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去探险读后感字


  《去探险》是一本由(意)Anastasia Zanoncelli著作,平装出版的2018-7-2图书,本书定价:328,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去探险》读后感(一):暑假邀请娃在书里"去探险"
  这本书不仅是孩子,大人也会非常喜欢。首先,内容丰富。这本手册教孩子在家就能辨认茂密森林的小径、观察悬崖上的动物,在书本中为孩子构建一个丰富的、神秘的,却又让人渴望去探索的世界。其次,画面精美。每一页的细节之处,尤其是那些树叶的边缘都处理的恰到好处。再一点,知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也有保障。据说有多位专家教授来对内容进行审核,保证科普知识的正确性。
  《去探险》读后感(二):求知行动起来便是最好的探险
  求知行动起来便是最好的探险
  ——《去探险》书评
  提起百科全书,家长们都会很乐意带回家给孩子们看,期望着百科知识都能随着翻阅而进入孩子们的脑袋。家长们真的热衷,孩子们怎样的态度呢?多数的百科书都是枯燥无味的,科学性、合理性、知识性是不容置疑的,可是趣味性就太差了,孩子们多数翻看几页后就开始腻烦,即使是迫于家长压力而勉强读着,心情也很难愉悦。
  《去探险》毫不夸张地说是这个暑假,孩子们百科知识弯道超车的神器!其实早在给孩子们开始阅读兴趣培养时,我就特别喜欢给他们买百科知识类的书籍,可能就是秉承着"缺什么补什么"的理念吧,我总是觉得百科知识特别重要,自己也没有很好学会,特别是喜欢偏科——自己喜欢的内容会反复去查阅,可是不感兴趣的就坚决不碰触,所以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能好好学习百科,总会有那么一天,让自己的百科知识有用武之地!这一册集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书,肯定是个大部头!3厘米厚度,328页,全书共1500多幅图,400多种动植物,150多个野外生存和安全小知识,涉及七大领域:自然,生存,字母,室内,室外,创意和手工。
  大家都知道百科知识很重要,但很少能坚持让孩子刚兴趣,哪怕是最权威的科普读物,也总是让孩子提不起兴趣,甚至还产生排斥心理。《去探险》不仅全书内容的排版特别精细,考究,而且每一页都有满满当当的内容,翻看每一页都不愿意放过一个角落,一个字。除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和可支配性,书中还有很多社群因素,比如让孩子们在探险的过程中,设计50多种游戏或者活动,可以群体完成,增加团队合作,让更多独生子女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其他伙伴。
  探险是无论男孩女孩都感兴趣的活动,有研究表明,从受精卵结合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不段地在进行探索,孩子出生后,从手部脚部运动,抬头运动,爬行运动,独立行走,到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的每一步成长都是不段探索的结果。并且探索也分为很多种类,到野外去,草原、丛林、海洋、天空等,都会是孩子们喜欢的探险区域,似乎在他们看来,只要离开了家门,就一切充满了好奇。但是在这本书里不仅有户外的探险活动,而且还有室内,甚至一些特别神秘的,比如字母表、密码、手工制作风铃等等,只要你想探险,并且通过探险来获得只是,那么这本书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没有的。
  炎炎夏日,孩子们暑假了,家长们却开始焦头烂额,没有假期不说,还经常要为了孩子学、玩、乐费尽心思,《去探险》让孩子在室内,不需要准备很多高深的工具,就可以探索一切,从自然习得到字母认知,从动物生活习性观察到趣味小手工制作,足不出户让好奇心得到满足,真诚跟我一起探险。
  《去探险》读后感(三):它的内容的丰富度与可用度远远超过了定价
  乍一看到《去探险》这本书的时候,不禁大大吃了一惊,怎么这么厚啊?!不计目录都已经超过了300页,于是心里想,定价一定会达到三位数。果然,封底清楚地写着158元哪!这个价格到底贵不贵呢?!只看定价,确实贵。但看问题不能简单,否则就容易陷入片面化。158元到底多不多,还得回到书的本身,看看它的内容到底值不值这个价。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来说话显然会更有说服力。
  这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丰富多彩,跟团老老实实看山玩水的已经不稀奇了,时髦点、胆大点的已经开始组成各种各样的"团",自己当上了"驴友",向着更多的未知地进发……在央视科教频道的《大"真"探》节目里,不仅"贝爷"的节目早已经喜闻乐见,还有其他夫妻档、"基友派""一无所有派"的探险节目也在大行其道!不可否认,这些节目确实开阔了越来越多人的眼界,也教人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贝爷",自己能够做到他那样吗?自己有那么博学以及勇敢吗?电视节目毕竟只是电视节目,"贝爷"也一再申明自己只是做个示范,告诉大家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应该么办而已,所以,不能尽信,也不能想当然地以为,探险也就如此!
