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分析


  刘云 施云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受二元户籍制度、住房以及自身经济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孩子不能与父母一起同到城市生活,使农村滞留大量儿童。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彰显,在心理、学习、生活、品行等方面出来严重问题。作者就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应对留守儿童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策略
  1.前言
  现阶段,留守儿童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包括因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由亲属、长辈或其他人代管的17岁以下未成年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实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不断加快,打破传统的农村组织结构,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随之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受城乡二元制的影响,不公平的社会制度,使大量的农村孩子不能一起进城,直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同时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是现阶段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分析
  父母外出务工,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儿童缺乏亲情教育,加之学校、家庭的监管不到位,社会缺乏关爱致使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安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严重的问题,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2.1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析。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处于小学、初中、高中这个阶段的儿童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缺乏自制能力和对外界事物的正确认识,对自己人身的定位不明确,受各方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发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亲情缺失,父母对孩子支持、理解、鼓励、期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形成有重要作用。然而,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使孩子缺少父母关爱,缺乏安全感、导致心理上出现焦虑、敌对等情绪。在生活中得不到关爱,容易形成自我放纵、任性的性格特点,遇到问题得不到支持、帮助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长期缺乏亲情的孩子与社会、亲人之间产生隔膜,心理处于压抑状态,导致性格偏执、自私、孤僻、冷漠等心理障碍,这对孩子成年后的行为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
  2.2 留守儿童的品行问题。由于儿童处于心理成长时期,对外界事物的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长期父母监管的缺位,就会出现儿童思想上失控,行为失范。留守儿童的品行问题主要表现为交往能力不强、认知行为能力偏差,生活缺乏自理能力,以致产生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如:抽烟、打架、喝酒、偷盗、赌博等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2.3 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缺乏有效的家庭监护。加之儿童不谱世音,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导致儿童人身受到伤害。近年来,留守儿童摔伤、溺水、交通意外、性侵等事故频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3.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应对策略
  针对越来越严重的留守儿童问题,已严重上升为社会问题,少年是国之栋梁,留守儿童现象已严重威胁到国家之发展,如何从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各个方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现阶段社会各界讨论的重要课题。
  3.1 从家庭教育方面应对留守儿童策略。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及长期外出务工的生活方式,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无可替代,家长的教育理念直接对儿童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产生影响,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孩子健康成长之基础。同时,调整外出务工的生活方式,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之中,定期的回家探望、每天的电话沟通,消除孩子内心的孤独,使孩子体会到亲情的关怀,及时发现孩子问题并及时纠正,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
  3.2 从学校教育方面应对留守儿童策略。教书育人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教师不但要具备教育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学习上多给予鼓励、监督。在生活上给予关照,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用集体的温暖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优越感,善于调节自我、发现自我、改变自我。在老师的关怀下,形成自信、自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3 从政府层面应对留守儿童策略。首先,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减小城乡差距,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其次,加快城乡体制改革,改革户籍制度,创造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带在身边学习、生活的可能性。最后,改革教育体制,开放城市公办学校,避免地域歧视,抑制乱收费现象,给农村孩子均等受教育的机会和平台,改革考试制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带在身边,有效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减少留守儿童问题。
  3.4 从社会方面应对留守儿童策略。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组织建立社会代理机构,建立代理家长制度,根据自愿平等原则,通过自愿认领的方式,成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同时加强对家长管理,提高代理家长素质,认真履行职责,给儿童家的温暖,引导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江荣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2(1)
  [2] 汪传艳.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可以为你做什么[J].当代教育论坛.2011(3)
  [3] 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强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2)
网站目录投稿: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