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的书,终于有一天会成为你脚下的路。 这句话,乍一听,挺激动人心的。 但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我们九年义务制教育读了不下100本书,自己还经常给自己加餐读书,有些书本就是用不上呢? 有人对你说,你读过的书,虽然没能直接成为你成功的一把梯子,但都转化为你身体的血和肉了。 就像你吃过的食物,不见得每一块面包、每一口牛奶都会成为你的身体,但是至少有一部分转化为你的血液和肌肉。 这话有道理吗? 当然有。 但我要问,有没有办法提高读书的转化效率,让读过的书真正成为未来的路呢? 如果把读书比作摄入食物,是不是也该讲究选择、搭配和消化、吸收的方法呢? 你看,如果我们吃东西一点儿也不讲究,随便乱吃,不但得不到应有的营养,还有可能吃错东西,导致拉肚子、生病。 读书也是如此。 不讲究选择、搭配以及消化、吸收书本知识的方法,那么极有可能读得没收获,没成就,更谈不上照亮未来的路了。 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一书中,作者茂木健一郎提出了"吸收知识并运用于人生"的7个关键技能。 我把它整理成3各部分,形成一套读书攻略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掌握读书方法有帮助。 01:
— 如何选书:关键要找到教典 说到选书,你一定会想到出版社、作者、印刷次数、书评等这些指标。 这些都是帮你选出一本好书的重要参考因素。 但这些只是从技术层帮你选一本书。 但我们的问题是,先要搞清楚自己该读哪些书。这不是一本书的选择,是整体读书攻略。 首先,我们读书是为了啥? 休闲娱乐?增广知识?解决问题?走向成功?成为某领域的高手? 或许这些都是。只不过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阶段,我们读书的目的会有不同。 作为一份整体读书攻略,既要解决一时一地的具体问题,满足当下的需求,又要促成个体的长线发展。 站在这样的角度,我觉得《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就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了。 广博加专深的读书路子,这是多数专家都认可,也是众所周知的。 但问题在于,多读书,涉及多领域,这似乎容易做到,而专深就不容易。 作者茂木健一郎的建议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典"。 什么是教典?简单说,就是要陪你一生的,成为你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圣经"书籍。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据说身体有不适,就会读《唐吉可德》。 或许在他看来,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并挑战风车的唐吉可德,恰是自己的同类吧。 在他人眼里,唐吉可德是不可理喻的疯子,在爱因斯坦眼里却是精神支柱。 所以,教典可以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大厦。 被人誉为最具智慧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临死前在狱中读的是《伊索寓言》。 在很多人看来,这部《伊索寓言》是教育性故事集。 教典可以是哲学意蕴的故事书。 不同的个体,我们可以拥有自己不同的教典。正如每个人都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一样。 我曾经把韦勒克 沃伦的《文学理论》视为自己的教典,也许是跟那段时间写作毕业论文分不开吧。 依据你的教典,打造你的核心理念或竞争力,这样的读书方法一定可以让你终身收益。 02:
— 如何读书:关键是读得下去 成年人读书,大多没有束缚,没有限定,很容易滑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泥坑里。 再或者,好不容易抱着书打算恶补一下,靠着沙发或者床头睡着了。 尴不尴尬?冤不冤枉? 怎样让读书行为,可以持续下去呢? 坚持一天读十页。 读书也需要小目标。 一本300页的书,每天读10页,一个月就能搞定;当然如果能超额就能提前完成。 小目标的作用,是把任务拆解到你可以接受的程度:大化小,小化零。 化整为零的作法,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很多艰巨的任务,读书亦然。 这是从量上降低读书的难度,还有一点是从质上降低难度。 怎么降低? 方法因人而异。 比如,我的做法是:遇到一本有阅读难度的书,先找一找同领域的基础读物。 举例来说,我如果读不懂《中国的小说史略》(鲁迅),那就先读《历代小说选》(吕组缃)。 对历代小说作品了解了,有了感性认知,再读小说史这样的书也就有了基础。 同一本书,也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 众所周知,苏东坡曾提出"八面受敌法"。每次读这本书,都会从不同侧面切入、展开。 例如,读《红楼梦》可以从人物开始,第一遍就围绕自己喜欢的人物展开阅读,忽略其他内容; 第二遍,可以找出关于吃穿住行的内容,展开研读; 第三遍,如果对其中的花鸟虫鱼感兴趣,那么就可以抓住这些好好读读。 以此类推,每一遍阅读,都会有不同切入点,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你也许发现了,我如果第一遍阅读避开难点,先找自己容易理解的读,恰好吻合先易后难的策略。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快速转向下一本书呢? 第一种情况,目前你所读的书对你来说,太简单了或者价值极少。 如同我们旅游观光,熟悉的风景不必经常重温,一掠而过,抢占新的风光更有意义。 第二种情况,这本书目前完全读不懂,不妨先放下,转向下一本你能读懂的书。 或许,某个时刻,当你回首前一本书,你就读得懂了。 怎么样,运用好这些读书策略,你一定可以读得下去,读得轻松愉快。 03:
— 如何用书:关键是输出 书读完了,然后呢? 然后等它慢慢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除此以外,有没有更高效的转化方式? 这两种可供参考: 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听;写成文章,成为一种作品。 有没有作品意识,效果完全不一样。 比如烹饪,如果只是为了把菜肴烧熟自己吃,你一定不会对色、香、味和摆盘等有较高要求。 相反,你把它看作是烹饪作品,那么就会不断钻研,不断改进,直到色、香、味、形都符合高标准,让大家觉得赏心悦目。 站得更高一点看,把做事看作是"输出为作品",其实也是人生的一种价值呈现形式。 人生,也是有输入、加工和输出组成的。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们一直在做输入;毕业之后,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就进入了以"输出"为主的模式。 以一个医生为例,他输入的是有关人体生理、健康、疾病治疗、药物学等内容,输出的是治病救人的工作。 输出可以倒逼输入。 回到正题上来。 读书之后,如果能形成输出,而且是作品形式的输出,那么促进读书品质提升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如果你擅长说,那就分享给朋友听;如果你擅长写,可以写成文章。 一场读书分享会,或者一篇书评、拆书稿、听书稿,能带给他人知识增长、智慧启迪、思想碰撞。 为了做好分享,写好文章,你会更深入挖掘所读书本的价值,也会深入考虑如何输出: (1)我的分享主题是什么? (2)分成几个部分来分享? (3)哪里需要补充材料? (4)哪个环节要设计互动? (5)如何分享,才能让受众更有收获? 倒逼自己不断思考、不断梳理,你的系统思维力、分析力、 综合力、表达力自然就得到提高。 这些能力,迁移到工作和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这就是有作品意识和输出动作的好处。 当然,读书所得,还可直接运用于生活和工作。 关于这一点,《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给出了不错的建议。 简要介绍一下,读书之前,我们先明确自己的读书目标(或目的),是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完成一项任务。 然后根据这个目标(目的),在书中寻找答案。 没错!这是一种极其功利的读书法。指哪打哪,没有任何作秀和走过场的成分。 获得了某些策略性和操作性的知识,还得制定行动步骤,而后一步步去执行。 你发现了吧,这也是一种指向行动的读书法。 两本书的共同之处,在于输出:一种是知识型输出,一种是行动型输出。 这也在提醒我们,不重视输出的读书,是很难产生实际价值的。 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说过: "学习,能让你每晚睡前都比那天早上醒来时聪明一点点。" 的确,一日不读书,百事荒芜。 用杨绛先生的话来说,就是: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让读书和生活、工作成为朋友,互相促进,互为滋养。 这才是不图虚名、不废光阴的读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