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年8月18日,法国上议院宣布授与波拉巴(Bonapar-te)总督皇帝的权力,成为拿破仑一世 (Napolion Ier)。这位不同凡响的英雄力排众议地册立他的美人妻子玛丽·约瑟·玫瑰·戴葛·柏芝李(Marie-Josephe-Rose Tascher de la Pager-rie)——原为亚力山大·布克尼 (Alexandre de Beauharnais)子爵的寡妇——为法国的约瑟芬(Josephine)皇后。 约瑟芬是法国出名的美人。她高雅而迷人,非常喜欢玫瑰花,衣柜里有六百套出客的衣服,在她的全盛时期,她每天要换五六次衣服。她生于1763年6月23日,1779年成为布克尼子爵夫人。子爵出生于1760年,只比约瑟芬大三岁。这对年轻夫妇由于旗鼓相当,而性格迥异,所以,几乎一开始就同床异梦,没有享受到婚姻的幸福。他们共有一子一女——长子若耶·布克尼(Eugene de Beauharnais)王子生于1781年,后来贵为意大利总督,在法国帝国战争期间,名重一时。次女海棠·布克尼(Hortense de Beauharnais)生于1783年,在1806年至1810年间贵为荷兰王后。这双出类拔萃的儿女的降生,仍然没有胶合这对年轻夫妇的感情。子爵和夫人由于意见越来越分歧,感情因此越来越坏。子爵终于离家投身于危机四伏的政治,让夫人常独守空房。很不幸,子爵在1794年7月20日被判刑上断头台,子爵夫人在一霎那间变成寡妇。 但是,美人是绝少会被寂寞埋葬的。 子爵夫人寡居不到两年,便在1796年3月9日再婚,变成波拉巴将军夫人。1804年,波拉巴将军成为拿破仑一世,夫人也妻凭夫贵被册封为约瑟芬皇后。可惜佳人命薄,约瑟芬在十多年中也未能为拿破仑产下一子,继承未来的皇位。拿破仑一来由于望子心切,希望有一个直系子孙承继皇位。其次由于政治原因,最好能与奥国公主玛丽·露丝(Marie-Louise)联婚。为此,拿破仑终于在1809年割爱与约瑟芬离婚,次年再与玛丽·露丝公主结婚。一年后,新皇后果然不负众望地产下一麟儿——后来的拿破仑二世。拿破仑为了补偿约瑟芬被废弃的皇后身份,送给她一份昂贵的离婚礼物——蔓玫丛古堡 (Chateau deMalmaison)。 蔓玫丛古堡是一座新式而简朴的古堡,在法国众多的古堡中,它能够堂皇地进入法国的历史,完全由于拿破仑与约瑟芬曾在里面度过多年的鹣鲽①生活。古堡建于1622年,曾数度易主,直到1799年才由拿破仑买下修改为总督府,同时也是英雄与美人的居所。古堡的全盛时期是在1799年至1804年之间,那时节,时常举行盛大的宴会,赴宴者非富则贵,全是国内的精华人物,真是衣香鬓影,盛极一时。拿破仑在1804年即帝位后,必须住在政府官邸,古堡开始受到冷落。1809年,拿破仑与约瑟芬离婚以后,古堡更难得有皇帝的足迹。但离婚后的约瑟芬却常住在古堡内,直到去世,其间只离开一个短时期。她为了珍惜和拿破仑那一段甜蜜的生活,古堡内的摆设完全不变,一切保留着拿破仑当男主人时的样子,甚至他昔日私用的房间,约瑟芬仍然原封不动地保留着,由此可见她对拿破仑用情之深,难怪拿破仑无法移爱于新皇后。约瑟芬于1814年5月29日在古堡去世,她去世以后,拿破仑曾一度到古堡去睹物思人。古堡由约瑟芬和前夫的儿子——若耶王子承继。后来,古堡又数度易主,在1896年曾被公开拍卖,得主因古堡维持费太大,于1904年捐赠政府作为约瑟芬纪念馆。 去年3月,当我和三位法国朋友初访蔓玫丛古堡时,那一天正下着微微的细雨,不知为什么,我心里也郁郁不乐。加上我的朋友——他们是一家三口——毫无一点艺术的细胞,他们只是舍命陪君子,只为了老爷有一部自用汽车。