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评论大赛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如何解决落实难题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此次新修订的守则与2004年发布的相比,内容更为细化,除保留了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还增加了更具操作性的内容,如"不比穿戴、节粮节水节电"。
  《中小学生守则》自2004年推出以来,有网友认为其内容过于"高大上",还有的网友将之与美英等国的学生守则比较。之所以会引起广泛关注,皆因《中小学生守则》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声音很多,但我们却很少听到关于《守则》落实的情况。
  我记忆里的《中小学生守则》是悬挂在教室后方的一块不起眼的牌子,印象最深的当然要数开头那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而这份百余字的《中小学生守则》无非有以下作用:罚抄,每次有学生打架或做错其他事情,班主任都会以抄《中小学生守则》xx 遍作为惩罚,似乎抄了之后学生就不会再犯事;引用,每个学期末的自我鉴定,都会不自觉地以"本学期,本人遵守纪律,很好做到了《中小学生守则》中的……"这样的句式行文;考试,如果政治中考到如何提高自身道德水平,还可以把头转向身后那块不起眼的牌子,抄上几句。至于有没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的具体规定,那是一个"你懂的"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老师不会在向犯事的学生施加惩罚前说,你违反了《中小学生守则》第几条,所以我要惩罚你。
  之所以在落实过程中遇到如此尴尬,是因为《中小学生守则》面临三个困境:其内容过于"高大上",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抵触;老师没有将《守则》长期落实,最多是在开学前进行一次过场式的宣教;中学阶段升学压力大,以成绩为主的绩效考核机制,让老师把教学的重心放在成绩的提高上,轻视对学生个人道德修养、品格的教育,自然也就忽视了以此为目的制定的《守则》。
  对于第一个困境,似乎在数次"接地气"的修改中有了很好的改善,正如教育部所说,"《守则》制定历经基层调研、国际比较、多方参与、反复论证、集思广益的过程,形成最大公约数、凝聚了广泛共识。"至于其余两个困境,则涉及到教学机制的改革、育人理念的更新,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长期的配合。
网站目录投稿: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