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河西高一语文考场好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碰撞",大大小小,时刻发生,惟其如此,这个世界才够精彩;当然,它有时也令人感到痛…… 三言两语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该怎样开脑洞呢?首先根据题意发散列点,生活方式的碰撞、语言文化的碰撞、思想意识的碰撞等等。然后定点思辨,选取自己熟悉的点深入思考。这些碰撞的背后都伴随着美与丑、善和恶、真与假、新与旧的纠缠较量。碰撞不是两败俱伤,而是相得益彰;碰撞不是取代彼此,而是相互包容;碰撞不是分出弱强,而是彼此适应……最后是根据文体要求,借人、事、景、物细致展现。从碰撞的具体现象入手,写出碰触、结合、交流、融合、取长补短等过程,即可写出精彩的文章。 当碰撞带来痛 ▼▼▼▼▼▼▼▼▼▼▼▼▼▼▼▼▼▼▼▼▼▼▼▼▼▼▼▼▼▼▼▼▼▼▼▼▼▼▼▼▼▼▼▼▼▼▼ 2016年的最后一天,乒乓球大满贯选手张继科发行了一首单曲,叫做《心藏》。 我的眼眶里有温热的眼泪在涌动。 时间推回到2016年初。 彼时的我正在法国那个浪漫的国度念书,那时我刚满十六岁,面对完全陌生的老师、同学和"家人",我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够从恐慌和茫然中褪去,慢慢让我这颗卫星回到正常的轨迹。 可是过日子总是问题叠着问题。 "妍,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做这个课题?一起吧,我们一起去卢浮宫。" 因为语言障碍的问题,我并没有选修艺术史,班里有朋友过来邀请我加入的时候,本着多融入和体会的想法,我总是不太好拒绝。 可是一起工作才知道有多麻烦和痛苦,东方人和西方人思想的迥异让我们不断地出现分歧、不合甚至争吵,人人做到最后,只把这个课题当作一个烫手山芋,恨不得导师第二天就收上去,只觉得艰难无比。 临近交稿和展示的前一周,我们仍在修改文件和材料,到了这个地步每一个人都已经歇斯底里,盼望着交稿的日期到来。 令所有人咋舌的是,当最后展示完毕的时候,开放式教室里每一个人都在鼓掌,导师更是啧啧称奇:"我一直害怕东西方思想不能互相包容理解,可这份研究做出来之后,简直棒极了!" "碰撞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她最后总结道。 她其实并不知道,诚如她说的那样,我们每天都在"不包容"、"不理解",可最后却将研究完成得这样的好。 我们每一天都在摩擦和碰撞,思想在碰撞、心灵在碰撞、灵魂在碰撞,其实有太多看起来奇妙美好的碰撞背后,是一丝一缕的疼痛蔓延浸润至心灵。 可又如何呢? 2016年的张继科面对马龙的来势汹汹,也曾经受来自伤病和内心的煎熬,可最后一分落下,与双满贯擦肩而过的时候,他却说:"我没有觉得输给马龙这样伟大的对手有什么不好。" 因为伴随着疼痛而来,科龙的碰撞才会有这一个时代的美好。 那些精彩的碰撞,总会给人带来隐隐的痛。 可那些痛如同绵密的茧,熬过之后,蜕出这世上最美的蝶。 ——新华中学高一·法二班薛妍 ▼▼▼▼▼▼▼▼▼▼▼▼▼▼▼▼▼▼▼▼▼▼▼▼▼▼▼▼▼▼▼▼▼▼▼▼▼▼▼▼▼▼▼▼▼▼▼ 教师点评 高屋建瓴,独特的经历造就了不平凡的见识,文化的碰撞提现了该生的宏大视野,精彩与痛的思辨也很到位。