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一个听上去很遥远,却时刻在发生的词。据说,你认识的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正在创业。他们彷徨、孤单、却坚持。这条路很远,却值得走到最后。这条路会遇到很多障碍,而这些障碍往往会打乱你的节奏,甚至是一败涂地…… 一、人脉是良药也是毒药 每一段创业的开始,人脉的相助是少不了的力量。但同样的,在人脉关系上所消耗的精力,和通过人脉所获得助力,往往是不相等的。当你开始把过多精力花费在维持人脉关系上,它不再是你的良药,而是耗费你专注的毒药。要知道,踏踏实实的做一个成功的产品,比一个能帮助你的人更具说服力。不要太迷信人脉,选择最重要的事去做,为你的时间设置优先级。 曾经联客的创始人毕业于知名大学,人脉对于他来说是最不缺乏的东西。一篇《明年依然年轻的我们:欲望、时间、人生、后悔、现实》的文章将他带进人们的视野,可是2年之后他说他的这次创业失败了,在"过早产品化""错误定位目标用户"的初级错误面前,人脉无法帮他解决任何问题。 二、别忘了,为外患提前做准备 创业期间,当你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内部上,或许外患早已准备好向你进击。 要知道,不是每个人的创业都是纯良的,更多的是张狂的,无理的,狼性的。据不完全统计,10家创业略有成绩的中小企业,有6家往往不是死在自己手里,而是被竞争对手残酷的PR攻击而死掉。不要忽视可能的外患,提前为这些做好应对措施。 同时,对于勒紧固腰带过日子的创业人,在PR上的花费可能最后才会去考虑。但PR的力量往往当你还默默无闻时,就在无形中为你增值,帮你提前获得投资人、客户、企业、甚至是内部团队的好评。 刘强东在上市前,利用PR曝光了他和奶茶妹妹的恋情,百度指数从6千直接翻倍到2万,无形中再次把人们的焦点拉回到他与京东身上,一夜之间人尽皆知,不知省了多少时间和"广告费"。 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老师,也在前段时间的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文章,并引用了文章里的一句话"如果我只剩一美元可以用来做marketing,我就会花在PR上。" 三、团队,依然是团队 团队是公司组成的根本,每一个包涵热情与才干的灵魂,才能和你一起走的更加长远。换句话说,一个有能力的团队,即使这次创业失败了,也有明天卷土重来的资本。在创业期间,为岗位找到合适的人,远比为创业找个方向来得更为重要。要知道,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可以突破任何困境,一往无前的向前走。 就拿雷军来说,在做小米前他从未接触过手机,但他招揽了一批真正懂手机的人,原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和原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峰等等,一起和他组成了初创时的团队,也一起走到了今天的小米。 四、你以为的好主意,可能人家早就想到了 创意总有相似,想法总有雷同,即使是纯属巧合,每一个让你赞叹自己智慧的"好主意",可能早已被别人先一步想到。当你全力以赴卖这一个"好主意"的时候,往往容易陷入固步自封的陷阱。 以罗永浩为例,老罗总是凭着一腔执着和认真单挑这个黑暗的世界,给了这个世界更多的色彩。无可代替的人格魅力,固然是老罗最大的优势,但在锤子推出后,连设计也被暗指抄袭,这很有可能是在创造时缺失了透明的讨论。实际上,认为自己的产品无敌,是初创时最容易陷入的盲点,一旦踏入这一误区,非常容易被自己失手错杀,即使是身经百战的商界领袖,也容易在周围人的一片好评当中,自封为天下第一。这一点创业者须谨防。 五、在节奏混乱时,及时调整 即使是早已功成名就的马云,回顾他创业史,也从不是一条平坦的路。他从不鼓吹是坚持帮他走到了现在,但他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犯的错,绝不亚于任何一家创办业已二三十年的公司,可能比他们犯的还要多。但我们检讨自己,更正自己的速度很快。"帮助他的是在犯错后及时调整节奏,并矫枉过正。 创业是一条很漫长的路,那些走到最后的人,从来不单单靠着运气或努力。他们总是走一段时间就停下来看看,矫枉过正之后再往前走,或许才是他们真正的窍门。创业是一条磕磕绊绊的路,所以从不必太心急,找到适合你的节奏,也许你就是那个走到最后的人。 最后,推荐大家一部创业电视剧——《敢爱》,在欲望与理想之间挣扎,在艰难的创业路上乐观前行,这条路虽然漫长但绝不孤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