  如果有印象的话,网络上、电视里已经有过不少的真事情,就是那些胆大妄为的"驴友"各种各样遇险的报道。按道理说,他们既然敢于出去,一般说来都是做了较为精心准备的;但意外却还是不期而至,甚而至于状况百出。可见,做得再周密再详尽再完美的计划也总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应对。所以,先不要急于开始新的冒险行动,当下最应该去做的,就是好好找"老师",人也好、书也罢、别人的经验教训……这些都可以,都可以成为"老师"。认认真真地学,把真正的本领学到手再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如此反复,才有可能使自己在成为"贝爷"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两步!
  这样的"老师"到哪里去寻找呢?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引进、意大利人安娜斯塔西亚·扎诺赛里所著的《去探险》一书,应该说有成为探险课上主讲"老师"的潜质。其中的内容不仅可以满足具有冒险心和好奇心,而且还很实用,其中所讲到的知识完全可以现学现用、用于指导实践。那么,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探险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呢?大致来说是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是知识,要对大自然的情况非常了解,以便用于指导自己采取相应行为;其次是需要具有相应的素质,比如坚强 、冷静、理性的头脑等,这样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判断分析,知道什么样的环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知道自己应该住在哪里、吃什么等;再次,是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开启一次顺利的探险之旅所需要的相应的知识与所做的准备工作,在《去探险》这本书里应有尽有,甚至多到了超出了可能的需要,比如还讲到了密码、旗语等,掌握了这些知识都几乎足以去开启自己的特工生涯了!
  当然,《去探险》这本书毕竟是写给孩子们看的一本书,从根本上来说作者的用意其实也不在于想要急切地满足孩子们开启一次真正的探险之旅的想法,而是想教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这些知识在课堂上有时或许会涉及到,但却不会有如此全面和实用。更不用说,作者还用了相当的篇幅介绍了很多户外益智游戏,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意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去探险》绝对是一本相当有趣的书,有趣到了一拿在手就几乎很难放开手的程度。不信的话,不妨来试一下。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回到最初的问题:这本定价158元的书,真的很贵吗?!当然能简单地这样来说!完全可以打保票的是,这是一本内容的丰富度与可用度远远超过了定价的非常不错的书!
  《去探险》读后感(四):一本带领儿童探索大自然的实用手册
  探险,这个词对于我来说,有些遥远,听起来危险系数还蛮高的。
  但是当拿到《去探险》这本书的时候,内心的期待就像一颗种子,被这本书催促的发了芽。
  翻开看一下,树叶、花、蘑菇、狐狸、象鼻虫等,都是大自然中的生物,但这些对于现在被关在小区和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来说,就像关在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稀有。
  不光是孩子,连我都被吸引住了。
  下面我们就挑几个有代表性的来说一说。
  一、多样的树叶
  小朋友在没上幼儿园之前,接触到最多的大自然生物就是树叶,在路上走着的时候,总要把掉在地上的树叶捡起来玩儿,舍不得扔,能一直拿回家去。有一次,小朋友跟他姥姥背着包去公园,回来以后带回了满满一大包银杏树叶,铺满了客厅。
  所以,在看到这本《去探险》中有关树的介绍时,小朋友入迷了,树叶的形状、叶片的排列、叶的边缘,还有各种形状叶子的树,比现实还要更全面的接触到更多的树叶和树,也给小朋友打开了通往认识大自然的一条路。
  二、众多的昆虫
  小朋友天生招蚊体质,一夏天用掉五百多块钱驱蚊产品,不夸张,没见过招蚊体质的人无法想象,别人家戴一条驱蚊环没挨一下咬,我家戴四条,喷驱蚊水,结果头被咬,所以小朋友最先认识的小虫子就是——蚊子!
  当翻开昆虫这一页的时候,小朋友激动的指出了各种他认识的昆虫,还假装捏起蜘蛛来吓唬我。
  以前小朋友见到虫子,总是想着拿起来玩儿,现在我终于可以指着书上一个一个告诉他,哪个是咬手的,不能摸,小朋友听的很认真。之后又用行动向我证明他真的听进去了:在公园看到地上爬的虫子,他不再用手拿,而是用脚踩!