同时,语言驾驭能力也表现的淋漓尽致,是考场作文中的难得佳作。 (新华中学 侯宇) 碰撞 ▼▼▼▼▼▼▼▼▼▼▼▼▼▼▼▼▼▼▼▼▼▼▼▼▼▼▼▼▼▼▼▼▼▼▼▼▼▼▼▼▼▼▼▼▼▼▼ 大秋天去赏荷的只有我一个。本来知道这是一个万物将白的季节,但兴许是心血带潮。 踩过吱呀作响的落叶小路,独自来到空荡寂寥的荷塘旁,四周没有人影,幸好池中还残存着枯花败叶。 已有半池的花叶在水下沉寂,失去了夏日的热闹,早已没有了蛙声和蜻蜓。本来不像周敦颐那样懂莲,当然也就没有那样高雅的情趣,见不到"亭亭净值"的神像,脑中自然也只剩下"残损"二字。 留下的没有完整的一朵,也没有荷叶的庇护,一枝枝顶着残存的头颅望向遥远的天。更有动人之处的就是根根空枝,看不出曾经是花,此时如一把把新磨得剑,直对苍穹,让人也似乎胆寒。但这样的荷是抵不住劲风的。 不必劲风,只要汩汩的秋的微若气息的前来,花瓣便应声飘入水中,有的甚至整个倒下,枝干在水面浮游。 我以为它们是像革命战士一样威武不屈的,其实并非。 "如果生命与死亡碰撞,天注定我死,那我顺从。"荷是这样说的。 也许在人类看来,只有傲然站立才是值得赞颂的美德,顺从永远是耻辱。 荷在死后会化为淤泥,来年重生,与其在秋日,在生命死亡的碰撞中苦苦挣扎,不如早早垂下头颅,落入水中去蕴育来年的新生。 从来只有人教给我们,在困境中要坚强面对,勇敢对抗,即使失败是必然的。与困境直面碰撞只会让失败比之前更痛。我不相信天命,但也知道有些东西也许不可能实现。不去碰撞跨不去的困境,正如荷不能反抗死亡。 池中的这些荷不久就会全部进入水下的淤泥中沉静,荷塘之上不久就会陷入死寂。但水下的新生已经开始萌动,自第一枝荷顺从它的命运时就开始了。 我不企图去碰撞一定跨不过的高山,顺从痛苦,希望是可以重生的。 ——新华中学高一·法一班 张淇 ▼▼▼▼▼▼▼▼▼▼▼▼▼▼▼▼▼▼▼▼▼▼▼▼▼▼▼▼▼▼▼▼▼▼▼▼▼▼▼▼▼▼▼▼▼▼▼ 点评 这是一篇别出心裁的"另类"记叙文,独辟蹊径,语言优美,引人入胜,体现出学生出色的语言功底和独特的思考视角,新颖别致。 (新华中学 侯宇) 美丽的碰撞 ▼▼▼▼▼▼▼▼▼▼▼▼▼▼▼▼▼▼▼▼▼▼▼▼▼▼▼▼▼▼▼▼▼▼▼▼▼▼▼▼▼▼▼▼▼▼▼ 提起碰撞,你可能首先会联想到疼痛,但它的作用却不止于此,一位文学家曾说过:"只有碰撞才能擦出文学的火花。"的确,它令我们进步,令我们成长,尽管它往往伴随阵痛,但结果还是会让我们不禁慨叹:"不往这一次碰撞!" 火花初现 "啪",我打开了台灯,眼睛扫过那密密麻麻的记事本。我闭上了双眼,仿佛这样就能隔离那令我感到些许厌烦的种种任务,却又蓦地挣开,因为心里还存着一份不甘在嘶吼。临近考试,学习任务惯性般比往日更多了些。我不再胡思乱想,从文件袋拿出卷子开始整理起来,余光看见时钟,本就不静谧的心不禁徘徊。直到如云里拨雾般,我自认为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方法:让妈妈帮我整理试卷上的错题。这样就能节约不少时间,况且这也是帮助我学习妈妈应该会同意吧!我沉浸于自己所构想的事情发展之中,犹如在沙漠中看见绿洲,却在那一瞬,忽然意识到,绿洲那是假象,只有沙漠永存——我被妈妈拒绝了。 碰撞时刻 我烦躁的心情一下被点燃,也许只有我自己清楚那里又包含着多少焦虑、委屈,甚至有点无助。思及此,泪不禁盈满眼眶:"您为什么就不能帮帮我呢?"母亲从她手底的工作中抽出身来转身面向我:"你已经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况且妈妈也有工作要做啊!"