在参观时,我们必须随着大伙儿进进出出,不能独自行动,我一面要忙着注意听向导员的介绍,一面还要分心应付老爷、太太、小姐的关怀,以致对古堡内的一切有如视若无睹。内部参观完毕,正想好好欣赏一下园中景色时,太阳又偏偏露出了脸,这一回,轮至我舍命陪君子,忙着为他们摄下一些美好的回忆。所以离开古堡的时候,我真是确确实实地感到:有虚此行。这也是我此后喜欢独游的原因,除非同游者是一位能够"意在不言中"的好朋友。 这一次,我选一个阳光满地的日子,悄悄儿来到了古堡。 一进入古堡的铁门,如同走进一座大公园。通向古堡的方向,用两排绿绿的草坪、塔松和各色的郁金香分成一条大路和两条小路。草坪上的花是随着季节变换的。想昔日,当玫瑰盛开的时节,这定是一个美丽非凡的玫瑰花园。约瑟芬非常喜花,特别是玫瑰花——这就是我把Malma-ison译为蔓玫丛的原因。她的花园都由专家来处理,为她栽植许多名贵而稀有的花卉植物。她每年单花在花园里的钱就十分可观,对于她本身的装饰品更是挥金如土,我想: 这是她和布克尼子爵失和的主要原因,要不然,这样千娇百媚又温柔多情的美人,谁能不爱。但她这种用钱像流水一样的个性,岂是一位年轻的子爵所能负担,只有皇帝才供养得起。所以,约瑟芬离婚以后,虽然每年都有一大笔固定收入,但她还是常常负债。当债务快要变成重大事件时,她就去向拿破仑求助。每一次,拿破仑都火气十足地大吼着:这是最后一次了。但以后还是有最后一次,直到约瑟芬去世。约瑟芬去世时还负债三百万,想当然由这位英雄皇帝清偿。 古堡是一座两层楼的新式建筑物,没有通常古堡的古老和阴森的味道,只是四周那辽阔的属地,尤其古堡后方那一大片森林,把这座新式的建筑物造成了古堡的气氛。 古堡的进口处是一个大厅,称为外室。室内还有一扇门通往花园。四根圆柱理直气壮地顶着天花板,墙上凸起用大理石雕刻的剑和王冠,这表明着这个帝皇之家是用剑得天下。拿破仑和他家族的半身塑像威严地坐镇四方,依次是: 拿破仑、他的父母: 查里·波拉巴(Charles Bona-parte)和蕾莉亚·哈莫里罗·波拿巴(Letizia Ramolino-Bona-parte)、他的兄弟: 西班牙王若望(Joseph)、荷兰王路易(Louis)、威法里(Westphalie)、王耶柯(Jerome)、他的妹妹:菠丽·玻野(Pauline Borghese)公爵夫人、他的继子: 若耶之子,还有约瑟芬。外室的正中有一个大理石水盘,由三位象征娇艳的女神托着,女神下方的石柱刻着约瑟芬的皇后徽章:鹰。 外室的左方是饭厅。 这是一间光亮而舒适的房间,完全按照拿破仑的指示重新设计,因为拿破仑在用餐时还要讲究视觉的享受。室内最引人注目的: 是壁上凸出的半圆形大理石雕刻品,这是一些古代舞蹈家的雕刻画,舞姿美妙,真是可以使人加餐。看来,真正的天才是多方面的,拿破仑不仅是一个大军事家,还有浑身的艺术细胞。可惜他总是太忙,早餐和午餐都是独吃,而且是草草完毕。只有在晚上,他才能够和家人或者一些好朋友,在这个充满艺术情调的饭厅里享受他的晚餐。 再进去是会客室,室内的设计按照军营的背景作为蓝图。再进去就是图书馆了,完全按照拿破仑的主意设计。这个图书馆在古堡内的重要性,如同教堂内的圣器储藏室,这是拿破仑的私有天地,同时列为禁地,不得许可,不但闲人免进,连亲人也免进。当拿破仑住在古堡时,连约瑟芬要进入图书馆也得征求拿破仑的同意。而约瑟芬每次都带着一脸尊敬的神色入内,因为她极尊敬拿破仑的工作,所以把他工作的图书馆也视为圣地。室内都是高级的乌木家具,用细木制成的书橱沿壁排列,曾藏有一千多本珍贵的书籍,但欧战期间遗失不少,目前只剩下六百多本书。拱形圆顶的天花板上的壁画,是一幅幅人像画,都是当时著名的大艺术家,因为拿破仑要把天下精英集于一室。书桌的后面有一扇落地窗通往花园,通常,拿破仑工作累了,或者思考一个问题久久得不到解决,便从落地窗缓步到园中的小桥上,凝视着桥下那一泓流水,继续思考他的问题,或者休息片刻。