果班上同学每天"拾金不昧"一次,不是就可以为班级奖0。5分了吗?十天时间就可以把那扣去的5分给奖回来。班主任对这个计策大家赞赏,约定从班长开始,每天派人到政教处"拾金不昧"一次,一定要把5分的损失夺回来,将"文明星级班集体"荣誉保住。外甥是班上的体育委员,明天就轮到他"拾金不昧"了,他说他一天都低着脑袋走路,结果没拾到一分钱,只得把"拾金"的手伸向他妈妈的口袋了。 听了他的叙述,我觉得很不是滋味,为了一个"文明星级班集体"的荣誉称号,竟让这么多涉世未深的孩子丢掉诚信准则,集体去投机耍滑,这样做代价是不是太大了?这样的"文明班集体"还有文明可言吗?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基地,理应是一方心灵的净土,然而,这方净土却并不干净,不少"园丁"带头攀枝摘花,甚至随手丢垃圾泼脏水。如今,时常在网络、电视、报纸上看到大学教授学术造假的的新闻,甚至有专家教授无耻的将学生的研究成果窃为己有。笔者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近二十年,关于作假造假的记忆随便都可牵出一长串。有的教师要上公开课了,就像一位拍戏的导演一样,早几天把上课内容在班上反复排练,甚至由谁来读课文,谁来回答某个问题,又由谁提出什么问题等等都有明确的分工,结果听课者看到的听到的就是一个经过了彩排和剪辑的舞台剧了。要期末考试了,有些老师为了提高平均成绩,于是就绞尽脑汁排兵布阵,在尖子生周围安插几个后进生,还要个别暗示,要尖子生灵醒些,不仅自己要考好,还要肩负"帮助"其他同学的责任,要后进生"聪明"点儿,要向尖子生"看齐",不要拖全班的后腿。上级要检查教师"内务"了,有老师挑灯夜战,一个学期的教案一个晚上就搞定了,有些老师拿出崭新的听课本,一个小时就可"听"二三十节课。要交论文了,许多老师在电脑上"百度"几下,然后,就像一个娴熟的裁缝,裁剪,拼接,将开头和结尾改头换面,几十分钟一片论文就"写"好了。上头来领导检查工作了,学校广播里就会播出通知,全校突击搞卫生,清晨打扫过的卫生区还要在清理一遍,于是,一堂又一堂上了一半的课就要被迫停下来…… 我并无意指责我的同行们,也许他们有许多难言的苦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前面那位要学生掏钱为"文明星级班集体"买单的班主任,他要求的也并不多。一个学期的"文明星级班集体"换来的可能是一个"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这个荣誉换来的可能是评岗评先晋级的砝码,也可能还有那么几百元的奖金以及领导的一点好印象,这比起那些一曝光就是贪污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人民"公仆"来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这从某种角度来看,说明我们教师社会地位的式微,他们的辛勤付出与社会对他们的价值认定严重失衡,他们进步上升的通道的以及利益空间的逼仄。然而,他们为了一点小小的个人利益所犯下的过错所造成的社会损失却是巨大的,比那些巨贪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还要恶劣和深远。要知道教师偶尔的一次的造假行为点燃的可能是几十个上百个造假的火把,毁灭的可能是一大片一大片诚实的森林。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时常听人抱怨现代人不守道德,不依规则,不讲诚信,我们是否思考过,一个人的一生道德流失的源头在哪里?无可否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有责任,但学校才是锻造道德品质的模型的熔炉,一个人的成长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呆在校园里的时间将近二十年,如果这二十年里他们耳闻目睹的都是"假",那么走入社会后你还能指望他们"真"得起来吗?教师真,学生才会真。 社会呼唤诚信,就必须要把虚和假赶出校园,还校园一方净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淡薄名利,安贫乐道,坚守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道德底线,真正为人师表,讲真话,干真事,做真人。同时要求社会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注和理解,对他们的工作多给一些掌声,我们的行政主管部门对教师要多一些宽容,少搞点形式主义,尽可能满足他们基本的利益需求,不要给"假"以生存的土壤,千万不要变成了"逼迫"和"引诱"老师作假造假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