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秉鉴有后代吗?伍秉鉴有儿子吗? 由于伍秉钧无子,因此过继了伍秉鉴次子伍元兰入嗣,伍元兰又无子,再过继其兄长伍元芝之次子伍长绵入嗣。之后伍长绵子孙繁盛。故伍秉钧之后人,实际 也是伍秉鉴后人。几经周折,我们找到了这一分支的由伍秉鉴算起的第七代传人,伍凌立。他的父亲伍丕舜,曾留学美国,后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2001年去世。 据伍秉鉴自己估算,在战争中,伍家损失了不下200万两白银。但这笔数字,对于这位号称拥有2600万两的世界首富来说,并不至于伤筋动骨。况且,深谋远虑的伍秉鉴早把生意拓展到了海外,行商生意已不是伍家唯一的生命线。然而,此时的伍秉鉴,却已是心灰意冷。1842年12月23日,他写信给在马萨诸塞州的美国友人J·P·Cushing说,若不是年纪太大,经不起漂洋过海的折腾,他实在十分想移居美国,通篇怆然难禁之情。1843年9月,风烛残年的一代世界首富伍秉鉴,溘然长逝,终年74岁。 伍秉鉴有多少钱? 伍秉鉴在《华尔街日报》列举的六个中国人当中是唯一一个商人,他靠做贸易生意发家,进入这个榜单是最当之无愧、最名副其实的。 首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伍秉鉴号称大清"世界首富",他到底有多少钱?道光十四年(1834年),伍秉鉴的私人资产已达2600万银元,折合2000万两银子,2000万两是个什么概念,我们可以用四个例子来比较。 第一个案例,当时清朝全年的财政收入是4000万两左右,伍秉鉴的私人家产顶得上清朝半年的财政收入。 第二个案例,两广总督林则徐,年薪约2万两,攒到伍秉鉴那样的财产,需要不吃不喝一千年。 第三个案例,按照购买力折算,19世纪中叶一两白银相当于今天200元人民币,那么,伍秉鉴的财产可以折合40亿元人民币。 第四个案例,清朝后期,李鸿章购买了"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构成了北洋舰队的主力,也是亚洲吨位最大的战舰,平均每艘花了120万两银子。伍秉鉴的家产购买16艘,加上这两艘就有18艘,足以让北洋舰队跻身全球前三。 伍秉鉴财产的形式很多,不光是银子,还有自己的企业,这个企业叫"怡和行",做中西贸易,主要经营丝织品、茶叶和瓷器。他立足广州,主要是跟英国人做贸 易,同时又把产业放大到国外,甚至债务也放到国外,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他也像中国普通的地主一样,在国内买了大量的田产、宅院、茶园、店铺, 甚至让银子变成资本,到美国投资铁路、证券和保险业务。伍秉鉴的怡和行一度成为世界级的跨国财团。 伍秉鉴做生意有自己的诀窍。第一个 就是"广交朋友"。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他为人慷慨,交了许多外国朋友。有一个波士顿商人跟伍秉鉴合伙做生意,由于经营失误,欠了伍秉鉴7.2万银 元无力偿还,年底即将回国与家人团聚,心急如焚。伍秉鉴听说后,当面将借据撕碎,了结了欠债,7.2万两银元,折合今天1000万元人民币,伍秉鉴的慷慨 令波士顿商人目瞪口呆。虽然损失了银子,但是伍秉鉴很快在美国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口碑,转过年来,更多外国商人主动登门与他做生意,后来他赴美投资,这些 洋朋友都帮了大忙。 第二个就是"利益均沾"。英国东印度公司有次有一个比较大的订单,按值150万两银子,许多行商都盯着这笔生意, 东印度公司挑来挑去,选了怡和行。伍秉鉴很高兴地把生意接了下来了,马上下了一道请帖,召集广州所有的行商到他家里看戏,席间表示,有钱大家一起赚,单会 分给大家一起做。由此,伍秉鉴在行商当中获得了很高的威望,也逐渐成了当地的商业领袖。 第三个就是"投其所好",勾兑官商关系,这个我们不建议大家学。 另外他还有一些创新之举,例如他非常注重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管理,在商贸中取得了良好的信誉,也塑造了非常正面的企业形象,伍秉鉴的怡和行在国际上就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品牌。 他热衷慈善事业,道光十五年(1835),应美国传教士伯驾之邀,伍秉鉴在广州投资创办了一所眼科医院,免费对当地百姓开放,治好了许多中国人的眼病,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林则徐。 他还有着非常长远的投资眼光,曾与美国人福布斯合作投资兴建了美国密歇根中央铁路和密苏里河铁路等重要铁路干线,从中收益巨大,并长期投资福布斯在中国 成立的旗昌洋行,到光绪十七年(1891)旗昌洋行破产前,伍家先后投资100万美元,每年的利息所得超过4万美元,成为伍秉鉴留给子孙的丰厚遗产。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其中有6名中国人,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和宋子文。相对其他几人,伍秉鉴则是惟一一个凭借商业贸易成为世界首富的中国人。 伍秉鉴生在已经走下坡路的满清晚期,不但拥有大清的三品顶戴,更因坐拥2600万两白银的家产而被称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晚年为何又生出移民美国的愿望呢? 