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情绪失控的后果很严重 前段时间,微博中有一条热搜: 一位女顾客去火锅店就餐,因为女服务迟迟没有过来给火锅加水,导致女顾客非常生气,发微博泄愤。正巧这条微博被服务员的领导看到,结果服务被训斥了。 不服气的服务员,要求女顾客将微博删掉,这名女顾客不仅没有删掉微博,还用言语侮辱这名服务员。 这名服务员一气之下跑到开水间,接了一壶99℃的开水,走到女顾客面前,从她头下浇了下去。 这名女顾客从脸到身上瞬间通红,经过医生确诊,全身40%烫伤。 显然行为过激,即使他最后可能会受法律制裁,但总是让人揪心。 类似这样的事情,我们生活中常常能见到,比如: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就勃然大怒;同事之间一点小摩擦,就会语言激烈,大打出手。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没有人会一帆风顺,但总有一些人当事件发生时,任凭自己的情绪宣泄,也许他们认为,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但实际上,由于他们情绪的失控,不仅对事件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更严重者还会伤人害已。 随意泛滥的情绪是一切的祸端 生活中,如果任由自己的情绪泛滥,不仅对别人是一种失态,对自己也是一种伤害,更有甚者,会成为祸端。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后,就把沙发上乱蹦乱跳的孩子打了一顿。 孩子很生气,就狠狠的踢了一脚在旁边地上打滚的猫。猫逃到了窗外,正好这时一辆车开过来,司机为了躲避这只猫,无意中撞伤了路边的行人。 这个故事来源于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定理,叫"踢猫效应"。它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而带来的一系列的连环反应。 之前,我有一位同事,他上班时候总是带有很大的情绪,接电话时与电话中的人大呼小叫,挂断电话时用力一摔,常常让电话弹跳到别的同事身上。 后来我找这位同事聊天,无意中提到这件事,他才意识到,原来情绪的不加控制不仅伤了自己,也会对别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人都是有情绪的,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中的一个环节,遇到比自己低一等地位的人,我们都有想将愤怒的欲望转移出去的倾向,但如果我们一直将关注点放在负面的情绪上,将会给自己或更多的人带来灾祸。 如上面故事中提到的,如果那位父亲不控制情绪,而是选择家暴,可能这个故事的性质又会不一样;如果我那位同事不控制情绪,长久下去,不仅使自己的事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身边人的状态。 佛教中有句经典的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意思是:凡夫害怕的只有恶果,但他们却不知道恶果是起源于恶因的,所以常常不加节制的胡作非为,就像不加节制的宣泄自己的坏情绪。 而菩萨则恰恰相反,平时的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即使有恶果,也是很久远之前的因。既然之前自己种下了恶因,则后果自是难逃,故而感觉果报来临之时,会安然的接受,没有一丝畏惧,这就叫明因识果。 其实,不加控制的坏情绪就是我们种下的恶因,终有一天,这些坏情绪所带来的恶果,会反噬到我们自己身上。 控制住情绪,才是人生赢家 荀子说过:"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意思是:不能因为自己生气就对别人过分的处罚,也不能因为高兴了就给别人特别的奖励。 心理学中还有另外一个经典故事。 一位顾客去一家饮料店里喝东西,服务员上完饮料,这位顾客就指着面前的杯子,对服务员大喊道:"服务员!你过来!你们的牛奶是坏的吧,把我的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服务员一边道歉一边说道:"真对不起,我立刻给您换一杯。" 一会,服务员再次把红茶和酸奶放在顾客面前,又轻轻地说:"我能不能建议您,如果想要放柠檬,就请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与牛奶结合,会造成牛奶结块。" 结果,这位顾客一下子脸红了,喝完茶匆匆的走了。 旁边的一位顾客看到了这一幕,便笑着问服务员:"明明是她的错,你为什么不直接说呢?" 服务员笑着说:"正因为他粗鲁,所以我更要用婉转一些的方法去对待她,正因为道理一说大家都明白,所以我用不着很大声。 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 理直的人,却是用和气来交朋友!" 这也是"踢猫效应"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只是它是从相反的角度来诠释的。 这个故事中,服务员明明知道是顾客做错了,在受到顾客训斥时,并没有反驳,并没有情绪激荡,失去理智,甚至没有用热水浇那个顾客。 而是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的用行动让那名顾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你看,只要情绪一旦放平和,你会变得柔软很多,不仅让自己快乐,也能帮助别人。 清朝康熙年间有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里的书信,信中说家人为了争夺三尺款的宅基地,而与邻居发生了纠纷。家人希望他可以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来打赢这场官司。 没想到,张英看到这封信之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附上了一首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回信,便听了张英的话,主动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看到张家这么宽厚,主动相让,便也主动让出了三尺宅基地。后来这里就变成了六尺巷。 正因为张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没有情绪失控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取私利,而是选择用一种谦逊,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最后才使这个故事传为一个佳话。 正如这些故事告诫我们的,你一旦被坏情绪控制了,我们便进入了地狱,无法自拔,从而导致工作生活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但如果我们能及时控制住这些坏情绪,我们就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各种不如意的事,最终就会使自己成为人生的赢家。 掌握一个方法,助你成功控制情绪 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情绪有正向的,也必然会有负面的。当坏情绪出现时,应该学会及时的控制情绪,而不要随意的宣泄。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当不如意的事情来临时,与其让坏情绪左右我们的行为,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不妨冷静下来,待情绪恢复平息后再做出回应。 可能你会说,大道理谁都懂,但就是过不好这一生。我觉得,那可能是因为你想改变,却没有找到一套好的应对方法,我知道有一个方法对控制情绪非常有效果。 讲真,我真的太想把它分享给你了! 美国的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了一个情绪管理的理论叫:ABC法则。具体的含义是: A:事件发生; B:你对待事件的看法; C: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 比如, A:你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 B:你希望你的孩子学习成绩好, C:所以你很生气,因为你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 这时,有大多数家长就会给自己的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学习班,试图通过改变A,来改变C,但是你最该改变的不应该是A,而是B,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那我想问,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所有的家长都会生气吗? 当然不是,有些家长更在意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 所以同一件事情发生,因为你的看法不同,所以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通常人们都会认为是事件A的发生,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因为有事情发生,才会引起你的情绪体验。 但是,对不同的人来说,同样一件事,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考试,结果两个人都没考过,一个人觉得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是大相径庭的。 最后的话 有事情发生,就会引起你的情绪体验,情绪体验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最关键的,是你如何看待它。生活中常备"情绪管理ABC"法则,可以助你消除坏情绪,成为人生赢家。 管理情绪的ABC法则: A:事件发生; B:你对待事件的看法; C: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 当事件发生,你最应该改变的,不是A,而是B,也就是你对这个事物的看法。 只有你,才能决定你的情绪。 —END— 本文作者:弘禾师兄,稷下百家教育创始人兼CEO,一个努力奋斗的创业者。 稷下百家,专注知识内容生产,致力于以"生产优质内容,伴你终身成长"为已任,坚信优质内容能帮助你成长,坚信成长即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