拿破仑很喜欢站在桥上思考他的军事计划,家人远远看见了就绕路而去,不敢过去打扰他。图书馆内还有一条秘密的楼梯通往一楼,像是直通拿破仑的卧室,方便拿破仑进出。向导员笑着说,他也不知道那条秘密的楼梯究竟藏在那里。 步上一楼,我想:这应该是约瑟芬的世界了。 图书馆的上方,楼上第一间房是客厅,室内是名贵的桃心木家具。墙上有两张惹人注目的大画像,是拿破仑最喜爱的妹妹和他们的母亲。室内还有一些约瑟芬和拿破仑家族的小画像。 拿破仑的卧室就在客厅的隔壁。 一进入卧室,顿时眼前一亮,黄色的家具,三面黄色的帐幔,还有那一份简单,给我一份清新的感觉。拿破仑似乎偏爱黄色,这是帝皇的色彩。室内设备的简单如同在行军中的军营,只是家具比较名贵。这间卧室当然是依着拿破仑的心意设计,因为他想征服整个欧洲,所以连睡觉也不忘行军,难怪他这么好战。卧室的另一边是他的私人小客厅。有一间洗手间藏在帐幔的后面,我想:一定能在这里找到那条秘密楼梯的出口。 通过小客厅是一大厅。大厅内收集了一些名画和雕刻品。再过去是第二大厅,这里收藏着拿破仑的日常用品,像他的自用佩刀和皮包等。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壁上两幅巨画,拿破仑的马上雄姿,画得十分传神,充分表现出这位英雄的特色,这是两位法国大艺术家的手笔。 接着是第三大厅,这是收藏着一些瓷器和拿破仑的两件旧衣服。看到这两件旧衣服,我突然领悟一个人的内在条件——内在足够的条件——很容易补救外在的缺憾。在拿破仑身上,我只感到有一股才华涌现,完全忘记了他是一个矮个子,直到看到这两件小小的衣服。但有什么关系呢,这个小小的印象马上就会成为过眼云烟,脑中留下的是他那份马上雄姿,那份在小桥上思考的神情。 在第三大厅里最使人注目的是一个大瓷碟,装在一个玻璃盒内。碟中的图案是一个太阳,中间代表太阳的那个圆点印着拿破仑的全身像,圆点射出十二道光芒,光线下端的空间有十三个小圆点,圆点内印着十三位高级将领的半身像,还有姓名。这是在1805年的战役中,陪拿破仑征战的英雄。拿破仑花巨资制作这个瓷碟,纪念1805年的战役,同时自比太阳,而这十三位将领是扶助"太阳"发出光芒的得力功臣。 再过去是第四大厅,三面墙壁的上方都留下无价的壁画。然后是一间小厅,里面存放着约瑟芬的日常用品和纪念品。通过这个小厅,就是约瑟芬皇后的闺房。 这是一个玫瑰红色的世界。 玫瑰红色的帐幔三面围着这间卧室,有点类似拿破仑的卧室,但那份豪华感是拿破仑的卧室所缺少的。天花板上用红色的绒毡围出一个青天,给这个玫瑰红色的世界投下一点明亮的色彩。我想:这可能是拿破仑的主意,因为广阔的青天才是他的世界。约瑟芬很喜欢玫瑰红色,正如同她喜欢玫瑰花。玫瑰红色的床,玫瑰红色的家具,玫瑰红色的地毡,再配上金的颜色,真是极尽豪华,而她自己也如同一朵玫瑰花。拿破仑能够在这样的温柔世界里,还念念不忘沙场,可见他果有超人之能,所以才能为法国写出这页光荣的历史。而这位如玫瑰花般的美人如同一室褪色的玫瑰红,只留给人一份想当年的感慨。 卧室的旁边就是浴室,单是三面大镜,一个大浴缸就能写出室内的豪华,但如今只给人一份冷清清的感觉。我很容易为古人伤心,所以第一个下楼走出古堡,来到园中。 春风迎面吹来,这才是一个真正使人心旷神怡的世界。那小桥,那一弯流水,那碧绿的草坪,那一片森林,突然间,我多么怀念那位能与我共醉自然的朋友。 1978年4月于巴黎 梅苑《蔓玫丛古堡——约瑟芬故居》赏析 作者用一种细腻而富有情调的笔调,娓娓地叙述着在静谧的约瑟芬皇后故居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睹物和怀人相融,这是这篇散文的特点所在。