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长篇小说幸福路上第十四章好好活着爱之梦


  第十四章
  好好活着·爱之梦
  父亲走了。李清明感觉自己也死去了一次,可是又活了过来。就像李良田大伯说的那样,死容易,活才难,为了这个家,为了母亲和妹妹弟弟,再艰难,他都要活下去。
  父亲活着时,屋里总不时地响起他的咳喘声,躺椅边放着一个灰炉,是让他吐痰的。现在家里没有了那听惯了的剧烈的咳喘声,显得异常地冷清。那把父亲生前睡的躺椅虽从堂前搬走了,可李清明只要把目光投射到那个角落,就感觉父亲依然或坐或躺在那里,拿一双充满冀望的眼睛看着他。
  对于儿子高考的落榜,菊叶一句都没有责怪,儿子已经生活在了痛疚之中,你再责怪他,那不是不给儿子活路了吗?
  说到底,也怪丈夫李文思的心思太重了,若能对儿子上学这件事看得淡薄一些就好了,能考上学校当然好,考不上学校就回来种地也没什么,厍里村的祖祖辈辈不都这样生活过来了吗?到头来,伤了自己,苦了儿子。做人哪,就怕心比天高,命如纸薄。好在儿子是个灵醒之人,从来只要放假回家啥事都干,不怕苦,不怕累,人虽瘦弱,干劲十足。所以如今儿子虽成了个庄稼汉子,却少了那干不动活与抹不开面子的焦虑。
  李小满对李清明的妈说:"婶,有件事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菊叶说:"小满,你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你有什么事就直说,婶认真听着。"
  李小满说:"婶,其实清明今年的成绩还是考得不错的,说实在话,叔病得那么重,他可能是压力太大了,考试没发挥好也是有的,能不能让他再去复习一年呢?"
  菊叶说:"小满,是不是清明让你来跟我说的?"
  李小满说:"婶,我不骗你,真的不是清明让我来说的,我还劝他去复习一年呢,可他就是不表态,还对我说:‘小满,你看我这个家,我能丢下母亲再安然地坐回学校里去吗?若考得上还好,若再考不上就真的是死路一条了。’婶,我觉得关键还是你的态度,如果你肯让他去复习,再就是不管到时明年的结果如何,你都不会责怪他,清明就有了选择的余地。"
  菊叶想,李小满这孩子真是太能体谅人了,看来她得和儿子认真地谈一谈了,拨一拨他心中的云雾。
  菊叶说:"清明,小满劝你再回去复习了?"
  李清明点了点头。
  菊叶说:"你自己的意思呢?"
  李清明说:"妈,我不去。"
  菊叶说:"孩子,妈知道你心中的痛苦,若真差个几十分你心里可能还好受些,也无思无想了,差个五分,生死边缘,所以你才更心痛,或者心里不服那口气的,是不?事情你自己要想好,你若真想去复习,就在妈面前表个态,若铁下心不去复习,就把那颗想读书的心给掐灭了,从此不要去想读书的事了,就当那段事情自己没经历过似的,安安静静做个庄稼人。凡做一件事情,你要啥心理准备都有,既不要只往好处想,也不要只往坏处想,两头都要想想,然后事情真来了,你才承受得住。你爸就是这点不好。你若真想去复习,妈就再苦一年,那么多的苦都趟过来了,也不在乎这一年。其实这点你比你爸要强的,他从来都是做你读书的打算,甚至在别人面前还得意,我总是劝他不要这样,孩子到时真把书读成功了那就不说了,若读不上去会遭人耻笑的,他听了觉得有道理才收了那份心。看到你回家那样下苦地干活,妈很理解你的心,你比你爸聪明的。"
  李清明说:"妈,我不去。"
  菊叶说:"你好好想两天吧,考虑周全些再和妈说,妈只想你做个不管做什么事情,到头来都别后悔的人就可以了,做人嘛六个字很重要:不要怕,不要悔。里头意思可深的。"
  父亲出殡后,家里平静下来,李清明晚上睡在床上时,也想过再去复习一年的事情。
  若复习一年考上了,这虽是一种胜利,但仍有更艰辛的日子在前面等待着,三年,或是四年,这个家该怎么去面对,一切都不敢去想象。若考不上,大不了就是自己要勇敢地去承受来自周围异样的目光,以一个落魄书生的形象活在世人的眼中。后一种情形李清明倒不怕的,他感觉自己有勇气去承受失败,或者他人的冷嘲热讽。还是前一种情形最难,他将会给母亲带去多少的苦难岁月!