  我不可能看到哪个虫子就告诉他哪个不能捉,毕竟有时候他会见到我没见到的,《去探险》中的这页图,就能很好的告诉宝宝这些常见的昆虫,哪些是可以捉,哪些是不可以捉的。既不会影响孩子探索自然的心情,又能够保护孩子的安全。
  三、海洋生物
  对于远离大海的内陆人来说,要想见到贝壳、螃蟹和海虾,就只能在超市里。所以为了满足小朋友的好奇心,我们每个周日上午都去超市看活着的海鲜!光看,不买。
  所以看到这一页就已经不是发现新奇物种,而是小朋友指着海虾跟我说:"想吃虾米。"就好像这页讲的不是海洋生物而是海鲜食谱。
  对于很少接触海鲜的我们,这一页上的大部分生物都是陌生的,即便见不到,也可以大大增长小朋友的视野和想象力,让他了解到大自然是多么的广阔。
  这本《去探险》对于我家三岁的小朋友来说,基本上能看懂的就只有前六分之一的对大自然的认识上,而这本书探险部分的重点,如何准备背包、搭帐篷选址、生火、看天气等,难度就太大了,书中还有不同国家的字母表介绍及各种密码介绍、手工制作及各种游戏,则可以在小朋友长大一点之后,再来细细阅读。
  《去探险》读后感(五):只有从自然中了解自然
  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想要了解自然,就需要走进自然,只要根据这本由安娜斯塔西亚扎诺赛里编写的《去探险》所准备,就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探险。
  这是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的一本认识,探索自然的百科书。这套书从选材、到文字,乃至配图,都让人感觉到科学严谨,实验或是操作都有严格的步骤流程,一目了解,便于孩子自行操作。
  让孩子跟着《去探险》去探索自然,跋山涉水。大森林中树下的菌类蛇类,深入海里海星,或者飞向天空中的鸟类,在自然中成为探险家。这是多么令人激动人心的探险呀!
  百科百科,到底有哪些知识;探险探险,孩子又会收获到哪些呢?
  可以从中学会动手,提升动手能力
  出发前该准备的东西,搭帐蓬需要的东西,野外生存需要的技巧,如何打包,如何看地图,如何携带水等。
  孩子不断成长,他们不再事事依赖家长,家长需要放手,让他们学会去准备。给孩子任务,是信任他们,让孩子有责任感,当准备好东西后,他们也会有一种成就感,让孩子在动手中学会成长。
  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
  涉及数学知识。比如用六根火柴摆四个边长为一根火柴的等边三角形。既了解到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又要了解边长。蜗牛爬井的趣题。
  涉及物理知识。比如贝壳里听到的声音是空气震颤声,不是贝壳自己发出来的,贝壳相当于一个空气共鸣箱。万花筒就是利用镜子反射光而出现不同的花型。
  涉及化学知识。比如如何从海水中提炼出淡水,如何预测天气等等。
  涉及地理知识。比如岩石矿物。
  涉及天文知识。比如星象。
  涉及生物知识。比如植物的根,树等。
  甚至涉及农业知识。比如土壤,腐殖土等等。
  孩子课上有做提取淡水的小实验,有讲根茎作用、光合作用,岩石硬度划分,水密度等课堂知识更是与书上的相结合,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现在一本书都可以涵盖这些知识,针对孩子感兴趣的,我们可以进一步伸延去讲解,为孩子以后学习这些知识打下兴趣的基础。
  这里有孩子喜欢的游戏。
  桌面游戏。天气不适合的时候,恰恰可以选择这个。比如纸牌,比如火柴游戏等等。
  室外游戏。天气好的时候,既有人多可以组对玩的,也有人少可以一二个人玩的。比如射门游戏,不许动游戏,传统的寻宝游戏等等。
  无论是亲子娱乐,增进亲子关系,或是孩子与朋友之间娱乐,增进友谊,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在探索中培养勇气,自信。
  探险需要的勇气,也需要承受挫折。没有勇气,如何在自然中行走;遇到困难,受到挫折,不能失去信心,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无论是玩游戏还是学习,都不可能一直成功,不能过度追求完美。让孩子在探索中成长、吸取知识,在自然里冒险、在大自然的探险中收获自信,
  在阅读中开动脑筋,还要张得开嘴。
  书中不仅有谜语,还有逻辑游戏,这些需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书中还有儿歌,以及一词多语读法,这些需要孩子张开嘴,去学着唱,学着念。
  从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体会创意与想象带来的快乐。无论是纯手工贝壳制品,还是在漂亮的小石关做画,都能让孩子展开想象力,用自己的创意,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体会试错与求索带来的快乐。无论纸牌游戏,还是用火柴摆动图案,都能让孩子在不断地探索中,寻找答案,在不断地试错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我想以上这些就是孩子会喜欢阅读这本书的原因。可以说自从有了这本书,家里的其他书都失宠了,目前这本《去探险》稳坐后宫皇后的位置呢。
  《去探险》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百科书,这些丰富的知识就是埋藏在孩子心中的种子,在兴趣的引导之下,在土壤生根发芽,让孩子,放眼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放手去探索世界。
  《去探险》读后感(六):《去探险》值得每个孩子拥有
  对于孩子们来说,"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每天和谁一起玩,去哪里玩,如何玩得开心,如何玩出花样都是孩子们最为关心的事。
  当然有的人要说了,光玩怎么能行?孩子也要学习知识呀!大家看到孩子玩,总认为孩子什么都学不到,还会把心玩野了。殊不知,孩子们的"玩"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只要引导得好,在孩子的"玩"里面动点心思,那孩子会获得很多的收获,远比"死读书"的孩子头脑更加灵活。因为会"玩"的孩子的很多知识都是从"玩"这个形式的实践中获得的,所以他们会更容易联系生活实际,把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既然孩子要玩耍,那我们父母就希望孩子能玩得既安全,玩的内容又丰富健康,并且能够在玩的时候学到更多的知识。要求这么多,能做得到吗?
