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教授上课还需经费激励实在令人费解


  近日召开的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传出消息,上海在8所市属高校试点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推动教授、副教授100%给本科生上课,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上海教委以2013-2014学年授课教师人数为依据,予以下拨激励经费,且明确要求各高校不得"撒胡椒粉",要真正引导教师潜心教学。(8月29日澎湃新闻)
  "计划"还提出,凡受聘教授、副教授岗位的教师,每学年为全日制本科学生的授课不得低于108个课时,担任行政或其他职务的"双肩挑"教师不得低于54个课时(不含专题讲座、指导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
  看完这个新闻,我不禁感叹上海真是人性化,教授上课竟然还有激励经费,而且课时也没有多到哪里去。不过,这个激励制度似乎在某种程度上默认了"教授不上课"的合理性,不给本科生上课是正常的,上课则需要另外"激励"。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如果教授连续两年不承担教学任务,不为本科生上课将转为研究员,不能做教授。此外,教育部还为教授规定了一年400课时的教学任务。由此可见,教授不仅需要上课,而且教学任务还不轻。可为何一些教授逐步脱离教学岗位,使得教授上课成为了新闻呢?
  不得不说的是,教授职责不清是主要原因。教授是高校教师高级职务的一个称呼,其工作岗位是教师,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但是,基于高校科研的需要,现在教授的主要工作是科研和科研管理工作。也就是说,现在很多教授更像是高级研究员,一部分像是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由于这些"高级研究员"们的工作和教学严重脱离,所以上海市教委才会"激励"他们去上课。不过,笔者怀疑的是,长期脱离教学岗位的"高级研究员"们还会上课吗?能否保证教学质量呢?
  教授们职责不清并非上海独有,湖北省在高校教师职称改革中提出了教学型教授、研究性教授和社会服务型教授,这事实上也是混淆了教授的岗位,研究性的教授为什么不能称为"高级研究员"呢?社会服务型教授为什么不去创业当老板呢?
  当教授教学成为新闻,当教授教学需要额外激励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教授的职务是怎样错位的,错位的原因是什么?
  在众多"双肩挑"的教授中如果有一两位天赋异禀的"神人",可以把所有职务都做好,倒也可以理解。但是,"双肩挑"的普遍存在就意味着要么教授没有好好干,要么研究没有好好做,要么领导没有做好,更有可能是三者都没有做好。
  想要提高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质量,教授们须回归原位,其工资待遇必须和岗位吻合,研究员、校长、院长们也需要专业化专职化,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如此即可。
  让教授回归其职务,当前最紧迫的事,不是激励教授上课,而是杜绝"双肩挑",只有校长、院长们摆脱了教授身份和科研利益的桎梏,才会真正投入到高校管理工作中去,才能引领高校走向发展,而不至于弄出教授上课还得激励这种令人费解的事情。
网站目录投稿:盼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