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觅理记吴澄理在其中元不相离下


  吴澄把人的五官跟天上的日、月、星、辰相对应,而经、络、骨、肉他又跟地上的水、火、土、石相对应,同时他还认为人内脏中的心、胆、脾、肾属于天,而肺、肝、胃、膀胱则属于地。
  对于他的这个说法,汤一介等主编的《中国儒学史》中给予了这样的评价:"这个说法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董仲舒‘人副天数’思想。人像天地的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当然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但是,把人完全比拟于自然,固然反映了寻求世界统一性原理的愿望,却难免牵强。"
  对于天地间的气,吴澄说:"本只是一气,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五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答人问性理》)
  吴澄认为,天下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者,如果将这两气细分,还可以分出五行,那么在天地形成之前是怎样的呢?吴澄接着说:"自未有天地之前,至既有天地之后,只是阴阳二气而已。"吴澄认为,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有了这阴阳二气。
  吴澄撰《仪礼逸经传》二卷,清照旷阁刊本,书牌
  吴澄撰《仪礼逸经传》二卷,清照旷阁刊本,内页
  既然有了气,那就有气跟理之间的关系,吴澄最重要的观念则是"理在气中,元不相离"(《答田副使第三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吴澄又在《答人问性理》中解释到:"无理外之气、亦无气外之理。人得天地之气而成形,有此气即有此理,所有之理谓之性。"吴澄认为在理外没有气,而在气外也没有理,其实这还是理在气中的概念。
  对于吴澄的这个观念,黄百家在《宋元学案》中评价到:"‘理在气中’一语,亦须善看。一气流行,往来过复,有条不紊。从其流行之体谓之气,从其有条不紊谓之理。非别有一理在气中。"黄百家认为"理在气中"这句话并不能理解为另外有一个理在气里,而其实是理与气本为一体。
  这个观念其实很重要,方旭东评价说:"他所提出的‘理在气中’以及‘理者,非别有一物在气中’等说法,则包含了理气一元论的萌芽。"而徐远和在《理学与元代社会》一书中则把吴澄的这个观念看的更高:"‘理在气中’命题的提出,在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开启了明代理气一元论的先河。"
  关于无极、太极之论,吴澄的观点也很独特:"大概古今言太极者有二,当分别而言,混同为一则不可也。《庄子》云‘在太极之先’,《汉志》云‘太极函三为一’,唐诗云‘太极生天地’。凡此数言,皆是指鸿蒙混沌、天地未分之时而言也。夫子言‘易有太极’,则是指道而言也,与庄子、汉唐诸儒所言‘太极’字绝不相同。今儒往往合二者为一,所以不明。"(《答海南海北道廉访副使田君泽问》)
  吴澄认为,所谓的太极其实有两个概念,一种太极本是指的天地未分时的状态,他在文中引用了《庄子》、《汉书·艺文志》以及唐诗上的说法。而后吴澄又说,儒家所说的太极跟以上的那些说法不同,但是后人将二者混淆在了一起,所以他认为有必要做一下区分,而后他接着举例说:"自宋伊洛以后,诸儒方说得‘太极’字是。邵子云:‘道为太极’,朱子《易本义》云:‘太极者,理也’,蔡氏《易解》云:‘太极者,至极之理也。’"
  《贞观政要》十卷,元内府刻本,吴澄题辞一
  《贞观政要》十卷,元内府刻本,吴澄题辞二
  吴澄认为,到了二程之后,邵雍和朱熹所说的太极才是真正的概念。是怎样的概念呢?吴澄又说:"澄之《无极太极说》曰:‘太极者,道也’,与夫子、邵子、朱子、蔡氏所说一同。"他说自己在文中所说的太极,指的就是道。
  那既然如此,要如何区分不是道的那些太极呢?吴澄说:"混元未判之气,名为太一,而不名为太极。"他认为那样的太极,本名叫太一,而不能叫太极。于是他又在这封信中指出关于太一的说法是朱熹所提出者:"朱子《易赞》曰:‘太一肇判,阴降阳升’,不言‘太极’而言‘太一’,是朱子之有特见也。朱子《本义》解‘易有太极’云:‘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其理也’。朱子只以阴阳之变解易字。"
  经过吴澄这么一分,太极的概念清楚了,接下来当然就要说太极跟无极之间的关系,吴澄在《无极而太极说》一文中称:"无极而太极,何也?曰屋极、辰极、皇极、民极,四大之极,凡物之号为极者,皆有可得而指名者也。是则有所谓极也。道也者,无形无象、无可执着,虽称曰极而无所谓极也;虽无所谓极而实为天地万物之极,故曰无极而太极。"