  若父亲健在就好了,莫说是复习一年,就是复习两年,李清明都愿意去尝试,他要在读书这件事上找到真正的答案:自己究竟是不是那块材料。是,无悔;不是,无怨。
  当母亲说让他想两天时,李清明其实已打定了主意。他感谢李小满的真诚,竟然到他母亲这里做起思想工作来了,真是难得。
  李清明说:"妈,不用想两天,我已想好了,不再去复习了,我从此跟着你安安心心地劳动,做个好兄长,照顾好妹妹和弟弟。 "
  菊叶听完,落泪了。
  从李良田的角度看,李小满要是肯娶静芝的话,他这个父亲同意。他也私底下问过桂莲的意思,桂莲也说只要儿子乐意就好了,她没什么意见的,静芝这女孩子啥都好,勤劳、能干、相貌也不差,就是过于纤弱了些,怕将来影响生孩子的。
  李良田问李小满:"儿子,把静芝娶过来给你做老婆怎样?"
  李小满笑道:"原来爸帮衬菊叶婶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的啊!"
  李良田说:"别闹,爸说的是真的。"
  李小满说:"爸,那我就说句实话吧,讨老婆的事情就请爸让我自己作主好吗?我到时看上了哪家的丫头,拉上你去定个亲就好了。"
  儿子这么一说,李良田还有什么办法,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姐夫张国平在与李小满一起做工时,也曾对他说:"小满,你这么大了,可以考虑找对象的事了。"
  李小满说:"姐夫,你像我这么大时找对象了吗?"
  张国平笑道:"你这小子,眼光不要太高了。"
  外村来了个后生,是个油漆匠,给厍里村一户嫁女的人家漆嫁妆,他看上了静芝,托人捎过信来,问菊叶同不同意。
  菊叶说:"我同意有什么用的,要问自己的女儿。"
  菊叶问:"静芝,给细毛家女儿漆嫁妆的那个油漆匠你应该看到了吧,他想娶你做老婆,你的心意如何,和妈妈说说。你别怕羞的,做了人来了,无论男女都要过婚事这一关的。"
  静芝说:"哥和小满哥都没结婚的。"
  菊叶说:"这并不影响你的,你若有适合的,先出嫁了也没关系,毕竟社会进步了,不讲究那多了。"
  静芝说:"妈,再等等吧,我这年龄,再等个两三年也不要紧的,你看哥刚从学校一回来,我就嫁了人,别人会笑话我巴不得找老公的,那多不好意思。"
  菊叶说:"你的想法是有道理,但别人说是别人说,找老公是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没啥关系的,主要是你自己看不看得上这个男人。你要是看得上这个男人,就不要去想那么多了,婚姻是自己一辈子幸福的事情,这对你来说也是个机会的。我们女人哪就是这样,看着再好的男人在眼前,你也不能自己贴上去的。"
  静芝说:"妈,我现在不嫁,真的。到时三条腿的蛤蟆找不到,两条腿的男人总得找到一个的。"
  菊叶说:"好吧,静芝,那我就跟别人说去。"
  菊叶把话递过去后,那个油漆匠就很快在村里说好了另一个女孩子。
  静芝见此情景,笑着对菊叶说:"妈,你看人家根本就不爱我嘛,这么快时间就移情别恋了。"
  菊叶说:"好厉害的一张嘴,你不同意,别人就不要讨老婆了?你以为你是祝英台呀?"
  静芝说:"我就想找个梁山伯的。"
  李清明在厍里村的这片土地上开始劳动了,每天出工收工都能看见青山上父亲的坟墓。父亲寄托在他身上的读书理想破灭了,死不瞑目,自己真的是个不孝之子,没能让父亲含笑九泉。
  儿子毕业回家务农后,菊叶也有想让儿子去学门手艺的想法,像李小满那样,也算有个一技之长的,可李清明拒绝了,学徒三年,跟着师傅干三年,还得师傅家什么活儿都要干,挑水、砍柴……就等于是师傅的一个儿子,又要苦了母亲的,算了吧,不学,安安心心种田。
  李小满有工上的时候就和姐夫张国平上工,虽然手艺已经学成了,但还是和姐夫合伙做的时候多,小外甥张玉禾已四岁多了,长得颇像姐姐,聪明可爱,张国平偶尔上工的时候也带他去,李小满已经教会他二十多首唐诗。不上工的时候,李小满就扛着锄头和李清明一块儿下田干活,两人亲密得很。像他俩这样的小伙,背后自然有人谈论。
  "我看李小满这后生不错,长得好,又有门好手艺。"
  "你家不是有个这么大的女儿吗?许配给他去。"
  "是想啊,可人家看不上,你总不能把女儿硬塞给人家吧。"
  "李清明也不错的,高中生,有文化。"
  "有文化有什么用,还不是照样扛着锄头干活?读书这事,若没读上去握上笔杆子成个工作人,跟没读也没什么区别的。"
  "话可不能这么说,有文化总比没文化好,你过年的对联还是人家李清明给写的。"
  "李清明就不说了,刚从学校回来,家里条件也差,这李小满怎么还不说亲的,难道是不晓得要老婆?"
  "你看到李小满撒过尿吗?"
  "怎么没看过,那臭小子小时候最爱站在木桥上撒尿的,像村中的水牛一样,过河不是拉屎就是撒尿。有一次我看到还扬言要割他的小鸟,害得他尿没撒完就‘嗵嗵’跑了,哈哈。"
  "对嘛,裤裆里长着个撒尿的东西哪有不晓得要老婆的,还不是在挑拣?"
