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妙笔丹青清雅传世


  中国绘画之特殊,在于它有自身的绵延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品画鉴赏原则。经过20世纪的现代美术风潮,可以看到这个独特的绘画审美原则不仅没有退场,反而变得更加显明,而且成为与现代美术进行有机对话的资粮,在相当的层面上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中国绘画的美学品格。
  李娜用中国传统媒介和材料创作绘画,静观其画,深有妙意;如果再将之放在东方文化的框架内,富含象征;如果与现代视觉对照,它显露的是深邃与透明的效果,令观者惊心一动。放到不同的绘画语境中,李娜作为案例,成为多种批评语言的对象。
  我这里之所以先指出她的绘画的传统审美性,并非简单指传统的复制,而是强调化传统为我用。这是一个既具体的实践课题,也是在当今时代极具理论辩证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思考和探讨,我们必然言之无理、进退失据。从一般的绘画欣赏上,也许不必如此复杂地思考一个实践层面的绘画问题,似乎这是不证自明的事情,但事实上在学术研究的层面,绘画还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艺术研究不会因为从事绘画的人众多、日复一日生产的绘画作品海量,从而就不假思索地认为绘画一片欣欣向荣、没有需要解决、清淤的痼疾。相反,越是绘事兴盛,越是需要我们发现历史的节点和历史的要点,也越是需要从中发现有意义的未来相关性。
  李娜作为年轻画家,对传统的艺术法式了然于心,但也更深知旧法不等于新意,传统不等于僵化,当下不等于时髦。她明确的自我意识保证了她看待自己的绘画的传承性和独立性,不仅从经典的笔意与章法取精用弘,而且更重要的是别开生面,细心而灵性地善于吸取新知,将现代的器物和生活情景置换在典雅的笔法中。它们看似古典,但细览之下,新意迭出,富含生活的深意;它们不再梳理一种曾经的文化气质,即:在严谨的章法中,去挖掘那个消失的文气和清雅。这是曾经的中国绘画气质与心性的达观所致,是曾经的千年文明礼仪陶养所致,是经困厄而不坠于心志的儒雅风范所现。这种品质不是一件单纯的图绘本身,它内在地是接续那个中断了的文化气质及气场。这一点在近代社会的动荡里已经被摧毁地已经殆尽了,只是残余末节地遗落在那里,等待着那些有灵性的人去亲炙。中国文化之哀并不是一个未来的想象,它就在我们的鼻子底下,眼睛看不到,也该嗅觉到,但最重要的是心动到。这种文化哀伤是切骨入髓的,因此故,没有明心静气地体味中国绘画的个中三味,是断不能声称求得真传的。
  这就是文化的血脉之气所要具备的精进法度,这一高度之追寻能不是一代中国画家所要做的吗?这是我们作为美术史研究者和艺术观察者所特别期待的,自不敢慧眼看世界,但频频俗眼找精英。李娜沉稳,慧中于心,不机巧于外,能在学习中步步前进、收获新得,都是灵性机缘所拜,同时加之以克勤克勉、努力参悟经典语言,而且能又在今天的冲突的文化场域里不偏激、不偏离、不排拒,使得她几年下来,颇多了再生妙法的成绩。她的绘画之灵气渐入佳境,赋予古典的吉祥题材新的表现和意韵,那些蟾蜍、鹦鹉、金丝猴、纱帐既增加了画面的韵味,也被点化成富有意味的对象。读这些画,不需要沉重,只需要静心,带给我们安详和意会。
  李娜的作品在近些年的表现已经有目共睹,是中国的工笔绘画在当代的可喜表现,说明这一代的艺术家对中国传统的绘画的复兴做出了努力和成绩,而李娜則以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意蕴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显示了她未来前景的广阔。
  
网站目录投稿:翠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