  《去探险》可以做到!
  《去探险》是一本由意大利引进的,引导孩子探索大自然,在自然中寻找乐趣。进而爱上大自然的绘本。绘本由安娜斯塔西亚·扎诺赛里著写,马里奥·斯托裴勒等绘图,许丹丹、刘湃、向菲翻译,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去探险》的绘本16开大小,内页采用胶版纸,线装精装装订。绘本还请了高校的校长和老师做图书顾问,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
  说实在的,拿着这本绘本特别像一本超级厚的笔记本。看过《熊出没之探险日记》的朋友相信都对女主角赵琳探险时,随身携带的那本日记本印象深刻。 一本好的笔记本能让我们在探险中更加地如鱼得水地应付各种状况,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去探险》就是这样的一本超能笔记本,而且它的内容之丰富远远不止于此。
  《去探险》一共包括七个部分。分别是:1.一些户外的动植物和岩石等的知识;2.专业的户外生存指南;3.国际上一些信号、密码的制作和解读;4.一些室内益智游戏;5.一些户外益智游戏;6.运用大自然的材料玩出创意;7.运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作者把这些内容都归为"探险",因为我们的每一次尝试其实都是一次精彩的探险,甚至我们阅读这本《去探险》书过程也是一次奇妙的探险呢。
  我很想一一和大家介绍,但是内容太多了。可以说几乎集合了我从小到大的玩过的各种游戏。从室内玩到室外,从室外玩到野外,孩子们平时能去探险的地方的内容都涉及了,让孩子的课外生活活得多姿多彩,快乐健康。如果父母不知道平时带孩子玩什么游戏比较好,或者出门游玩的时候不知道带什么东西,想要为孩子介绍一些大自然的知识时候,这样一本书就像多啦A梦的百宝袋,绝对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惊喜。
  《去探险》教会你的不仅是"玩"的艺术,更会把你培养各个学科的"达人"。 我就简单列举几个大家会感兴趣的内容吧!
  1.《去探险》让你会成为一个野外生存达人。
  在这里,你会学会:
  A.如何合理打包背包(让你可以走得更轻松)
  .如何搭帐篷(让你不受风吹雨淋)
  C.如何钻木取火(让你做回原始人)
  D.如何喝到干净的水(没水坚持不了7天)
  E.如何通过地图、星星等识别方向;用石头做标识;如何识别指示牌(路痴必备技能)
  2.《去探险》让你会成为一个气象观测达人。
  在这里,你会学会:
  A.如何制作各种观测天气的简单仪器(你可能比天气预报还准)
  .如何看云等情况知道天气(你也能借东风了)
  3.《去探险》让你会成为一个生活技能达人。
  在这里,你会学会:
  A.如何修理自行车
  《去探险》读后感(七):意大利人的百科探险绘本居然有2厘米厚
  最近发现了一本绘本,简直是一个大宝藏,拿到这本书之后,我立刻就觉得家里那些百科类绘本都可以整理整理处理掉了。
  因为这本书有300多页,2厘米多厚。别说一般的薄薄的绘本比不过它,连大人看的书也没这么厚啊。
  这是什么书呢?是《去探险》,作者和绘者都是意大利人,因为这么厚厚的绘本让我对意大利莫名产生了兴趣……
  那这本书有多厉害呢?光看这么多页数,就知道它涵盖了非常多的内容。翻下目录,我就又一次被丰富的内容给震惊了,全书分为几大版块:
  从"探险家手册"版块开始,介绍植物、动物、岩石等自然界知识;
  接下来是"专业户外生存指南",罗列了搭帐篷、识天气、看星象等知识,甚至还有自行车爆胎该怎么处理的内容;
  再接下来是"带上神秘字母表去探险",涵盖了摩斯密码、哑语字母表、表情符号等知识;再有"室内益智游戏"版块,介绍了制作肥皂泡、脑筋直转弯等等各种室内游戏;
  还有"培养创意能力"版块,讲了相框等各种小手作的做法和种菜方法、蝴蝶饲养方法等等;
  最后还有"锻炼动手能力"版块,介绍了各种乐器、飞机折纸等玩具的做法。
  这简直是无所不包的大百科,从知识到游戏,从户外到户内,从天上到海里,全都具备了。感觉可以抱着这本书开一个幼儿教育班了,按着书中内容组织学习和游戏,一个学期每天上的内容都可以不重样。
  所以,本来想着给孩子讲完这本书再来写亲子阅读体验,然而臣妾做不到啊……这本书实在太厚了,估计等到孩子明年识字了我都未必能给他讲完……
  但这不妨碍孩子对它的兴趣,孩子都有天生的好奇心,尤其是男孩子喜欢刺激一些的新鲜事物。所以,一听到《去探险》这个书名,我儿子就很感兴趣了,拿到书就自己捧着翻起来。
  前面的各种鸟类和昆虫,他已经很熟悉了,在其它百科类书籍上,他都会反复让我讲各种动物叫什么名字,各个部位的名称,有什么习性等等。
  翻到后面制作各种东西的那里,他更是立刻跑开去,拿起纸就照着图示折了一个纸飞机。
  对于喜欢动手的孩子来讲,这本书真是个宝藏,里面有太多的动手指南,加上其它内容,完全可以让他研究好几年了。
  那么,我再来介绍一下书里的内容。
  首先,从艺术性出发,这么厚的一本书,都是手绘插图,书本的介绍说一共有1500张插图!(很好奇这些画要画多久,这本书是耗时多久才完成的。)
  这些以水彩画为主的仿真手绘,色彩明亮、细节丰富又逼真,提供了超多的临摹素材,对画画爱好者来说,也是让人爱不释手。
  很多标题也是手写字体,搭配趣味性很强的排版,非常有趣而赏心悦目。
