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亦题《世说》、《世说新书》。南朝宋志人小说集。刘义庆撰。《隋书·经籍志》子部小说家类著录。两《唐志》同。原书八卷,梁刘孝标加注后分为十卷。今本三卷三十六篇,为宋人晏殊所删并。有唐写卷残本、1955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日本影宋绍兴八年董葊刻本,1962年中华书局影印日本影宋绍兴本,明嘉靖十四年袁褧仿宋刊本《四部丛刊》影印袁刊本;明吴兴凌氏刻朱墨套印本,《纷欣阁丛书》重刻袁本,康熙十五年刊本,长沙王先谦校刻本,《惜阴轩丛书》本,《龙溪精舍丛书》本,《四部备要》本,崇文书局汇刻书本,《诸子集成》本,皆为六卷;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本,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本,为今出较完备的本子。是书大抵采集汉魏以来旧文而成。所记时代,除少数西汉故事外,多为汉末至东晋间事。具体内容分为三十六门,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汰侈等。其内容丰富,题材范围广,前所未见。今就内容看来大致可分为四类:(1)暴露统治阶级骄淫凶残本性的故事。如《尤悔》篇中的"曹丕"条,记曹丕毒死任城王曹彰,还想杀害东阿王曹植;《文学》篇中还记丕逼令植七步作诗,同根相煎。《汰侈》篇记"石崇王恺斗富";"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劝酒,客饮不尽,即斩美人。又石崇家用蜡烛煮饭,王武子家用人乳喂猪,皇帝支持外甥竞富等。这些都可见出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及凶残暴虐的本质。(2)反映魏晋文人生活面貌的故事。如《任诞》篇记刘伶纵酒放诞,乃至脱衣裸体于室中;毕卓以"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又如"王子猷雪夜访友",追求以自我为中心的"兴之所致"的主体意识,师心任性、旷达通脱的生活态度;谢安不为生命安危所动,而于狂风巨浪的壮观景色中得到审美快感等。又如《简傲》篇记"王子猷作桓车骑骑兵参军",展示了他的极不负责任的所谓"超俗"之志。(3)妇女题材的作品。与魏晋风度相关的是妇女冲破礼教束缚,而追求自由解放的故事。如"韩寿与贾充女"(《惑溺》篇),"温峤娶妻"(《假谲》篇)等,写主人公欺骗家长或社会,与意中人结为良缘。又如"许允妇"(《贤媛》篇)、"诸葛恢女"等,写主人公在成家后继续在家庭中争取妇女地位。这些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已不是闺中淑女,而是有名士旨趣,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新女性。(4)赞颂美德懿行的作品。如"周处悔过自新除三害"(《自新》篇),"阮光禄焚车自疚"(《德行》篇),"荀巨伯肯代友人死"(同前),"庾公乘的卢马而不卖"(同前),"管宁割席"(同前),"殷仲堪拾啖落盘饭粒"(同前),"过江诸人"(《言语》篇)等,都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重义爱国,乐于助人,不嫁祸他人,勇于自我牺牲,不慕金钱权贵,生活俭朴,勇于改过自新等传统美德。《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三个显著特色:(1)"以类相从"的格局结构。是书故事,按内容分若干门类,同类中的故事性质相似,人物各异;而每个人物的事迹,又散见于各门类中。这样,以门类为经线,人物为纬线,织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结构,既可加深对某一门类内容的认识,又可将人物在各篇中的活动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2)能抓住主要故事情节采用简练的笔触加以描写、刻画。如"新亭对立"(《语言》篇),写游宴中,周侯中坐而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诸人皆相向流涕,惟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几笔一描,就能生动地把当时亡国士大夫的凄然出涕和王导立志恢复中原的心愿活画出来。还有的善于捕捉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勾画人物。如"王蓝田"(《忿狷》篇),写他性急而吃鸡蛋时,"以箸剌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嗔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通过几个小动作,刻画了王蓝田的急躁性格,些许笔墨,即以传神。(3)语言简约含蓄,且隽永生动。鲁迅谓:"记言则冷隽;"(《中国小说史略》)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少室山房笔丛》)如《任诞》篇写:"王子猷尝寄人空宅处,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何可一日无此君?’"于简洁的语言中,和盘托出了王子猷自命风雅的神情。《世说新语》中的体例格局、描写手法和语言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它不仅是魏晋南北朝志人(或轶事)小说的代表作,也是笔记小说的先驱,历代摹仿其体者不绝,《续世说新书》、《唐语林》、《续世说》、《何氏语林》、《明世说新语》、《明语林》、《女世说》、《僧世说》、《今世说》等,直到民国初年还有易宗菱的《新世说》,形成了一个以"世说体"命名的小说流派。而它的内容又为后代戏曲、小说、诗文及语辞,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和典故。《玉镜台》(元关汉卿作)、《剪发待宾》(元秦简夫作)、《兰亭会》(明杨慎作,或题许时泉)以及《击鼓骂曹》、《周处除三害》等戏剧,都是根据《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改编的。《三国演义》中某些情节,杨修解"黄绢幼妇"之辞、"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等,也取自《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