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再谈说明文到底教什么


  摘要:说明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仍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说明文文体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大有存在。近几年,又受"语文味"潮流的影响,说明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已经脱离教学的初衷。作者呼吁,说明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会不会阅读,有没有实用性。并提出说明文教"什么"应把理解内容落到实处,致力于严格的思维训练,唤醒学生的科学意识。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内容;文体知识;语文味 理解内容;思维训练;科学意识
  一、说明文教"这些"
  长期以来,语文有课程目标(《课标》),有教材,但我们没有教学内容。初中教学中,恐怕没有哪一门学科的教材解读可以像语文老师那样十分带有主观色彩,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像语文老师那样随心选择。如数学老师,他们每节课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有例题引导,有定理归纳,有课后巩固。而语文老师是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的,每节课需要老师自己从教材中去解读、选择教学内容。因此,同一篇课文的教学,不同的上课老师就会有不同的解读,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流程。
  今天,让我们聚焦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看一看目前一线语文老师在说明文教学中教什么。
  教法一:说明文大都写法平实,条理清楚,知识点清晰。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教学内容的确定以文体知识为主,讲清楚说明的内容与中心、说明方法、说明结构、说明顺序以及说明语言等。比如《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感知课文
  (3)再读课文,出示投影,回答问题:①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②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③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④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4)合作探究:①物候现象的决定性因素,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介绍的?本文按什么说明顺序写?②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这些因素的影响,举例加以说明?
  (5)品味语言:①朗读第1自然段,品味语言,找出这一段中你最喜欢的好词好句,并说说理由;②探讨问题:第10段中"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这几个字可否删去?为什么?
  以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十分常见。因为这样,不仅上课很有条理,而且对学生如何应试、解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教法二:说明文是语文课,隶属语文阅读教学范畴,它姓"语",有别于自然、科学、社会等学科。所以,教学科普类说明文,除了达成知识目标之外,应该努力体现"语文味"。比如:《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片段:第四环节,精析语言,合作探究
  作者对物候的介绍引起我们的兴趣,文章的布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气象学和地理学家的竺可桢先生的文章语言也非常独特。说明文的语言应该具备什么特点?
  (1)语言的准确性(略)。
  (2)语言的生动性(以第一节为例)。①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读一读,评一评。②说说你喜欢这句话的理由(说说语言生动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例析:
  "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色。拟人化的语言,使大自然有了灵性,有了语言。
  "融化"河水解冻,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滴答滴答的清脆入耳,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涌动春的希望。
  "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草木破土而出,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小草就像是季节变换的显示器。
  "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
  "翩然"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
  "孕育"拟人。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
  "簌簌"写飘飞的落叶,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为什么不是一片片?
  "销声匿迹"描写了昆虫(准备)为过冬作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写得有情有感,十分形象。
  "衰草连天"描写出秋天萧条冷落的情景。
  "迎接"一词将秋天写得很有情趣,好像是位知冷知热、善解人意的天使。
  "风雪载途"写寒冬,一词传神,表现出冬天风狂雪灾,寒气逼人。大地沉睡了。
  (3)朗读并小结。
  第一节的每一个词语都极具表现力,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引领着我们进入美妙的物候世界。如上所呈,为了努力体现说明文的"语文味",说明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往往就紧抓一些描写性的段落,进行多则十几分钟的赏析。这种情况在说明文公开课教学中司空见惯。事实上,学生在以上两种教学内容中收获甚微。我们不难在学生的练习中找到许多失败的印证。
  作业本P39《永远的赵州桥》题8:赵州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生答:①轻巧;②抗压强度极高;③稳固性好;④美观大方。正确的回答应该是第一段就已经出现的概括性语句"它构思巧妙,科学性高"。出现这种错误根本原因是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没有注意"构思巧妙,科学性高"这句话与下文的关系,而在说明赵州桥敞肩设计的益处时,恰巧以"首先""第二""第三""第四"来说明,学生在没有对文本信息内部关系读懂的情况下张冠李戴了。