  其次,从知识性出发,作为百科类书籍,《去探险》前面关于动植物和岩石的知识,就拿我家中的这本《动物世界大百科》与之相比,前者在动物方面的知识点没后者多,因为前者所讲的知识是为探险服务的,所以侧重点在于详细描绘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以便清楚辨认。《动物世界大百科》则对动物的介绍更为系统。
  但是,《去探险》的百科性更强,涵盖范围更广。并且,这些知识更注重于实际的运用,无论是讲动植物的知识还是讲天文地理知识,统统都是为了教读者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探险,而不仅仅是讲解而已。
  这里的探险,还不是精神领域上比喻的探险,而是真正的去野外探险,有点类似探索地球类的纪录片一样,不但教人如何识别各种动植物,还教人如何打包背包,如何制作指南针,如何观云识天气,如何搭帐篷,如何钻木取火,如何获取饮用水,甚至还有教如何制作日晷,知识之丰富实在让人叹为观止,是真正的探险行动指南。
  最后,要说说《去探险》的文学性,书本各处都散落着图中这类名句名言,让孩子在接触这些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人文的美感,也许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经意间就被这些美好的句子所打动,进而产生对文学的兴趣。
  这本难得的讲自然科学的绘本,包罗了万象,读来让人感叹。
  自然科学是非常有趣的,就是因为人类对自然充满了好奇心,去探索去发现,才会有人类的今天。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间万千,这便是人类的进步所带来的益处。
  孩子正是好奇心最旺盛的时候,让他们通过一本书看世界,知道除了高楼大厦,还有神秘的森林和海底,除了人类,地球上还有无数的生物。让孩子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大自然对世界产生敬畏和热爱,这恐怕就是一本书最大的功劳了。
  《去探险》读后感(八):孩子,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远方
  文/宝木笑
  《创造自然》这本传记自从面世就收获荣誉无数,2015年被评为《纽约时报》十大好书,那一年还被《经济学人》、《卫报》、《自然》、《大西洋月刊》、《镜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欧美主流纸媒同时评为2015年度好书,从2016年开始拿奖拿到手软,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还入选了我们国家的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书单。这本讲述亚历山大•冯•洪堡科学发现之旅的书之所以带来这样的"现象级盛况",除了本身的制作精良,更是因为它将人们拉回到一个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时代。洪堡在后世往往被冠以"最后的通才",因为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人类科学进入更加快速的发展轨道,人类文明的发展超越了以往数万年的总和,"天才"层出不穷,然而洪堡式的"通才"却几乎没有再次出现。
  也许,人们是在怀恋人的综合素养标准极高的时代吧,我们老祖宗的君子六艺是再也无法重来了,可对于孩子应该如何教育的问题却永远摆在我们眼前。这样沉重的话题却是在读过一本内容非常轻松的书之后产生的,这本身似乎就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也许是这本书实在太过清澈了,才会让人在读后反而更加感慨万千。《去探险》是当代意大利教育家安娜斯塔西亚•扎诺赛里为孩子们创作的一本"好奇心手册",这是一本貌似"没有章法"的启蒙童书,1500多幅插图讲述的几乎是我们周围的一切。《去探险》告诉孩子植物的根是什么样子、花都有哪些姿态、那些我们平时能见到的和见不到的鸟和昆虫、海洋里姿态万千的动物、天上的星空、地上的山石、周遭的气候……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让中国家长很有些"措手不及"及至"莫名其妙"的内容,比如如何才能喝到干净的水、怎么自己做一个水浮指南针,甚至还有大量的室内和野外游戏的玩法,这些游戏并不是内容的点缀,而是占了全书三分之一强的篇幅。
  事实上,《去探险》的内容含义早已超越了我们常识中的"探险",安娜斯塔西亚•扎诺赛里简直是将整个世界都介绍给了孩子。更重要的是,这种百科全书加探险手册的设计,让孩子更容易爱上我们周围的自然,并成为一个可以拥抱外在世界的探险家和博物者。《去探险》中给孩子介绍的很多知识貌似浅显,但却富含深意,比如在野外发生突发状况时如何处理、如何在远足之前打好背包、多功能刀具怎么选择与维修、如何用字母交流、如何和新朋友相处、如何用草编篮子或是如何制作贝壳风铃……这实际上是将孩子置于一个通识教育的被启蒙者位置,核心是让孩子从小在内心树立一个用双手和大脑创造和思考的自主意识——世界是宏大而遥远的,但绝不是单向的,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并非因为我们可以建造水泥森林,而是因为我们能够创造自然。
