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8 来源:服饰潭 近期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欧美市场需求大幅下滑,让中国经济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小企业规模小,抵御危机的能力弱,能否顺利渡过当前这一难关,决定了"中国制造"今后转型升级的方向。 日本作为曾经的世界工厂,其中小企业占企业数量重头的产业结构,与中国十分相似。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本币升值、劳动力短缺、接班人难觅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大批中小企业的破产不可避免。但只要应对得当,或者及早进行产业转移、在海外寻找新的成长空间,或者钻研技艺、成为各自领域的"隐形冠军",有实力的中小企业最终可以度过寒冬。 没有永远的繁荣 在高速经济增长期,社会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市场不断扩大,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给人们造成一种假象:中小企业总是充满活力,可以无限增长下去。 回顾日本的制造业发展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严峻的事实。新瀉县燕市曾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餐具生产基地,后来却陷入全面衰退。该市五金加工行业的工厂数,从1990年的2158家,下降到2005年的1333家,其中金属餐具行业的总产值从1985年的400亿日元降至2005年的83亿日元。 福井县鯖江市是全球三大镜架产地之一。1985年顶峰时期,该市曾有1823家眼镜企业,到2003年却仅仅有1280家生存下来。同一时期,眼镜业的从业人员数量由16253人跌落到11818人。 东京大田区是日本最重要的五金机械加工基地,当地企业数量曾高达9000多家,而2005年却减少了近一半,仅为4700多家。 日本的摩托车行业,高峰期冒出了127家生产企业,现在却跌落到仅有4家。 这些残酷的事实都告诉我们,传统制造业里中小企业无限增长不过是一个幻象。只有清醒认识导致中小企业衰退的原因,才能为它们的发展指明方向。 真正困扰中小企业的都是长期因素 日本的经验、教训显示,经济危机往往是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困扰中小企业的,都是一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类: 第一,本币升值问题。日本和中国相似,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是从事出口接单业务的。"二战"以后,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固定在1美元兑360日元,日本产品因此在国际市场上长期保持了价格优势。但是受几次大的国际事件影响,日元汇率开始上升。1971年,日美巨额贸易逆差等原因引发两国之间的贸易危机。最终,该年底,汇率由1美元兑360日元升至308日元。此后,日元汇率不断上涨。1985年,西方五国在纽约广场饭店召开财长会议,签署协议迫使日元进一步大幅升值。此后1年内,日元对美元的汇率由1美元兑235日元骤升至120日元。 日元升值让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为减弱。以燕市为例,在鼎盛时期,该市曾经有六成以上企业从事金属餐具的出口业务。以该地区为主的日本产金属餐具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上世纪70年代达到了70%。但2006年,该份额跌落到5%以下。关市是日本最大的刀具产地,以当地产品为主的日本刀具在美国市场的份额1970年曾高达60%以上。目前,这一份额也跌落到10%以下。 第二,劳务成本上升的问题。传统行业里的中小企业大部分属劳动密集型。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情况下,这些行业中的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这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假象:劳动力仿佛是可以无限量供应的。但再丰裕的劳动力也有转移殆尽的时候,此后工资水平就会不断提升。经济学上将这一现象称作"刘易斯拐点"。日本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就通过了这一拐点。目前,日本仅高中毕业生首次就业的平均月工资就高达15万~1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远远高于中国大部分城市里的白领。 工资的上涨、劳动力的短缺,使得中小企业再也无法如先前那样,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无限制地扩大用工规模。以大田区为例,2005年该区4778家企业中,1~4人的企业达2387家,5~9人的企业为1529家。相反,100人以上的企业不到50家,1000人以上的企业仅有1家。大部分中小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只能选择以街道工厂、小作坊的形式发展。 第三,家业传承的问题。日本传统制造业里的中小企业,常常为接班人的问题所困扰。这不是因为子女众多难以平均分配财产,而是中小企业主多为蓝领出身,他们的子女却不愿意像父辈那般去从事脏、乱、累的一线工作。另一方面,一种被称作"布登布洛克效应"的现象也让问题更加严峻。文豪托马斯·曼在名著《布登布洛克一家》中,曾经生动描绘了19世纪欧洲最富裕的家族怎么由辉煌走向没落。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第二代、第三代的继承人因为家境优裕,可以自由地发展兴趣爱好,于是沉浸在艺术或学术的殿堂里,失去了对企业经营的兴趣。中小企业因为没有子女承继父业而被迫关门的现象,在日本十分普遍。 第四,龙头企业产业转移的问题。日本的中小企业发展还有一个独特现象,就是大量中小企业长期只为一两家大型龙头企业做配套。在高速经济增长期,这种稳固的合作关系有利于中小企业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生产和研发,积累其经营资源。但是,一旦经济增长停滞,大企业为了自身发展,只能向偏远地区或者海外进行产业转移,为其做配套的中小企业就可能立刻陷入窘境。以生产镜架的福井县鯖江市为例,从上世纪60年代起,该地区八成以上的企业都为日本的几大光学仪器厂家作贴牌生产,自身没有培育出产品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厂家的崛起,日本国内镜架开始打价格战。为了在惨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几家光学仪器厂纷纷将订单转移到中国,鯖江众多的中小企业随即迅速陷入经营困境。 日本中小企业的两条出路 受上述诸多问题的困扰,日本传统制造业里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被淘汰了。回顾起来,只有两类企业经受住市场的考验生存了下来。 第一类是清醒认识日本发展传统制造业的高成本问题,尽早向海外进行产业转移的中小企业。歧阜县是日本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有3000多家服装服饰企业。一项抽样调查显示,2004年该县58.7%的服装企业已将加工基地转移到中国。留在日本的主要是一些产品设计、营销的环节。整个日本,据说有80%以上的服装从中国进口。日本的日用消费品行业也普遍具有类似服装行业的特点。我们可以从日本的经验了解到,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或出口接单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产业转移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类是拥有独到的技术或者加工能力的中小企业。以大田区为例,当地的机械五金加工行业是由三菱重工、日立精机、佳能等大企业带动起来的。上世纪60年代中期起,日本劳动法规日益严格,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同时,大企业因为环境污染严重,纷纷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当地中小企业迅速失去大额订单。在严峻的形势下,大田区的企业为谋求生路,由大批量接单生产转型为生产试制品,并承接各类高附加值的加工业务。现在,该区的中小企业普遍具有多品种、小批量、高难度、交货期短的特色。日本自主研发的H2型运载火箭的尖端部分,就是由该区一家20人的中小企业生产出来的。全球齿垢清洁器70%的市场,也由大田区一家23个人的小企业所垄断。日本、欧美的大型企业在产品设计试制时遭遇任何工艺上的难题,都可以在大田区得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大田区是整个日本的缩影。日本没有向海外发展但仍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几乎都是各个行业里的"隐形冠军"。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做No.1,只做Only One。"因为在"后高速经济增长期",市场不再无限扩张,需求变化迅速而且不确定性极高。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的目标,已不再是做大做强,而是要培育出谁也无法替代的核心技术。中国因为发展阶段不同,目前还很少有此类"隐形冠军"式企业涌现。但是,我们应该未雨绸缪,从日本的经验中认识到中小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根本保证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