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传统产业集群改造和提升


  摘 要:本文就传统产业集群向低碳化转型模式进行分析,分别从产业结构视角、产业组织技术视角进行分析,并详细论述一些保障措施,希望能够为传统产业集群向低碳模式的改造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产业集群;低碳模式;转型;改造
  前言:
  随着国际上"环保经济、低碳经济"的口号在不断打响,我国传统的产业集群所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已不容忽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产业集群曾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否向低碳模式转型已经成为产业集群能否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我国,也将如火如荼地展开传统集群向低碳模式地改造和升级。特别是对于部分低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集群而言,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造与提升,否则只能面临被时代所淘汰的命运。
  一、传统产业集群向低碳化转型模式分析
  许多产业的产业集群存在着类型、技术以及规模水平的差异,针对不同形式的产业集群要使用不同的转型方式,走不同的模式转型。接下来就是对传统产业集群的多样化来对不同的产业集群进行综合分析,具体从产业的结构和组织技术方面来入手。
  (一)产业结构视角
  按照产业结构的划分,不同的产业类型要进行不同的转型方式。高碳能使用却没有显著效益的产业可以进行直接淘汰;传统的高碳能使用的产业可以选择向低碳模式进行改造。新兴产业则可以固定使用低碳模式。
  (1)直接淘汰的模式。我国目前存在的产业集群,有大部分对碳能的使用都占据高份额。比如火电、建筑、冶金等等。这种产业的工作状态在不断体现着"高耗能、重污染",这样就具有明显的产量少且效率低的问题。这种产业集群存在的历史根基较为深厚,且因为没有完整技术的配合,就很难实现良好的改造,同时还存在着贡献力度低的问题。所以可以进行直接淘汰的方式。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做好补助工作,对这种高碳能使用低效率的产业集群给予适当的补贴。主动给予那些能够自觉推出市场的企业一些奖励,不积极不主动且不按照规定退出市场的企业,政府也可以适当地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来治理,例如按照法律法规来吊销这个企业的营销资格以及生产许可证等等。比如说我们知道山西是盛产煤矿,许多产业链的形成都是以煤炭加工为主,而它的产业集群里包含着许多小型企业具有高耗能低效益的特点,运作方式也存在着偏差,这就为山西省的煤矿产业的安全为题带来了隐患,那么对待这种企业就需要依靠法律手段来进行制止,合理合法地进行遣散工作,如有顽固的企业,应及时吊销这类企业的营业资格。
  (2)改造低碳模式。我国存在的大部分产业集群都有着高碳能使用的情况,比如汽车制造业、重型机械、冶炼、石化等等。这类产业存在着耗能多且污染重的特点,但是这些又不能彻底地消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们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们,所以不能因为污染问题就对其进行禁止。我们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理念就是让经济发展与低碳生活并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经济效益不被降低的情况下进行环保措施。所以对待这类产业集群可以使用循序渐进的改造方式,采用分段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向低碳道路的改造。具体可以通过研究科学技术,对技能和设备方面进行创新,让提取和加工过程处于低污染的环境,并注意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整个过程需要让科学技能与低碳环保意识相结合来进行,努力达到二者的结合从而实现产业集群向低碳方面的升级。
  向低碳模式的改造,重点要放在科学技能的研究,只有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地进步,才能够让低碳改造得以实现。改革的过程是十分艰难的,它会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经济效益上的波动情况,许多时候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产值水平。这就要求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拥有一定的长远战略目标,能够清晰地认识到长远的利益,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低碳才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所在。从困难性考虑,传统产业集群向低碳模式升级是一个较为艰难且缓慢的过程。
  (3)低碳的模式定位。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一些新兴产业中,一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势头非常好,现实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比如说旅游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决定》中提出,新兴产业的重点将放在节能环保、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的装备制造这七个方向。据统计,到2014年底,这七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例就已经超过了4%,对这七项新兴产业的规划上,我国的目标是在2015年这七大新兴产业的GDP值可以达到8%,到2020年达到翻一番。
  由于我国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将会有更多逐步浮出水面,大放光彩。对于后来居上的新型产业需要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就要做好定位工作,即定位在低碳模式。在工作的安排上要结合低碳意识,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
  能够较为全面地使用低碳进行定位的产业集群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并且他们的产业集群大多属于服务业、文化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它们的特点就是服务功能强,没有较多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环保性。
  (二)产业组织技术视角
  传统的产业集群能否合理地向低碳模式进行升级,主要还是取决于科学技术。向低碳化模式进行升级需要的是技术的改进,从而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排量,让能源最大程度地被有效利用,提高能源的再次利用率,并让能源结构得到优化,这些要求都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和进步才能够得到实现。从产业组织技术的视角来进行分析,我国对传统产业集群的向低碳化模式升级主要这两种方式方法。
