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张志华坚持目标沉下心做好一件事情


  和其他工程师不一样,无论交给张志华什么项目,他都能够在零基础条件下顺利完成。比如,新能源汽车原来没有变速器,当时张志华就提出,如果电机配一台变速器效率应该会更高。这一想法得到公司领导首肯后,他通过学习,自己设计了一款纯电动汽车变速器。汉拿电机非常支持这样的员工。
  ——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助理郝立国
  他,80后,标准技术男。
  他喜欢登山探险,对未知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
  他觉得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
  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有这样一位不善言谈却干实事的年轻工匠人,凭借对技术坚持和热爱,用他的技艺不断创新产品,他就是辽宁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研究院发电机设计高级主管张志华。
  ◆ 从学生到高级工程师
  "2008年,我研究生毕业后就来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简称"汉拿电机")了。应该说,汉拿电机把我从一名学生培养成一名高级工程师。"张志华对记者说:"汉拿电机给了这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让我在项目中成长。"
  刚到汉拿电机工作那会,有一件事对张志华的后期研发工作影响很大。张志华对记者说:"有一次,领导让我手工装一台发电机,这台发电机的前、后盖需要4根贯穿螺栓来连接。当时我随便找来了几根螺栓,就拧上了。感觉自己做的挺快,就拿给领导看,领导第一眼就发现了问题。领导问,一台发电机怎么可以用两种颜色的螺栓呢?这样的产品销售给客户,他们会怎么想呢?当时发现自己怎么如此粗心。"自那以后,张志华明白项目开发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
  8年来,张志华先后负责了计算机仿真分析(CAE)团队建设、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研发、汽车微型混合动力14V起动发电一体机研发、车辆用高效多槽扁铜线发电机研发、汽车微型混合动力48V起动发电一体机研发(48VBSG)等项目。他对记者说:"这些项目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期间,我们确实遇到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工程师,张志华坦言,农村生活的经历教会了他如何去面对困难。他认为,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不断拼搏的进程中,张志华始终坚持服从领导,工作中时刻不忘积极认真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深入钻研专业技术。目前他已获得并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17项,去年获得了锦州市科学技术评选委员会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他还先后被汉拿电机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被集团评为"优秀员工"、获得锦州市"五一劳动奖章"、锦州市"十佳创新能手"、被九三学社评选为"优秀社员"等称号。此外,作为辽宁工业大学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已经辅导研究生3人,毕业一人并考入大连理工博士。
  ◆ 从CAE至48VBSG
  2008年10月,张志华开始担负计算机仿真分析(CAE)初期的筹备工作,期间先后引进了结构强度计算仿真分析、电磁场仿真分析和流体散热仿真分析三套CAE软件。之后担任了研究院计算机仿真分析团队的带头人,带领CAE团队不断提升业务技能,为产品的精细设计,优化产品设计品质,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张志华对记者说:"从开始接触仿真分析软件到实践应用,我们就多次进行技术难题攻关,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例如,产品端盖的模态计算、电机结构部件强度、电磁性能、关键电子元件散热等技术解决方案。原来只能通过物理试验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分析,然后进行改善再测试验证,往复进行,周期长,成本高。而仿真分析软件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如何应用这些工具解决具体问题,就需要对实际设计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验证。就连螺栓预紧力对电机端盖强度的影响计算,都是经历了若干的边界条件调整和验证,最终确立了标准的分析流程方法。所有类似这些工作的总结,为后续计算分析提供了准确、方便、快捷的参考和依据。"
  张志华还通过CAE手段成功地解决了多个项目的技术瓶颈问题。据了解,有个起动机项目的功率性能不足,曾采用了多种方案调整,都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张志华接到这个任务后,系统地分析了电机的电磁技术参数,通过设计优化目标,从中优选了一组参数,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不但满足了产品功率性能,同时也节约了原材料成本。在发电机的端盖结构优化方面亦是如此,不但结构强度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减轻了整机的重量。
  2020年,我国乘用车油耗标准是百公里5L,这就要求汉拿电机的产品要向节能减排、高效率方向发展。张志华所做的工作正是汉拿电机布局未来5到10年的重点产品,比如,扁铜线高效发电机、48VBSG等。
  自2014年起,张志华开始负责车辆用高效多槽扁铜线发电机研发工作。张志华对记者说:"多槽扁铜线发电机定子总成对工艺要求很高,尤其是扁铜线端部焊接,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技巧和耐心。比如,一个定子总成端部有168处焊点,一处焊接失败,整个定子总成就失败了。"他介绍,在研发初期,设备工装不是特别完备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人工做相关的试验,以确定最佳的焊接参数。
  张志华带领团队在不断总结失败教训,在失败中完善自己的想法、积累经验,终于在2015年2月,单靠手工制作了6件定子总成,从而解决了扁铜线发电机研发的技术瓶颈。据悉,该项目已于2015年6月顺利完成了整机的性能测试,正在小批量生产筹备中。
  2015年起,张志华又开始负责汽车微型混合動力48V起动发电一体机研发工作。在以往14V经验的基础上,他采用电磁仿真计算,反复论证,设计确定了电机的电磁参数;并采用了多槽扁铜线的最新技术成果,实现产品的高功率密度。由于48V产品电压等级的提高,现有配套的试验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协助试验部门完成试验设备的订制。目前,电机的各项性能指标正在紧锣密鼓地测试进行中。
  "快速接受和消化新鲜事物,不断学习,应用最先进的设计手段,去实践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为企业创造未来市场新的增长点,这是一名新技术部门负责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张志华如此表示。
  经过多年的努力,以张志华为代表的工匠们不断深化精益设计、持续改进的理念,助力项目研发,提升汉拿电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从求知到创新
  坚定目标,沉下心去做好一件事情,这是张志华对工匠精神的注释。
  对于工程师而言,工匠精神是受用一生的内在品质;对于一家企业,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和传承员工的工匠精神。用张志华的话来说更接地气,就是不赶时髦、不搞形式、不讲假话,踏实干事、走自己的路、圆自己的梦。
  工程设计,在很多人看来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你内心不够喜欢它,很难一直坚持着,而张志华是由衷地喜欢研发工作。张志华常说,创新之路永远不晚,但一定要走在别人的前面。他在儿时心里就播种下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他认为,创新不仅伴随左右,更是融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贯穿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可以说,没有创新,技术就会被淘汰;没有创新,企业将失去竞争力。对于汉拿电机来说,创新更是意味着明天。
  在汽车行业格局不断变化的当前,无论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如何变,但工匠精神始终不变,以及对产品创新的不懈追求也永远不变。正如张志华所说,创新的路上,他仍在奋力前行。
网站目录投稿: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