  当年陆九渊就对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这个说法进行了攻击,认为那种观念来自于道家,为此,吴澄进行了如下的辩解:"朱子《语录》云:‘易之有太极,如木之有根,浮图之有顶’。然木之根、浮图之顶是有形之极,太极却是无形只极,无方所顿放,故周子曰‘无极而太极’。世儒读《太极图》,分无极太极为二,则周子之言有病。故朱子合无极太极为一,而曰:‘非太极之外别有无极也’,又曰‘无极即是太极’。"
  对于吴澄的这番解释,汤一介主编的《中国儒学史》中予以了这样的评价:"就吴澄对无极的理解来看,也许更适合的命题是‘无极即太极’或者‘无极本太极’。按吴澄的理解,之所以加上‘无极’一词仅仅是为了表示太极的无声无臭这一特征。然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无极就不是像太极那样的实质性概念,在他的哲学系统里,是太极而不是无极才是最高的范畴。"
  由此可见,虽然吴澄特别推崇陆九渊的心学,但在关键问题上,他依然替程朱理学进行辩解。从这个角度而言,把吴澄的观念视之为朱子的理学观,应该没有大的偏差。
  吴澄墓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河上镇陈村。看罢仰山书院,穿城西行,在县政府旁看见了新建的象山公园,其面积要比书院大几百倍,不知人们为何对新建古董那么热衷,而对真正的古物却不甚爱惜。
  上316省道,过浒湾镇,行43公里到达抚州市,在城南右转上王安石大道,出城再驶上208国道,西南方向40余公里到达崇仁县县城巴山镇,沿途看到许多四梦酒广告,没想到把临川四梦都做成了酒,此程本未打算去拜访汤显祖,受这些广告的感染,看来回程时当前往一拜。
  此时近午,眼还在疼,在路上点了两次眼药,未见有效。在巴山镇找了一家名为家乐福的餐馆,不知家乐福超市看到后,是否会认为这是侵权行为。店内无菜单,想吃什么到后厨自己选菜,我点了清淡的青菜豆腐,司机是个小伙子,我想他应当吃点肉补充体力,就给他点了牛肚,然而他却说自己不吃动物内脏,我只好自己勉强吃了几口。
  走入了茂密的草丛
  饭后上路,到华侨大饭店北拐驶上小窄路,路两边裸露的土壤均为桔红色,行10公里到达三公镇,左转4公里到达河上镇,来此是为了寻找元代大儒吴澄之墓,按资料记载其墓在崇仁县河上镇陈村村委会3公里的乌龟岗上。
  到达陈村,恰好一酒店走出几个食客正送另几个人上车,向其打问陈村所在,原来在路上错过了转弯处,几个人围着我问到陈村找何人,并且说:"我们是镇干部,知道陈村在哪里,你要问其他人肯定没人告诉你。"我谢过几位干部,请司机退回7公里,在一小村口见到加油站西转,行3公里有一小村。
  我无论如何看不出挖出的盗坑
  在村中的大道上,有五、六十岁男子骑摩托车迎面过来,我挥手把他拦了下来,向其打问,其听说我是找吴澄墓,脸色即刻严肃下来,问我是什么人,来干什么,为何要找吴澄墓,比警察盘问得还要仔细,我向他解释了一翻自己的目的,他说吴澄墓他知道在哪儿,并且全村仅他一人知道,但不能告诉我,因为二十年前有盗墓贼来盗过吴墓,他问我如何证明自己不是盗墓贼。
  他的这个说法颇有要证明"你妈是你妈"的奇葩,我想了一番,自己还真拿不出证据来,只好如实相告,此人让我出示身份证,我掏出后递给他,他将身份证上的信息逐字读出,连读数遍,似乎要将这些背诵下来,我听着他读着身份证上的字,感到异样而陌生,这上面写着的就是我吗?盘问一番,默念一番,此人似乎满足了,带我走进旁边的树木,原来我离此墓已不足十米远,然而墓已不存,只剩了一个高土岗,高土岗上有个凹形坑,上面长满了杂树,余外看不到任何标志性的物件。
  看上去是一片高岗
  可能是已经验明了正身,此人的态度缓和了许多,他说自己姓陈,自称是本村小学教师,现已退休,从小就生活在这个村内,因此了解吴澄墓的有关情况,告诉我说前几年吴澄的后人到此地取走了一袋子土,回到吴澄的家乡又建了一个新墓,我问具体地点在哪里,其称不知道,我又问此墓为什么毁坏成这个样子,他说1958年大跃进时兴修水库,就到处找墓碑和墓石来做涵洞之用,因此将吴澄墓前边的各种碑刻以及整个墓围的石条全部拉走了,到1986年又有盗墓贼在这个大墓上挖了一个大坑,因为没有用炸药,所以没能挖到深层,墓内的东西现在也未盗走,我又问他此地为何名乌龟岗,他说这块小高地上原来有一巨大的石龟,八十年代被一个村民拉走盖房子用了。
  在荒草中探寻
  此人边说边指我看树林中的一个凹处,而今这一带长满了杂树,我在树木内东瞧西看,已经看不出任何模样,甚至我连这里曾经有过古墓的痕迹都看不出来。我请他确认这里就是吴澄墓的旧址,他对我的质疑表示了愤慨,可是他一脸的愤怒仅持续了数秒就又变成了灿然:"你连这都看不出来,看来你真的不是盗墓贼。"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网站目录投稿: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