  于是就想起开篇说的关于洪堡的传奇,那是怎样的荣耀万丈。美国开国元勋杰斐逊称他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荣光之一";达尔文感慨:"没有什么能比阅读洪堡的旅行故事更让我激动的事了",并坦陈如果没有洪堡的影响,他不会登上"小猎犬"号,也不会想到写作《物种起源》;大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将洪堡的自然观纳入他们的诗篇;他的名字频繁出现在梭罗的笔记中,催生了《瓦尔登湖》之后的所有修改版;爱默生多次告诉周围的人:"洪堡是又一大世界奇迹";洪堡的好友,伟大的歌德曾与洪堡相处颇久,歌德由衷感慨:"与洪堡共度几天,自己的见识便会增长数年";甚至南美的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也曾在巴黎和洪堡有过交集,称洪堡为"新世界的发现者",在转战南美大陆的时候还不忘带着洪堡的著作……然而,今天的我们一面感慨着传奇和他的时代再也不可能重现,另一面却急功近利地把孩子早早送入各种培训机构和学校,全然不知自己正反向走在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让孩子学各种乐器,却并不是为了音乐,我们让孩子学各种绘画,却并不是为了艺术,仅仅因为这些将成为孩子未来重要的"加分项"。
  也就是说,在生活水平确实已经提高的环境中,我们走入了一个貌似通识教育的伪命题中。《去探险》里面说的那些内容并不在我们的考量之中。谁会在意孩子们会不会在野外搭帐篷?谁会在意孩子们会不会搜集气象的初步数据?孩子看不懂地形图又有什么了不起?孩子们学习在模板上传递密码信又有什么用?用卫生纸纸筒制作木偶、利用废物做小船、建造沙子城堡、从海水中提取淡水……这些是不是太扯了?我们理解的通识教育其实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梦想中的"精英教育",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那种彬彬有礼的绅士,会多国语言、考场中的学霸、会一两种乐器、擅长某种无关痛痒的运动、最好还能穿着考究懂得时尚……总之,我们并没有想让孩子们拥抱这个世界,我们只是在潜意识当中想让他们享受小布尔乔亚式的"小时代",摆脱我们无法为他们创造的贵族出身,实现我们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上流社会的迷梦。
  正因此,《去探险》绝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简单的一本小百科式的童书,家长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同时,也许更应想想安娜斯塔西亚•扎诺赛里在书背后流露出的教育理念。实际上《去探险》背后表达的正是通识教育的科学理念,通识教育的"通"指的是全面的,普遍的,是从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延展开的人的全面素质的提升,"识"指的是认识和辨别,是从人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延展开的人的全面思维的进步。通识教育首先的教育立足点是自然人,然后才是社会人,我们不是拒绝让孩子成为维多利亚式的绅士,而是不能让孩子成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孱弱的伪君子。说白了,通识教育的底线在于不管孩子将来能不能成才,先要孩子成为一个有自理能力和亲和力的人,要他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让自己生存,懂得如何与别人分工协作一起活下去。
  我们都对洪堡那样的"通才"顶礼膜拜,他是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是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还是旅行家、作家、社会活动家等等。却看不到洪堡从欧洲跨越大西洋来到南美洲,穿越亚诺斯平原与奥里诺科河的热带密林,翻越绵延的安第斯山脉,九死一生地攀登当时世界公认的第一高峰钦博拉索峰,而这一切都是他和二三旅伴凭借强大的知识和野外生存沟通能力一步步走出来的。《去探险》中教孩子分辨有毒蛇和无毒蛇、如何采集标本、如何观测星星、如何辨别方向、如何预测天气、如何给绳子打结……这正是从洪堡时代延续下来的通识教育精神。但对这些,我们虽然不会说出嘴,内心却颇为鄙夷,觉得这些都是在互联网时代早已过时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好像"没用"啊。