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全球首款"全脑型"笔记本诞生,牵扯出设计界自成立起的一大矛盾:到底要多用左脑还是右脑才能成为好设计师?—— www. 全球首款"全脑型"笔记本由香港设计公司Daycraft献上:A5大小,彩色皮质封面,160页的前半为奶油色横页纸——专为你那喜欢逻辑推演的左脑设计,翻转过来的后半则是点状白纸——方便你进行右脑擅长的抽象涂鸦。为了呼应双脑设计的概念,笔记本还采用双色搭配,共有5种颜色组合可供选择。 只用右脑的设计:毁人不倦的摆设品 人类大脑左右两半各有所长的概念在上世纪60年代晚期被提出,就此成为心理学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桥段。左脑主管理性,以它为主导的"左脑人"在逻辑、科学、数学与语言上表现更为突出;右脑擅长感性,"右脑人"有更强的直觉和创造力,在艺术与音乐上的天赋更为出众。 此后40年里,除了成长教育领域,这个理论被最多用到的,便是艺术教育领域,原因在于左右脑人最直观的区别在于两者在视觉上的感受:右脑人会首先注意到面前景象的整体乃至抽象形态,继而再分析具体细节,这也是传统艺术绘画的顺序;而以科学家为代表的左脑人,往往会先将物品分解,随后再将细节拼凑成整体。 如果科学与艺术两个领域的界线一直清晰如60年代人们所认识的左右脑,就不会有Daycraft这样的设计公司,或者说,创造出今天这个消费社会形态的设计学。设计学一开始便是从现代工业而来,但说起设计品,人们更习惯把它同艺术品放在一类,而忘记了外形只是设计,尤其是工业设计中,极小的一部分。被当成艺术品的设计品包括了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它让女主人得了关节炎;还有菲力浦·斯塔克的榨汁机,它被验证只是一个天价的不锈钢外星人摆设——而且还是别人也有的。 设计于是返回科学领域。原研哉道:设计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好设计会为社会环境带来好影响。迪拜需要一个象征其信仰与财富的标志,美国人给他们设计了一座"哈里发塔"。太过炫富?太不环保?美国人又在边上设计了一幢全球最环保的商用建筑——倡议变化大厦(The Change Initiative Building)。 只用左脑的设计:与生活格格不入的实验室产品 设计不同艺术品,只有客户签字下单——解决了社会问题时,才能被称为"设计"。就左脑人还是右脑人的理论来说,设计师个个都得是能解决问题的左脑人。网页和网络应用设计师首当其冲,以最清晰的逻辑分清子栏目首先就是个理性任务,写程序则是第二项。有网页设计师干脆命名自己的事务所为"左脑",但与之对应的"右脑网页设计事务所"全星球都没有。然而,说到网页设计师的左脑,设计搜索引擎的就要笑了——他们甚至不称自己为设计师,而是搜索引擎优化师(SEO)。这份看起来是网页设计师最顺理成章兼及的热门工作,毁掉了太多优秀的设计师,以至于硅谷的搜索引擎界三天两头呼吁:"别再让你的网页设计师兼职做搜索引擎了"。与能够厘清成千上万数据的理性相比,网页设计师还是需要大量的右脑来做美化工作。 在流行的针对设计师的培训中,许多理论家会提到"如何能更多地使用左脑做设计",然而,这一说法在现代主义确立之初便被证实不可信。包豪斯学院最早期的功能主义代表作,女建筑师玛格丽特·舒特-李霍斯基(Margarete Schuette-Lihotzky)设计的"法兰克福厨房"是全球整体厨房及现代厨房结构的开山之作,现代德国设计所闻名的厨房设计,包括嵌入式家电,都源自"法兰克福厨房"。这个不下厨的女设计师对妇女在厨房里的行为模式进行了超过一年的观察与记录,研究出了最快并花费最少精力、最耐用的整体厨房。在功能主义盛行的30年代初,德国政府很快便出资建造了上百万套,用在新建的房屋中,但用的人并不买账——德国主妇认为它冷冰冰且空间狭小,她们以最快的速度抛弃了这个设计。 可见,设计的生活化属性还是需要动用设计师的右脑的,家居设计的中流砥柱都在以理性思考著称的德国,勺子的一个弧度都源自他们在细节研究时发现的"这样吃饭更有效率";能把锅碗瓢盆设计成艺术品的都在意大利和法国,他们哪怕把锅子涂个颜色都能涨上几倍的价,但的确让厨房有了"地中海风情"。 对于设计而言,左脑与右脑永远不可互缺。全脑型笔记本获得的大多数评论都是"这就是把横格纸和空白纸放在一起的一本噱头大于实际的笔记本"——它的设计师大概是右脑人,不过愿意花上21美元订购它的,依然大有人在。不过,就在笔记本诞生前一个月,美国犹他州大学的医学博士杰夫·安德森公布了其对"某人平时使用左/右脑多一点"这个论点的最新研究结果,在其所研究的1011个真人案例中,并没有发现人类大脑在运作时会有一边强过另一边的证据——由此得出的理论可以解释为,不管谢耳朵是在推演弦理论还是弹泰勒明琴(theremin),他的左右半边大脑是以协同的方式完成逻辑或艺术任务的。对于设计而言,左右脑人的学说也许无法解决设计师本身的问题,给出的"理性赋予其存在性、艺术赋予其延续性"学科阐释,却已是相当精准。 → 邮箱订阅:放下那只喵,每周坐享有趣实用的心理学! 文/陈非(微信:心灵治愈课,zhiyu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