作为类似的参观性游记,常常免不了要描绘和记录作者的所见所闻。但如果只是停留在所见所闻上转圈圈,则最终只属于一种高级的导游图。《蔓玫丛古堡》的作者,其略胜常人一筹之处,就在于睹物和怀人相融,能调动自己的所思所想,把眼前的景观和心中的人物融成一体。作者对于睹物怀人的追求,必然使读者产生物中见人的效果。比如,作者刚刚把读者带进古堡的铁门,稍稍描绘了古堡的景观——"通向古堡的方向,用两排绿绿的草坪、塔松和各色的郁金香分成一条大路和两条小路。草坪上的花是随着季节变换的。"——思路就马上跳到对昔日古堡主人约瑟芬的绍介。从她每年单花在花园里的钱就十分可观这个细节入手,尔后揭示约瑟芬"用钱像流水一样的个性",并由此展示她的这种挥金如土所酿造的与布克尼子爵、与拿破仑的矛盾冲突。当然,作者在文章中所感怀的不只是约瑟芬皇后,还包括它的男主人公拿破仑。因为这座古堡之所以能够堂皇地进入法国的历史,并且使人神往,那就如作者所说过的;"完全由于拿破仑与约瑟芬曾在里面度过多年的鹣鲽生活"。 作为隔时代的异国游人,对于古堡主人拿破仑和约瑟芬的这种睹物怀人,就不可能是一种追溯性的回忆,而必然是一种揣度性的联想。所以,联想多样而丰富,就自然构成了这篇散文的另一个特点。这里的联想,有的是据实性的,如从饭厅的光线设计和雕塑品的摆设,联想到拿破仑对艺术酷爱的个性;有的则是揣度性的,如从卧室的黄色家具、黄色帐幔的陈设中,推想拿破仑想征服整个欧洲的称帝之心。不管这种联想是否有凭有据,是否合情合理,它都大大丰富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也使读者感受到在这片寂静的静物中所依附着的活生生的人物个性。 从这篇散文中,我们虽然明显地感受到作者思想的活跃和跳荡,它往往超越时空而显得变幻无穷,但我们却没有产生那种杂碎零乱之感,这主要是作者在文章结构上注重其脉络梳理和层次递转。从结构来看,它主要是采用了一种顺坡下滑、依势起伏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恰好对应着这种参观访问所特有的移步换形法。作者在开篇用了大段文字描述这座古堡和古堡主人的来龙去脉,以勾勒出一个必要的背景,然后宕开一笔,写出初游的遗憾。这一笔粗看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但实际是一种曲笔蓄势,为后来作者的依次独游古堡作了文势上的衬垫,使得文章稍有起伏。于是,作者在描写古堡各个场景时,就按照游览的进程和空间的转换,有条不紊地逐一展开。这种以纵向铺展为主的结构,就如独茧抽丝显得层次明晰,辅之以活跃的思维联想,又使其变得丰富而不凌乱。 尤其是文章的结尾,作者有意追求一种总结收束,点睛蓄意。这个结尾是感叹性的抒情。作者先经过一种情绪浸润: 从卧室中褪色的玫瑰红,而迁想那位已经谢世的、如玫瑰花般的美人;又从浴室当时的豪华,反衬出如今的冷清,便产生一种人去楼空的感伤之情,这种感伤之情和怀旧之感逐渐弥漫作者的心灵。当她走出古堡,春风迎面吹来,那小桥流水,那草坪森林,一个真正使人心旷神怡的世界展现在眼前,这就给作者情绪上以一种新的冲刷。作者突然间产生"我多么怀念那位能与我共醉自然的朋友"的感叹,这里既有由依次游览古堡所累积的睹物思人情绪的脉承,同时又有一种崭新生活对怀旧情绪的冲淡。江山依旧、美景依然,可是主人已逝,这不能不使作者品尝到一种生活的况味。但是真正有意味的生活,就属于现实的心旷神怡的世界。这是作者由衷的呼唤! 细腻柔美,无疑是这篇散文的风格特征,但无须讳言,它还具有笔力柔弱,缺乏"华彩乐章"而显得平淡的弱点。 (任仲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