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微博客舆情引导机制


  刘佳佳?彭欢欢
  一、微博客舆情的定义
  随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微博客作为网络传播的媒介之一,也是当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曾润喜在《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中指出:"网络舆情就是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当绝大多数的网民的观点聚集时就会由观点向舆论转化。"[1][2]
  由此看来,微博客舆情就是以微博为载体,以热点事件为核心,广大微博客网民态度、情感、观点、意见的表达,是以个传播与互动的过程,以及包括后续的各种影响力。
  二、微博客舆情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重要性
  微博客舆情形成迅速,依托网络为载体传播速度快,对社会影响巨大。网络舆情比起传统媒体来说,涉及到的内容更广更全。
  (一)面对公共危机反应迅速,传统媒体无法比拟。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已经逐渐成长成熟并显示出其最大的优点,即反应速度极快。这种发展趋势不仅是国内,早在包括"911"事件等在内的诸多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影响的公共危机事件的第一信息源都来自个人博客、市民手机拍摄画面等新媒体资源。
  (二)消息来源渠道多、范围广,可复制性、可传播性强,并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先导性作用。由于网络的普及,博客微博等"零技术、零许可"个人媒体互联方式的广泛应用,使得公众成为了公共危机事件信息的发布者和传递者,而不再是从前单一的接收方。
  (三)网民言论所引导的网络舆情多为情感主导型,易形成极端导向,其非理性因素对于政府危机公关提出新的挑战。在危机事件中,他们关注的焦点往往不是有关部门处理方式的合理合法性,而是它面对弱势群体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四)在危机传播中,微博舆论的力量足以影响官方媒体舆论及政府决策。有传播界的学者用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的理论来分析网络舆论的效应。这一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与多数人一致,他们就会勇敢的说出来。而且媒体通常会关注多数派的观点,轻视少数派的观点。于是少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小,多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大,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模式。[3]
  就对公共危机管理来说,微博客舆情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可以借助微博客舆情强大的自身优势克服公共危机管理中出现缺点;也要看到微博客舆情的潜在威胁并加以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三、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微博客舆情引导机制
  机制是指影响人类社会有规律运动的各要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诸要素之间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4]考虑到公共危机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具体划分为报道机制,疏导机制,以及预警机制。
  (一)报道机制
  根据德国学者E-诺埃尔的"沉默的螺旋"的假设,舆论的形成与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气候有直接管理,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上营造出一个"意见气候",而人们由于惧怕社会鼓励,会对优势气候采取趋同行动,结果造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在微博客舆情报道机制中,政府往往在微博舆论爆发后介入事件,可以说,政府的介入方式、介入手段及其作用直接影响了微博舆情的走向以及公共危机对公众造成的影响。一方面,信息报道提供了一个事实基础,另一方面,如实准确的信息报道,有利于舆论发展走向以及事件的解决。
  (二)疏导机制
  对于公共危机事件,政府部门自身应参与微博客舆论的发布、信息的传递,引导网络媒体除了参与新闻报道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网络民意,为公共危机事件非冲突解决创造平和的舆论环境。政府部门把握这一机制的要点在于,积极鼓励网络成为公众表达意愿和讨论问题的有效平台,收集利用这一平台所反映的舆情了解公众需求,为下一步决策提供参考。
  (三)预警机制
  微博客舆情预警机制是做好公共危机管理中舆情引导工作的首要且基本环节。一方面,关注网媒的预警机制是政府危机管理的主要表现,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首先,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和言论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道德体制建设,明确政府管理部门、微博客运营方、微博客适用者等各方责任。
  其次,把公民权利置于首位,不断提高公众识别网络舆情能力,增强网络舆论危机意识。智威汤逊广告公司与互联网控股公司IAC做的一项调查,不到三分之一的年轻美国人赞同"现实生活中不能说的不能做的我都可以在网上实现"这句话,41%的人不赞同;而在中国的微博使用者受调查者中,73%的人赞同,只有9%不赞同。[5]多数中国公民躲在假身份和化名的后面,这也极大的增加了消息的不准确性。
  最后,建立专业机构或职能部门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管、监测,制定预警预案,互通网络,一方预警,多方联动,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舆情反馈。
  注释: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9(18):79-82.
  [2]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 (8):187-191.
  [3]维基百科:沉默的螺旋。
  [4]刘静,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防范机制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6
  [5]Tom Doctoroff, What Chinese Want: Culture, Communism and China"s Modern Consumer.2012.5
  作者简介:刘佳佳(1989—),女,汉族,安徽六安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2012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彭欢欢(1988—),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2012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网站目录投稿: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