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债市长夜将逝静待破晓


  回顾2017年债市,可谓全面入熊,一季度、二季度和四季度收益率上行明显,甚至11月中旬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014年以来首次盘中破4%。此外,债券基金饱受牵连,业绩低迷;债券违约仍层出不穷;可转债大起大落戏份多,是"瑞雪"还是"严冬"也引深思。
  展望债市2018年,东方证券认为,目前是债券熊市的"补时阶段",长夜将逝,静待破晓。
  债券违约明显减少 仍超百亿
  2017年债券违约事件较去年明显减少。根据海通证券统计,截至11月底,2017年有24只公募债券实质性违约,而上年全年共计67只债券违约。业内人士表示,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2017年传统周期行业盈利明显改善,从而导致违约事件减少,预计2018年债市将逐渐筑底反弹。
  尽管债券违约事件明显减少,但仍有债券在违约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去年12月18日,中国城市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中城建资金链紧张,应于12月17日兑付的10亿元"12中城建MTN2",截至兑付日日终,未能按照约定将兑付资金按时足额划至托管机构,已构成实质违约。
  事实上,自上年开始,中城建已接连出现"11中城建MTN1"、"12中城建MTN1"、"16中城建MTN001"、"14中城建PPN004"等多期债券本金或利息违约,目前违约总额已超百亿。
  对此,有网友嘲讽道:"真的是老司机了,违约都已经‘驾轻就熟了。"
  由于违约频发,债券市场出现大规模延迟或取消发行的情况,涉及760只债券,规模高达7062.63亿元。
  此外,自去年年初以来,从渤海钢铁、铁物资到中城建等债务违约不断。对于到底如何解决违约问题,市场依然十分困惑。
  此前,熔盛重工曾经率先实施了债转股方案,但是如果都采用债转股,那么过剩产能依然存在,而如果产能过剩继续恶化,那么对于债权人的利益也是损害。权威人士称:"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对于未来,富国基金表示,违约事件可能仍然不少。从原因上看,一方面2018年经济基本面有下行的压力,虽然幅度相对有限,但可能造成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另一方面,资管新规中"净值化"、"打破刚兑"、"严控非标"如果严格落实,将减少企业债的配置力量,从而进一步加剧企业借新还旧的难度。
  可转债从"趋之若鹜"变成了"烫手山芋"
  可转债可谓是去年投资新贵,投资者无不挤破脑袋也要打新,然而仅仅一个月时间,可转债就从"趋之若鹜"变成了"烫手山芋"。
  这一切要源于证监会发布的一纸文书。2017年9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将可转债的资金申购方式改为信用申购方式。这意味着,打新转债将无需市值、无需资金,只要有个证券账户就可以参与申购。
  當第一只可转债雨虹转债上市首日暴涨20%,投资者们才醒悟过来,这款进可攻、退可守的"保本股票",不仅可以零成本申购,上市首日还可直接赚一笔钱,简直让人欲罢不能。就这样,可转债瞬间火遍了朋友圈,成为投友们茶余饭后不得不谈的投资项目。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波又一波的小散们还在忙着打新,大股东们却在其后疯狂套现。雨虹转债上市4天,公司就披露了大股东减持公告。10天后,东方雨虹的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已将获配售的可转债减持了三分之二。林洋转债上市第二天,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就卖出林洋转债219.85万张,占发行总量的7.33%。
  之后,可转债的形势便直接演变成逢上市必破发。据悉,自可转债信用申购新规实施以来,共有12只可转债上市交易,破发可转债多达7只,占比近六成。并且,在这7只破发可转债中,有5只更是在上市首日破发,分别为生益转债、水晶转债、宝信转债、久立转2、时达转债。有后悔打新的可转债投资者发现不幸中签后表示,宁进黑名单,也不愿认购。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可转债打新热潮中,甚至出现了大股东出尔反尔弃购的现象。
  可转债真的不能玩了么?兴业证券的研究员认为,可转债供给压力第一波冲击已经过去。最近,债券市场正在企稳,可转债市场也有望迎来喘息时间。长远来看,可转债终将成长为一棵大树,最近的调整给了投资人更好的买点。
  债券基金悲观情绪修复需时间长夜将逝,静待破晓
  2017年以来,债券市场走势持续低迷,债基业绩也不尽如人意。据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截至11月17日,在经历了大幅调整后,债券市场继续震荡调整,中债总财富指数下跌1.2%,债券基金净值年内平均上涨2.2%。
  对于债市的低迷,招商证券2018年度投资策略会对此总结了几点:1)2016年 12 月份的"微观去杠杆"冲击;2)2016 年四季度开始的宏观层面短期"复苏";3)供给侧改革叠加带来的商品价格反弹引发的通胀预期;4)2017年一季度的政策"去杠杆"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带来压力;5)股票市场持续反弹,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改变债券投资者预期;6)下跌-->抛售-->下跌-->预期恶化-->止损的螺旋式自我强化式的调整,类似 2015 年的"灾"。
  对于2018债市展望,招商证券认为驱动因素发生变化,从上半年的银行负债端边际成本的变化切换到机构预期。悲观情绪的修复需要时间,大幅反弹越来越近,大概在春节前后。
  华创证券吉灵浩认为,未来监管政策大概率将密集出台,债市调整难言结束。防风险、控久期、降杠杆仍是更为稳妥的操作策略。随着监管细则落地,债基或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在债市迎来趋势性机会之前,货基收益率表现仍会高于债基。
网站目录投稿: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