  (1)从外部引进,适用于内部。目前,发达国家的低碳环保工作做的比我国要好很多,其中有许多可以学习和引进的地方。发达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研究、资源重复利用的技术研究以及保险技术的研究都有着较为明显的成就。这是我国的科学研究目前所欠缺的地方。
  我国的环保工作有很多都是依赖于外国的先进技术的。比如在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核心技术上,就有明显的缺失。95%的数控技术,84%的高性能集成电路都是从外国引进而来的。同样,针对这些具有高端的科学核心能力,并且具有先进环保能力的设备可以通过"从外部引进,适用内部"来进行升级,具体的合作可以蚕蛹中外合作的方式进行。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合作的形式来达到国内低碳技术的升级,这样不仅能够较快地实现低碳模式,而且完成质量也较高。endprint
  不过这种方式方法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必须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撑,同时本地的工作设备还需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这种方法存在着一个艰难的问题是,一些发达国家忌惮经济效益较为强大的技术一旦流入别的国家会为其利益带来相对的损害,所以会实行封锁政策。这样许多能够实现强大经济效益的技术在引进工作上就出现了障碍。
  (2)内部创新,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在我国大部分的产业集群的资金能力都不能够满足引进外部资源要求。它们不能够直接地对外国的先进设备购买,也没有适当的途径来获得低碳处理的技术,那么就需要通过自身内部进行创新,并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来实现低碳升级。
  针对这种发展方式,可以先从网络入手。发挥产业集群内部网络系统的功能,通过联系各个高校、科研单位以及优秀企业来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从而建立研究平台,主攻创新。在集合研究人员时,要针对本产业集群所需要改造的具体问题,来进行要求。研究人员要实地考察产业集群中的环保漏洞问题,从而为产业集群打造出适合的低碳模式发展的方式方法。让低碳新制度先为提出,再注入低碳生产和产出的具体方法,并对整个流程的低碳效果进行检验,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低碳计划。首先可以进行研究的是生产环节,这个环节所要注意的问题是能源结构的优化、新能源的开发以及资源的重复利用研究,具体可以从无碳能源、低碳能源的研究出发。其次可以对生产的过程进行低碳研究,比如生产中的情况、生产技能的污染情况、生产品种的低碳改造,让传统的笼统的生产方式向高效环保的节能模式改造。最后需要技术的创新来减少生产中的排放物,重点要减少的是二氧化碳、废物、废水、废气的排放,并试着去研究废物、废水、废弃的循环利用技能。除了对科学的研究,整个产业集群的管理也要进行适当的变革,深化低碳环保理念,让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在低碳模式下越来越强。
  二、产业集群升级的保障措施
  以上所述的升级模式以及组织技能的研究都需要有产业集群和政府这二者的配合。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及法律来进行支持和保障。产业集群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低碳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各个企业的管理这也需要不断增强低碳意识来进行企业的规划和管理。
  (一)政府方面
  政府在整个产业集群的低碳升级中,要起到引导和支持的作用,这是一个具有宏观作用的工作。政府可以颁布专项的产业集群低碳经济发,从法律的层面进行督促,让我国的传统产业群能够更快地向低碳模式走进。地方政府要贯彻国家"十二五"产业规划中的绿色发展要求,各尽职能,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实现绿色规划,工作的重点要放在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的绿色竞争力,适当地给予企业转型的补助,实现企业更好地转型,加速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同时,政府对产业集群的低碳模式标准要进行估算和核算,积极推动低碳的标准和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来监督产业集群的低碳处置效果。在宣传低碳意识方面,政府也应通过互联网、广播以及报刊等各种方式来进行宣传,倡导公民和企业绿色消费、绿色生产。
  (二)产业集群方面
  产业集群要想更好地实现低碳模式的升级,除了企业自身内部的规划外,要对整个产业的产业链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建立科学的低碳产业链。具体设计方案可以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路径进行思考,秉承着"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设计理念来进行设计。在进货、生产、排放、用地、布局这几个方面注重连接供应、优化组合、高效节能的实现。在整个产业链上,能够全方位地思考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问题,让产业的废弃物达到"0",努力朝着经济效益最大化、污染最小化的目标前进。产业链的刚性较强,任何环节都不能松懈,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就需要加强整体的管理和监督,尽量多开发低碳产业链,让产业链的发展既有保障又具有较高的稳固性。另外,从整体发展的角度而言,产业集群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其改造与提高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更为全面、科学的发展策略。
  总结:
  在我国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社会背景下,传统产业集群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能否向低碳模式转型已经成为产业集群能否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具体论述了传统产业集群向低碳化转型改造模式,分别从产业结构视角、产业组织技术视角进行分析,并详细论述一些保障措施,希望能够为传统产业集群向低碳模式的改造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冯奎,中国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J].对外贸易实务,2009,(10):10-12.
  [2]王淑荣.大连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7):l-3.
  [3]冯周卓,袁宝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主客体关系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4-78.
  作者简介:秦辉,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江西石油分公司经理办公室,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师。
网站目录投稿:盼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