我不发一言,转头跑向自己的房间,禁不住哭出声,把卷子扔到了一边,我趴在桌子上,任泪水流淌,任空气中每一丝焦灼将它蒸发。这时,敲门声响起,是妈妈,她进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妈妈不是不帮你,但是你作为一个大孩子是不是应该学会自己料理自己的事务呢?"说着,她重新将卷子拿到我眼前,用温柔的语气对我说:"平静下来,你一定可以的!"我对她坚定的点了点头。 房间内又重归平静,台灯把那正俯首的人儿的影子拉得很长,令我惊奇的是,此刻,我再没有了先前的心烦意乱与自怨自艾。我想,这是次美丽的碰撞。 ——天津市实验中学高一11班高新蕊 ▼▼▼▼▼▼▼▼▼▼▼▼▼▼▼▼▼▼▼▼▼▼▼▼▼▼▼▼▼▼▼▼▼▼▼▼▼▼▼▼▼▼▼▼▼▼▼ 点评 高新蕊同学的作文首段点题,引用名言增添文采。选取生活中的小事,温馨感人,将自己与母亲的一次"碰撞"写得自然真切。文章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实验中学 阎威) 语言的碰撞 ▼▼▼▼▼▼▼▼▼▼▼▼▼▼▼▼▼▼▼▼▼▼▼▼▼▼▼▼▼▼▼▼▼▼▼▼▼▼▼▼▼▼▼▼▼▼▼ 密密麻麻的网线让我们像蜘蛛一样困在中间,紧接着用泡沫般的言语充斥耳朵,令我们如美人看花隔云端而不知所始。开启了新一轮语言的碰撞。 她静默的坐在电脑旁,百般聊赖的刷着微博,突然眼睛一亮,"深夜乞丐拐走三岁小孩,请大家火速转发!"她想:现在乞丐也猖狂了,都能拐小孩了。她继续向下刷着评论,评论上无一不是对乞丐的谴责与小孩的同情。 她身子往下趴了趴,眯着眼凑近了电脑旁,这不科学,一定有黑幕!她快速点开了评论框,写到:"这乞丐出来乞讨顺势还拐了个孩子,这不科学。"很快她的评论下有了许多留言:"或许这是个人贩子!""世界这么大,真是太危险……."她有点懵,没有想到自己随意的语言竟会受到这么多的关注与评论。心里有点兴奋与激动,双手不受控制的点开对话框,开始了语言上的碰撞….... 网络上的语言碰撞激烈的进行,也惊扰了警察,他们迅速地布署下方案,查清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她看着很快就被吞没的消息,暗暗恼火。一下子关了电脑,扭了扭脖子,黑的发蓝的天空上没有一颗星,反倒是蒙上了一层灰。她拉上了窗帘,倒在了床上。 在睡梦中也不知怎么的,她一下子清醒了过来,鬼使神差地打开手机,一个跳出来的消息吸引了她的眼球:昨夜乞丐拐走小孩已落案,她们竟然是母女!网络上似被禁言了一般,寥寥无几的评论,但却是对这位母亲的责备。"因家境贫穷,这位母亲不得不带孩子出来捡拾垃圾来维持生计,但没想到她给孩子吃饭时画面却被拍下来……."。她不由自主读出声,愧疚、不安一下子涌上心头,毕竟在昨夜时,她还认为这是个贩卖人口组织。在网络上用言语伤害了这位母亲。 在这个语言不用负责任的年代,"开言有语叫张生"已成为伤害他人的利器,不特例独行似成为一种个性。我们在网络中用言语碰撞着他人,伤害着他人,难道不也是一种罪过吗? 开言有语,是暖心还是寒心?全凭内心。 ——梅江中学2016高一一班杨薇禾 ▼▼▼▼▼▼▼▼▼▼▼▼▼▼▼▼▼▼▼▼▼▼▼▼▼▼▼▼▼▼▼▼▼▼▼▼▼▼▼▼▼▼▼▼▼▼▼ 教师点评 文章中心明确,行文连贯流畅,衔接自然。通过前后具体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进行对比,抨击了网络时代语言碰撞中某些不负责任的现象。