然而,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这正是洪堡精神对当下"少年娘,则中国娘"最大的心灵耳光——你连给绳子打个结实的结都做不到,还谈什么诗和远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人都觉得孩子的培养是事关孩子的大事,这其实只是一个表层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培育实际上却是我们自己未来的走向。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当下我们自身的焦虑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当年文理分科,后来文综理综,再后来自主招生,天之骄子发展到扩招之后的全面普及,之后又是强调职业教育的一技之长,如今又变成大学教育中打着"通识教育"牌坊的"全面教育"的兴起。比如,大学院校逐渐将细分的招生专业调整为按专业类招生,如按经济学大类招生、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进入大学之后,先在专业大类平台上进行公共课学习,到了大学二三年级才分专业学习。在这样的思路下,十几年前北大就开办元培教育实验班、复旦建立复旦学院、中山大学建设博雅学院……可如今,好像我们还是没有完全走出一条理想中的通识教育之路。
  归根到底,不是我们的孩子出了问题,而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精英"仿佛一个无法言说的心结横亘在这浮躁社会的芸芸众生心中,房子、车子、票子、上有老、下有小……我们早已无法沉下心来思考那些"没用的"了。往上爬、多赚钱,比一切都重要,工作岗位好、待遇高、有特权的人就是我们心中的"精英"。实际上,在现代"精英"理念的起源地欧美,精英的概念与权势无关,而与这个人是否能够将自然人与社会人完美统一密切相关,通识教育就是实现这种统一的科学方法之一。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只要我们自己的心结打不开,孩子教育的问题就永远不会有真正优化的一天。我们就会依然拿着《去探险》唏嘘不已,感慨怎么人家孩子的启蒙就能这样别开生面,怎么人家的孩子就能那样独立坚强,怎么人家的孩子就……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夜晚闪烁的星光,是美洲野牛冬日里的叹息,是从草上掠过、又消失在阳光里的短暂阴影。——《去探险》
  —END—
  《去探险》读后感(九):从书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想我们小的时候,没有电脑,没有网络,也没有这么多的游乐设施,每天放学后就是跑到原野上四处奔跑。捉蟋蟀,让蟋蟀互相斗;捉扁担钩,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蝴蝶,做成标本;去草丛中寻找黑悠悠(一种黑色的小圆球果子),甜甜的吃得特别开心。大概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四个同学一起组了一个探险小分队,联系了水库认识的叔叔,到水库边上去挖宝,挖矿石,最终心满意足地带了一堆不知道是什么的石头回家,虽然灰头土脸但是心里是无比的喜悦。童年时光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么清晰。
  现在做了父亲,也非常像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在广阔的自然中快乐的成长。但是现在都是钢筋水泥的城市,只能见到绿化带,连一片绿色的树林都非常难寻觅。我们周末的时候尽量带孩子往远处走走,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带孩子回老家农村去体验一下农村的生活,但是毕竟接触大自然太少了,很多事情没有直观的感受孩子很难体会出来。从小时候的体验来看,我觉得眼界、见识、格局对于一个孩子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现在孩子没有那么多机会去接触大自然,那么我希望能选一本好书,能让孩子在书中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从图书馆选了不少书,也在网上给孩子买了不少,孩子都不是太喜欢,觉得枯燥,没有意思。后来经过反复的对比、寻找,我终于发现了一本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讲述自然与生活的书,这就是《去探险》。
  这本书的名字叫《去探险》,从题目上就非常吸引小朋友的眼球。这里面讲述了很多知识,都是孩子平时喜欢问的,是孩子想知道的。比如说自然界的树木都有什么样的叶子?都有什么种类?怎样判断树的年龄?水母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水母会有毒?树林里能见到蛇吗?蛇有没有毒?现在拿到这本书,我就可以告诉孩子,树叶有针叶有阔叶,树可以分为杨树柳树松树桦树枫树侧柏等等好多种类,通过年轮可以判断出树的年龄来,蛇大部分是无毒的,但是见到一些种类的蛇要远远躲开…孩子一定会非常惊奇,能通过一本书了解那么多的知识。而且现在孩子已经能够无障碍地通过文字阅读书籍,完全可以在我的引导下自己完成本书的阅读,她已经做好了计划,要在一年内将这本书看完,并将内容给记住。
