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2]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3]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作为一代枭雄,曹操的墓地到底在哪里,历史上有很多说法,尤其是七十二疑冢的传说流传甚广。2009年,我国终于确定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为曹操,并成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据最新报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公布了曹操高陵2016-2017年度考古发现,最关键的是基本确认找到了曹操的遗骸。 据悉,本次在曹操墓墓室内发现三具遗骸,其中的男性遗骸比较完整,判定为60岁左右,专家鉴定后确定为曹操。 另外两具遗骸都是女性,一名50岁左右,一名20岁左右,极可能是曹丕之母卞氏,以及曹操长子曹昂之母刘氏。 不过历史记载,曹操夫人卞氏是合葬进曹操墓的,而卞氏死时70岁左右,因此女性骸骨的身份仍有待确认。 目前,曹操墓附近正在就建设博物馆,起到展示和保护的作用,建成后南北跨度可达120米,而为了配合博物馆建设,曹操墓未来两三年不会再有大的发掘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