  "嘻嘻,太监也能撒尿,可不能要老婆的。"
  "李小满又不是太监。"
  "你们知道不?菊叶想把静芝许配给李小满,可李小满看不上。"
  "真要是说起来,李小满配静芝是有多的。"
  "静芝面貌长得也不错,就是一个女孩子连个奶包和屁股都没有,像没发育的鸡雏似的,你说有啥意思?"
  "得了吧,你一个糟老头子都快当爷爷了,有什么资格说人家闺女的,你以为你是旧社会里的地主,在三妻四妾找小老婆啊?"
  "这不是在无聊说闲话吗?现在新社会又没有地主了,哪来的三妻四妾,做美梦去吧。"
  闲话传到了静芝的耳朵里,她心里郁闷!哪个少女不思春?静芝早就在黑黑的夜里一次又一次思过了,思得面红耳热,思得心潮起伏,思得魂不守舍。可她思的不是李小满,是桃坪小学的一位年轻代课老师,像哥哥李清明这样的高中生。
  静芝小学毕业后就回家了,回家就回家吧,厍里村的女孩都这样,像她这样能把小学读个囫囵毕业的还算是好的,有些小学都没毕业。静芝认识那个小学代课老师是有一回带妹妹去学校报名,她小学毕业好几年了,学校里换了好几个不认识的老师。她只一见那个老师就喜欢上了,或者说是爱上了,在报名的过程中她又看到了那个代课老师的一双手,并且有一个很小的触碰,那双手真是太好看了,厍里村不要去说男的,连女人她都没看到过谁能有那么一双好看的手。静芝受"伤"了,她深深地爱上了那双手,爱上了那个男人。
  人是最怕用心的,一用心就啥都知道了。静芝打听到了那个代课老师是另一个大队的,高中毕业,因为有一个在公社工作的父亲,高中毕业后才当上了代课老师,才可以日不晒雨不淋使得一双手温婉秀丽得迷人。
  静芝暗里很羡慕李小满的三姐小雪,可以神气地把一个当代课老师的男人吆来喝去的,就像她是那个男人的娘。哎,人家就是命好啊!
  静芝的这个秘密谁也不知道,包括自己的妈妈菊叶,她知道自己配不上那个代课老师,要是被人知道她有这种想法,真会让人笑死的。可她又挡不住内心那种细细碎碎的想法,甚至在梦中一次又一次梦见那双漂亮的手握住了她的手。
  静芝明白自己这辈子要想和那个代课老师走到一起就是一个梦,但她仍要想。她想象自己哪一天鼓起勇气主动递上了一封情书,向那个代课老师倾诉了心中的爱慕,说想和他共度今生,然后代课老师被她的爱感动了,并且说也很喜欢她,接受了她的爱,就一把握住了她的手,放在了他的胸前,还眼里噙着泪花,她幸福地晕倒在了他的怀里。她又想象自己递上情书后,代课老师拿出了她的情书,在全校老师的面前大声又怪声怪气地朗诵开了,然后他丢弃了那封情书。桃坪村大队上下几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都说静芝这个女孩子是脑子坏了,爸爸得了肺痨,她得了男人痨,竟然主动把自己往男人的怀里送,并且是那么出色的男人。她最终受不了别人的讥讽,最后上吊自尽了。她死后,有些人嘴巴子还不饶她,指着她的坟墓说:"看,那个男人痨就埋在那。"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静芝知道自己与李小满的事情被人谈论,说李小满看不上她时,她心里一点都不懊恼,李小满这个人很不错,哥哥读书时对自己家里是那么地热情帮助,有一次还牵了她的手过河,可她从没想过那事,只能说是两人没缘分。
  有一段时间,静芝想得深了,她自己都觉得一个女孩子暗里这样想男人真的是有些不要脸,精神因此变得恍恍惚惚的,洗衣服的时候不是丢了肥皂就是丢了刷子或者棒槌,害得赶紧跑回家里来拿,不是偶尔,是那段时间老这样。
  菊叶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一天晚上,她说:"静芝,你与小满的事情你要想开些。"
  静芝听了妈妈的话,心里是既感到温暖,又觉得好笑,村里可能都有人说她为李小满患上相思病了。妈妈呀,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女儿才不是为那个李小满的。
  妹妹上学后,静芝最想的事情就是找机会去学校,可一个农民又有多少机会去学校呢?有一次她经过学校时,听到学校里传出风琴的声音,她想起了自己上学时上音乐课的情景,她的一颗心突然就有了一种刺痛的感觉,她多想回到学校去,若能在那位代课老师的班上当一名学生是多么的幸福啊!
  厍里村没人知道静芝这份藏在心中的爱,没人理解她那份没有美丽结局的相思痛。静芝望着村前绵绵的青山想,熬吧,熬吧,熬过一年算一年,到了该嫁人的时候就找个两条腿的男人嫁了吧,不这样又能怎样呢?
网站目录投稿:友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