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着重点在于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本文从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出发,提出了几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希望促使小学数学与研究性学习紧密结合,并试图为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提供可借鉴的操作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一、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布鲁纳认为,"所谓学科的教学,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指导儿童参与形成知识的过程"。然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在数学学科的学习当中,大多数教师在解题技巧上下功夫,而不是指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让学生除了学到书本上的抽象定义之外,更加重要的是训练学生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创造能力,并促使他们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知识观,进而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说,要不断地、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意识、进取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就必须做好小学数学课堂中研究性学习。但是,小学生存在知识水平有限,学习方法不足等方面的特点,因此,教师需要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充当指导角色,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程度不同的指导。 二、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研究性是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特点。把学习作为研究的过程,将研究作为学习的方式,小学数学学习不能够成为一种单纯地去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而是应该教给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所以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探求知识的全过程,使学生成为知识的研究者和发现者,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动手能力相应提高。 2、开放性是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显著特点。教师要从孩子的视角进行思考,尽可能让学生主动探究,让孩子不再畏首畏尾,勇敢尝试,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一方面,教师还要尽可能让学生大胆实践,敢于提出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教给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深化生活体验。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获取知识,消化知识,从而应用知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结论可以不一致,在交流和评价时标准可以多元化,可以存在发散性、求异性和批判性。 3、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具有实践性。这不仅仅重视实践的结果,更重视学生实践的过程。小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通过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等实践活动,得到了生活体验,之后进行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1、筛选教学内容,为研究性学习提供载体。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有些内容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有些内容不适合研究性学习。所以,在确定研究性学习内容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选取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分析学生并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研究性学习"同"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二者各不偏废,相互促进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求教师将提问内容从"你知道吗?"向"你是怎么知道的?"转变,使得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应孩子们的天性,使他们主动获得知识,培养其全面的个性。 2、用合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乐于接受,并主动接受。小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不会太长,再加上很多小学生听课过程中难以抓到重点,以致于教师不能再以"开门见山"式进行授课,因为此种讲授方式使许多学生错过新学的要点及难点。因此,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教学方面就应运而生,弥补了这一缺点。如果教师设置问题难度适当、与所学知识相关度高,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上,使课程得以顺利地展开,否则将会产生负面影响,干扰学生的判断能力。不同年级的儿童,心理发展成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根据皮亚杰提出的思维水平标准,小学生大概经历两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命题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逻辑分类和认知逻辑关系的思维能力,儿童只能构思呈现在他面前的形象的东西,或根据表象而思索。命题运算阶段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以一种根据假设性命题去运算的能力为基础,不再局限于他经历过的或在他面前的事物了。由此看来,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主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经常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 3、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为研究性学习持续展开提供保障。"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使他们学会求知、劳动、创造发展之道的根本措施。而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正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核心。可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是渗透小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主要阵地。小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尽管简单,里面却蕴含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主要包括集合思想、转化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展开,研究成为重点,只要教师要适度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掌握相应数学思想方法,随着教师对思想方法的不断渗透,学生必会开阔思路,培养出创新探索的能力。 4、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研究性学习贴近生活提供途径。凡是与人们生活有关的事物、在生活中被期待的事物,与已有知识有联系而又能增进一个人新知识的事物都能引起人们的直接兴趣。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注意从小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生产实例出发,设计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资料,就能激起他们的认知需要,他们便能主动的对情境进行探索,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起点、过程都以一种开放的形式呈现,那结果必将以实践的形式结束。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看待周围事物的习惯,如生活中常遇到的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数学。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应该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中,这有助于学科拓展、深化和应用。为使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教师要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要善于抓住自身、学生等各方面的反馈,做好引导者,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研究性学习掌握在可控范围内,取各个策略之所长,达到教学效率最优化,确保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潘桂华.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例谈[J].山东教育科研,2002(06). [2] 杨红忠.小学数学课堂实施" 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