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十八世纪一般财富阶级的标识是,如果你有一块表。而那时上流社会的标识是,谁能有一块为了欣赏歌剧或音乐会而专门定制的表,谁就一定是来自上流社会。原因是,歌剧、音乐会等艺术在当时几乎就是上流社会人士的专享品。 由于在欣赏歌剧或音乐会的时候,剧院内部除了舞台都处在无光的状态,导致人们无法阅读时间。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表师为此特别发明了一种可以发出像教堂钟声一样的时计,即问表。这种手表由于技术难度极高,耗时时间长,费用高昂这几大特点,导致产量极其有限。一般只有贵族能够有机会定制到。不过,虽然18世纪已经离我们久远,但这种无形的符号却伴随着这个特殊社会阶层,慢慢成为传统的一部分。所以,你是否在上流社会之列?看看你的手表吧! 报时问表的原理 所谓"报时问表"的原理及目的,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机芯内部的打响装置,透过手工打制的机械零件的互相带动报时,让佩戴者即使在夜间也可以清楚的知道时间。通常在表壳的一侧设有按钮或滑动按把,以启动小锤敲响表内的音簧,丁丁当当报时。打簧装置在没有电灯的时代用处很大,随时推动按把,问表就可回复出时间,由此得名。 问表依照所"问"而分为不同种类,Minute Repeater是三问报时,即为可一报时、二报刻、三报分,音调不一。例如推动一下按把,表内若先发出一下低沉的铃声,两下双响声,七下高音单响声,表示为一点三十七分,因为三十分即为两刻,所以只敲两下双响声,再以七下高音单响声表示剩余的七分。 一般的报时表多分两音阶报时,也就是内部有两个音簧与小锤可以敲击出高低音,代表不同的时间,现今亦有三音阶式甚至四音阶的钟乐表。当然,音阶越多代表音簧越多,制作的困难难度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