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形象。 (梅江中学 张玉梅) 碰撞 ▼▼▼▼▼▼▼▼▼▼▼▼▼▼▼▼▼▼▼▼▼▼▼▼▼▼▼▼▼▼▼▼▼▼▼▼▼▼▼▼▼▼▼▼▼▼▼ 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来了外国文化,思想的碰撞,文化的碰撞,追求的碰撞。仅仅会是火花吗? 那一天,是才艺表演。 我的节目是二胡,难以抑制兴奋的我向身边的同学说起来滔滔不绝。终有一天,我会在全世界的舞台拉响二胡,让世界人都知道中国的二胡……"说的饶有兴趣的我并未注意到同学的兴致索然。正当我准备向同学继续大讲特讲时,一阵华丽的钢琴声打断了我的思路,而旁边本身已是快"梦蝶"的同学忽然醒来,如同受到指令一般弹出了椅子。我循着人群走过去,台上的乐声恰好戛然而止。博得台下一片喝彩。弹奏者是一个神采飞扬的少年。他彬彬有礼,站起身来朝着台下鞠了一躬。"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我听到有人感叹道。台上的少年已被同学们拥护着走了出去。我也匆匆去后台拿了二胡赶了出去,去结交一个同样喜欢音乐的人,不是一件好事吗? 走到街上,同学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弱,一个劲的追问着他将来的理想。本跟在后面默默盘算如何打招呼才不会显得唐突时,前面却响起了一阵哄然大笑,我错愕地抬起头,发现他们正围着一个拐角大笑,不知谁指着我,他们看着我又爆发了一阵更为激烈的大笑。 一瞬间我竟有点莫名其妙,笑声止歇时我才听见几声喑哑干燥的拉弦声,快步走过去,发现一个老人拉着一个损坏的的不成形状的二胡。双目的无神表示他是一个盲人。我别过头来,看见那位钢琴演奏家的眼神中非常复杂,他忽然拍了一下我背着的二胡。人群中又爆发了一阵更为荒诞的大笑。"吱"二胡发出了不甘的声音。我低着头走过了人群中,忍住了不甘的泪水…. 表演到了下午正式开始。准备上场的我并未理会上一个拉提琴女生的冷眼。我在台上深深鞠了一躬,末了。我边坐下来开始演奏《赛马》,随着一声弦响,我正式开始演奏。我竭力将中华文化的不甘按入弦中。的确,喑哑的二胡没有钢琴大气。二胡手或许也难登大雅之堂,但中国文化的传承在我拉响的嘶鸣声中一点一滴的渗透,我不会要求所有人爱上二胡中一点一滴的渗透,我不会要求所有人爱上二胡,但中西文化产生的碰撞我会尽心演奏。 "铮!"伴着最后一声嘶鸣,《赛马》结束了。 我深深鞠了一躬,含着泪水下了台。无视着台下的议论纷纷。带着二胡,继续走下去。 ——北师大天津附中高一四班李昊琛 ▼▼▼▼▼▼▼▼▼▼▼▼▼▼▼▼▼▼▼▼▼▼▼▼▼▼▼▼▼▼▼▼▼▼▼▼▼▼▼▼▼▼▼▼▼▼▼ 教师点评 这位考生的立意没有采取"碰撞即为人际矛盾"的常见角度,而是将中西文化"碰撞"产生的冲击与误解作为思考立意的主题。作者生动描写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将中国传统乐器二胡与西洋乐器提琴在演出受到的不同待遇做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遭受冷落与误解的痛心,能够关注时代,以小见大,思考有深度,体现出了对民族文化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