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科学活动已从单纯的基础研究扩展到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样,科学技术体系在横向上就形成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两大部门。在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中,各有自己的特殊地位,不可偏废,不能因强调基础科学的重要,而忽视技术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否则,基础研究难以转化为生产力,也不能因强调技术科学而忽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否则技术科学就失去了"后劲"、"动力"。 关键词:科技管理;科学;科技创新 一、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的基本概况 (一)企业的科技管理制度不够规范,没有对当前科技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 科技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特别专业的细化工作,因此作为科技管理的直接参与单位或个体,相关企业务必要遵循科学、严谨、规范的科技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特别要注意摒弃传统的主观判断管理模式,而要参照国家、行业的相关规定来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技管理制度。 (二)企业缺乏科技创新评价奖励机制,或者现有科技创新评价奖励机制不健全 按照现有的科技创新评价奖励机制,其中的评价项目和评价程序过于繁琐,并且大部分参与评价的项目并没有真实反映出科技项目的真实价值。这种评价机制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同时也将企业推向了"急功近利"的一面,企业为了追求短期效益或者为了单纯按期完成项目而放弃了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科技管理对象的整体素质不高,企业科技基础薄弱,缺乏科学技术类人才 我国拥有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力资源,也有比较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但是在高科技相关领域中的专业人才总体上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在中小型科研单位,其发展水平受到企业规模和国家政策的限制,加之科技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参与科技项目的劳动者素质整体不高,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员并无科技创新意识,难以适应科学生产的发展要求,不利于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科技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技术创新 (一)加大企业的投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全国大中型企业中,有72%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2/3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活动。而韩国同期企业研发投入在国家研发总投入中的比例达到75%,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大量的产业技术和高新技术均由企业完成。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绝对额还偏少,相对量还偏低,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债券融资、项目融资、股权融资、海外上市等多种方式,使政府投资与境内外社会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政府财政拨款为引导、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引进外资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渠道。 (二)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的性质,有效的创新机制往往需要强烈的产权激励,敏锐的价值发现能力,灵活的决策机制,尊重个人的制度安排和既勇于冒险、又有利于分散风险组织和机制。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更加符合这些特质,使他们成为技术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即便在大型企业十分强盛的美国,技术创新83%的成果仍来自于中小企业,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在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中,院校、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在市场作用下,各自发挥比较优势,自由选择的结果。大学与企业"两张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两者之间缺乏一个"结合"的平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试图以"校办企业",通过内部循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并不理想;试图依赖院校研发活动替代"企业研发中心",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三、关于提升科技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研究 (一)从国家的高度制定科技管理政策,推进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规范运作 政府科技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于为扶持和鼓励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提供正确、有效的法律保障。相关的科技管理部门要根据各个地区的科技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积极落实相关的科技创新政策,同时还要围绕地域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相应的科技管理政策,营造具有激励氛围的创新环境,努力推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二)优化评价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推进科技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科技管理工作的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可行的评价奖励机制,对相关科技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奖励过程并非短期见效的,可以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对一部分项目设置一定期限的长期效益考评,同时可对日后推广过程中的节能、增效等功能进行必要的奖励,促进科技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是国际竞争的核心,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法律形式对其进行规范和保障,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愿意依照法律规范来进行科技项目的研究。同时,要充分挖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智慧资源,建立起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方面的有机合作,形成良好的产学研精品基地,加速我国科技事业的整体发展。 (三)加强行业之间的业务交流,实现各种科技类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当前,一部分企业面临着技术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给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阻力,给国家的科技管理造成了负面的效应。分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关键在于缺乏一个解决企业困难的资源共享平台,一旦搭建了相应的资源共享平台,企业可以不断完善自身的科技竞争力,降低企业科技创新的成本,加速科技创新的进度。 当今之世,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科技创新能力是社会活力的标志,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培育学术教养和规范。同时,在管理体制的创新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让人实现"人尽其才"的和谐状态,也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孙小礼.科学技术与世纪之交的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王清扬.第一生产力与科技体制改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