  这本书的制作也是非常的精良,翻开封面后,内页就是手画的探险图,各种各样的元素交杂在一起,孩子看到这种寻宝图一定会非常地感兴趣的。
  全书从结构上一共分成了七部分,分别是探险家手册、给你专业的户外生存指南、带上神秘字母表去探险、一起玩室内益智游戏、一起玩户外益智游戏、培养创造能力、锻炼动手能力。每部分内容都通过大量的彩色图片,将各种知识呈现在小朋友面前。全书一共有1500张插图,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在玩耍中动手又动脑,学会独处,学会交新朋友,学会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以前大人给孩子讲授知识的时候,由于没有参照物,讲起来干干巴巴得,孩子兴趣不足,现在给孩子起个头,激发他们自己的探索欲望,让他们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这样反而效果会更好。
  孩子对动物特别的感兴趣,尤其是对于爬行动物非常的喜欢,每次去动物园都要到爬行动物馆看个够。这本书中也对蛇的习性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对有毒蛇和无毒蛇做了区分,介绍如果遇见蛇应该怎样去做,这样与动物园中亲眼见到的动物一一对应,对爬行类动物了解得更加深入了。
  孩子对于矿物和亮晶晶的宝石非常感兴趣。暑假专门带她去地质博物馆转了一圈,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矿物晶体,这些矿物让孩子大开眼界,以前真没想到矿物也能够美到如此程度,也想学着自己做矿物标本。本书中对于矿物也做了相应的介绍,并介绍了制作矿物标本的方法。等周末的时候就可以陪孩子一起来采集标本。
  我比较喜欢天文,专门还买了一个天文望远镜观测星星。孩子对于天上的星体也很感兴趣,经常会用望远镜看月亮,看星星。这本书对月亮做了一个比较详尽的介绍,还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满月与弦月,月亮与潮汐的关系等。孩子一定会从中得到很多知识。
  本身我是做计量的,对于生活中的计量常识也非常注意。这本书还有一部分专门讲述了对于时间的计量,介绍古代人怎样去对时间进行标定,并介绍了制作日晷的方法。这个方法非常不错,可以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时间的消逝,学会珍惜时间。之前我还带孩子一起做过小天平,这样对于时间的计量和质量的计量都有概念了,生活中关于计量科学的常识基本上就差不多都能理解了。
  最近天气变化特别快。经常是刚刚还晴空万里,转眼却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孩子老问我,天气预报怎么这么不准呢?云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太阳雨?怎样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有些事情跟她讲科学道理她还理解不了。这本书中对天气预报,还有好天气和坏天气的标志做了很直观的解释。有些说法我看了之后都非常长见识。
  除了介绍自然界的知识与探险的准备工作,书中还介绍了符号学,莫尔斯密码、手语、旗语等野外应用的知识,但是因为这些距离我们平时的使用比较远,孩子暂时还不是特别感兴趣。等大一些应该会更喜欢吧。
  除了去野外探险,书中还介绍了户内与户外可以进行的游戏。户内的小女孩子都比较喜欢做手工,这本书就介绍了怎样去做木偶剧,看起来也是趣味十足。
  孩子们经常要约在一起玩耍,她们有三个小朋友,那简直是形影不离的,每次都玩不够。书中还给介绍了可以小朋友们一起活动的游戏,这样的话既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又可以增进小朋友之间的友谊。
  很久之前我们在海边买过一串贝壳风铃,由于时间太长,风铃的绳子老化了,只能是当散的贝壳玩。这本书其中一部分讲了怎样在沙滩上去收集贝壳,这样用贝壳制作贝壳饰品,做贝壳风铃。这下子散落的贝壳可以派上用场了,可以跟孩子一起做手工,制作精美的风铃。听着那优美的风铃声,仿佛又回到了海边一样。
  《去探险》这本书一共有三百多页,由于是精装,全书都是彩页印刷,带着幅插图,因此从篇幅上来看跟我另外一本500多页的书差不多厚。拿到这本书以后跟孩子一起读了许久,可以预见在很久的将来,它还将陪伴我和孩子一起成长。它就像一把开启探险自然的钥匙,引导我和孩子不断探索和发现,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就像圣奥古斯丁说的那样"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能读到这本书的一页。"这充分说明了多出门多接触大自然的好处。另外书中还引用了贾科莫莱奥帕尔迪的一句话,"孩子能从一无所有中收获整个世界,大人们却在整个世界上一无所获。"我觉得非常有启示。希望我们都能从书中得到更多知识,在书中认识整个大自然。
网站目录投稿: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