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8 来源: 《经理人》杂志 鸿海凭速度和技术两大特质昂首登上代工业王座 出货量年年增加,毛利率却残酷地下滑。OEM企业如何摆脱低利润区,如何改写生存法则实现软重生? 有别于一般OEM企业面临的尴尬处境,主营消费电子产品OEM的鸿海多年来一直保持40%以上的增长速度,更在200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OEM企业。 鸿海在激烈的OEM战役中突围而出的秘诀何在? 创造"982"速度奇迹 对于早期的电子产品OEM制造厂商而言,注重的是如何以价格打入客户市场,因此如何降低成本是优先的课题。但现在,信息产品生命周期已缩短到两三个月,可见,"速度"在OEM行业变得极为重要。 处于"微笑曲线"底部的大部分台湾企业只能做到"853"产销—85%的产品3天内出货。但是按照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853"这样的能力将让价格损失2%~5%。而要让企业在"微笑曲线"底部中不至于更低,必须做到"985"产销—98%的出货,在5天内完成。 然而,鸿海的产销能力是"982",将出货时间缩短在2天内完成。 郭台铭深知速度对于鸿海的重要性,曾引用思科CEO钱伯斯的名言来诠释:这个世界上,没有大的打败小的,只有快的打败慢的! 为此,鸿海优化内部流程,提升整体效率,创造出惊人的速度优势。 在产品开发单元,鸿海彻底贯彻"一地设计"概念,全力配合重要客户,在其附近设立研发设计、工程测试、快速样品制作的机构,以便与客户同步开发新产品,使产品尽快量产上市。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鸿海对产能进行全球布局:把制造中心建到亚洲、北美、欧洲三个主要市场。在新产品获得认可之后,鸿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全球各地的制造基地,布置生产所需的采购、制造、工程、品管等各项能力,并能根据客户的市场需求递增产能。接到订单后,从厂房建设到同时引进制造设备,鸿海只需三个月时间,而一般电子厂建厂,动辄要5个月以上。 鸿海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每日报表解读、看板管理等,丰田安灯生产方式,也深植于鸿海生产线。这种生产方式,依靠装在生产区的视觉管理装置,以闪光灯或听觉警铃等信号,警告员工发生了瑕疵或设备运转不正常等。 为了缩短供货商和市场之间的时差,鸿海将发货仓库和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仓库结合起来。例如休斯敦的发货仓库,同时也是供应商库存仓库,和鸿海组装生产线只有一门之隔。这样生产线做到什么程度,零部件就能提供到什么程度,货物一旦跨过仓库大门,就等于出货,也意味着可以开始向客户算账了。 就这样从供应商到生产线到客户的整个运作流程被打通,实现高速运转,使得鸿海占尽速度优势,超越竞争对手。 目标在"微笑曲线"左方 鸿海对于经济环境的变化,早就储备了后手,那就是向"微笑曲线"左方的技术和专利发展。 郭台铭在总结成功之道时曾承认:"鸿海精密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靠的是其所拥有的以机壳成型模具为核心的技术实力。" 连接器是精密产品,开模技术、模具设计对连接器质量有决定性影响。一个连接器的小小空间里有时布满400多个针孔般的小洞,差0.001mm就可能影响整个产品功能,只要一个洞不同,整台计算机就无法运行。鸿海在连接器领域持续研发,从1985年具备第一个专利,到2006年7月,在台湾公告的连接器专利件数为3207件,积累了先进的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和专利资源。 鸿海建立了强力的模具开发管理系统FRT(Foxconn Rapid Tooling),可利用装在模具配件上的电子卷标,对模具设计、制造,直至机壳试制等所有业务流程进行管理。鸿海的FRT与竞争企业不同,它的根基是过去20多年模具制造经验所形成的"模具数据库"。只有多年的数据积累,才能实现对设计流程各个工序的用时进行精确预测,才能进行最优化的分配与安排。 如此强力的模具开发管理系统,使得其他厂商通常需要1周设计制作的模具,鸿海1~2天就能完成。 专利在鸿海眼中极其重要,虽然专利技术研发成本高,但从长期来看,是OEM厂商最大的竞争优势。鸿海连续五年排名台湾专利申请数量第一名,2007年申请专利高达1886件。鸿海在美国获准的专利数量,甚至比微软还要多。 一方面,鸿海不惜耗费巨资进行自我研发,在台湾、日本、捷克、芬兰、中国、墨西哥、美国设立研发中心,招揽顶级研发人才。另一方面,鸿海还透过向上游零部件厂并购与入股,来取得研发技术。 凭借核心技术与专利发展,鸿海在"微笑曲线"利润丰厚的左半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整合效果,构筑了坚厚的竞争壁垒,使得苹果、英特尔等品牌巨头都难以离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