当我们了解了伍秉鉴和他领导的广州十三行的兴衰史,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一、十三行诞生的背景 17世纪后期,康熙皇帝暂时放宽了海禁政策,来华从事贸易的外国商人日益增多。 为了迎合当朝皇帝的这项政策,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 以此公告为契机,广东地方政府于当年招募了13家较有实力的行商,指定他们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 至此,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广州十三行"诞生。 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加上行商的努力经营,十三行得以迅速繁荣起来。清政府从十三行处每年获得的海关收入由起初的几十万两上升到上百万两,十三行逐渐被称为"天子南库"。 正是当年李世祯的这则公告,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催生出一位世界首富----伍秉鉴,同时也为中国催生出"广州十三行"这样世界级的富商群体。 也就在十三行的生意如日中天时,1789年伍秉鉴接管怡和洋行的生意,并成为十三行公行的总商。 之后,他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外贸代理生涯,并始终驾驭笼络其他行商。直到十三行没落,他一直担当行商领袖。同时伍秉鉴也向朝廷捐巨款换得了三品顶戴,成为了从事商业活动的官员。 三、伍秉鉴和他的十三行生存在由清政府圈定的夹缝中 按照大清朝廷的设计,官员不能与洋商直接接触,洋商与中国商人也不能直接接触,十三行的行商就是在贸易双方中间起"中介"作用,行商只被授权收缴税饷,代办各类官方事务。 因此,每年经手数百万元对外进出口贸易额的十三行行商,其性质一半是官方的工具,一半只是守在广州口岸算计货物差价,抽取"规例"、"行用"的"牙商"。 按照大清朝廷的规定,十三行在外商与清廷之间还起一个担保制衡的作用,清政府为了保证天朝大国的尊严,要求十三行不得对外商拖欠,一旦发生,所有行商负连带责任,其债务由其他行商负责清偿。 此外,清政府还规定,任何外商都必须由十三行中最富有的商家作担保,一旦外商拖欠清政府税款,则由行商负连带责任。这就形成了十三行的"保商制度"。 按照当时的"保商制度",外商走私鸦片一旦查实,为其担保的行商连同整个十三行都要承担责任。 按说,大清朝廷对官员、行商、外商的职责和行为都做了相应的规定,行商之间也有"保商制度",那么,让大清帝国国民成为"东亚病夫"的鸦片是如何上岸而后被一些不法商人分销到全国各地的呢? 四、伍秉鉴和他的十三行生存在正常商人和外国鸦片商之间的夹缝中 在嘉庆至道光年间,英国商人在货物中大量夹带鸦片输入中国,在这个贸易过程中,作为垄断西洋和南洋海外贸易活动主体的十三行,其地位就变得十分微妙。 伍秉鉴作为十三行中的首富,在遵循"保商制度"做代理商的同时,还凭借他与各国商人的友好关系,建立起其世界性的商业网络。 五、在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中,伍秉鉴扮演了双重角色 林则徐在来广州之前已经派人调查鸦片走私的情况,并制定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查封烟馆,禁止买卖鸦片,严惩不法商人,从源头上截断鸦片的流通;另一方面,严禁吸食鸦片,设立戒烟所,强制戒烟。而要彻底堵住鸦片的源头就必须拿外国烟商开刀。在怎么与和洋人交涉这个问题上,林则徐首先想到了广州十三行。 生存在夹缝中的十三行决定了自身职责的双重性,首先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贸易团体,在政.府政策的框架内,还肩负着海关的责任。 当年广州鸦片走私猖獗,作为十三行的领袖,伍秉鉴父子自然脱不了干系。一些伍家担保的外国商人为了牟取暴利,往往夹带鸦片,在伶仃洋外与不法商贩进行鸦片贸易,这其中包括最大的鸦片贩子英国人颠地。 凭着在官场的特殊关系,伍秉鉴早已获知林则徐来广州的消息,也明白林则徐所为何来。因此,他提早就安排儿子伍绍荣警告那些外国商人,不要往刀尖上撞。 伍绍荣将外商上缴的1037箱鸦片交给林则徐,但林则徐认定这1037箱鸦片是十三行行商与英商串通一气欺骗官府。 在林则徐采取了诸多果敢措施终于迫使英国最大的鸦片商颠地交出所有鸦片才促成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在整个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中,伍秉鉴呈现出的商人的两面性,令他在国民和林则徐面前的威望大打折扣。 到了鸦片战争时期,禁烟运动使中英贸易关系恶化,行商们夹在官府与外国人之间,两头受气。战败求和,伍秉鉴被官府派为求和使臣,中英签署《广州合约》, 他不仅被摊派了110万两银元的赔款,还背上了汉奸的骂名,到了《南京条约》签订时,怡和行又被强行摊派了100万两银元赔款。最重要的是,《南京条约》 的签订,中国从一口通商变为五口通商,并允许自由贸易,中西贸易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怡和行的垄断生意戛然而止。 道光二十三年(1843),伍秉鉴在郁闷、彷徨、不安当中因病去世,享年74岁,一代富豪就此落寞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