  作业本P45《假山》题9:第一段中举石公山的例子,有什么作用?生1答:说明石公山的假。生2答:突出花园假山的假。正确的作用应该是:说明假山要和全山的调子相协和,否则就没有美感。
  生1这种错误一方面是因为学生阅读石公山例子所在的段落文本时,没有抓住关键词"不相协和";另一方面是没有把握例子与说明中心的关系。生2这种错误是没搞清石公山的例子与下文公园假山的例子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中心。
  课外练习《会呼吸的建筑》第二段第一句中是这么写的"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选择题A项写道"仿生建筑就是‘会呼吸的建筑"。两个句子中把原文的"有些"表述为了"就是",学生因为没看仔细会认为意思一样。
  事实证明,如果对说明文教什么没有理性思考,或不思改变,或盲目随潮流,对于学生提取信息、发展逻辑思维和感受语言等方面的能力提高都十分有限。
  二、说明文教"什么"应"接地气"
  确定说明文教学内容应该"接地气"。什么是"接地气"?它有两层含义。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所有的教学内容与形式都是为了教会学生学。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说明文阅读教学教什么,最应该关注的是通过教这些内容能否让学生在说明文阅读方面有所提高,直到没有教师指导也能够独立地阅读说明文为止。说明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应该"接地气"说得直截一点就是要关注学生会不会阅读。
  学生为什么要学说明文?我们的教材为什么要编这么多说明文进去?发展的时代和社会需要说明文,渴求知识学问的学生需要说明文,学生通过阅读说明文认识世界、扩大视野、增长知识。《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就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小而言之,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接触到的学科,诸如科学、数学一类,每一章节无一不是说明文。说明文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现在和将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都有其它文体不可替代的语文教育意义和价值,是绝不可以忽视怠慢的。从其重要意义来说,说明文教学内容确定应该"接地气"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要注重其实用性。
  而把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作为内容的教学非常"不接地气"。把每篇说明文肢解为相同的几个要素,先讲说明对象和内容,再讲说明方法、顺序、语言。这种讲法,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对文本知识囫囵吞枣,文本内容间的内部联系模糊不清。比如在《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中,讲到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学生能非常快速地找到四个因素。但是对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这个段落中心内容半懂不懂,这个句子与"纬度"因素有何关系更是不明不白。试问,连内容都不懂,关系也不清,学生碰到类似的说明文该怎么自己读?这样的阅读能力如何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立足?另一方面,讲许多文体知识,没有把学生当学生,而是把学生当成了研究说明文的专家。专家为了搞研究是需要十分明确说明文学术用语,而学生学习说明文,主要目的是读得懂,没有必要十分明确。
  至于把品析文学性语句作为说明文的教学内容,有盲目迎合"语文课应该上出语文味"的潮流之嫌,更"不接地气"。这样做也许对于积累词语有那么些许好处,但是说明文主要是为了清楚地介绍事物、事理,写得生动也是为了读者能更容易地理解所说明的事物和事理。如果把赏析文学性语句作为说明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那就是本末倒置了。这样说并不是说明文中的文学性语句不能赏析,而是要在保证学生理解清楚内容的基础上,作为了解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形象性适当设置一点教学内容是可以的。另外,对于说明文的"语文味"的理解,我们要更有深度。拟人、比喻等修辞,成语、拟声词体现语文味,难道一些起准确表达作用的副词,表明作者行文思路的连词就不能体现语文味?例如《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中让学生关注"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个状语,它带给学生的信息含量远远超过"苏醒""翩然归来"这些词,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说明文教"什么"
  1、首先说明文教"什么"应把理解内容落到实处。自从语文课有了自己的姓,大家就不敢把说明文上成科学课、常识课了。因此,对于说明文内容的真正理解似乎成了其他相关学科老师的分内事,跟语文老师无关。所以,我们的学生也许找得到中心句,却在思维上没有理解什么内容,构筑什么知识。
  语文课姓"语"这无可厚非。但是大家忽略了《课标》课程理念当中的一段话:"(语文课程)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教会学生读懂说明文内容是语文老师的分内事,怎可写了什么内容由别的老师教懂,我们重点教它是怎么写的,哪些语言很准确生动?
  我们认为,说明文的阅读目的,主要就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只有先读懂写了什么,才能继续探讨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否则内容上不理解,后面的探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把理解内容落到实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需要在难理解的字句上停下脚步。比如教学《中国石拱桥》赵州桥的第三个特点"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时,对"拱圈"不能知道是什么,至于它怎么个拼法更加不能理解,那么怎么理解中国石拱桥的坚固呢?应该用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生查找资料理解这个词。(2)需要在难理解的定义里圈画关键。比如《被压扁的沙子》中斯石英的定义"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应该引导学生圈出最关键的信息——"超高压""原子相距近""密""重"等词,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斯石英"的概念,为下文理解为什么斯石英出现就说明陨石撞击过地球做铺垫,从而理解作者严密的推理。(3)需要在说明复杂的程序处分清条目。比如《奇妙的克隆》中克隆鱼的实验过程非常复杂,我让学生把步骤用分条概括的方法写下来,内容就十分容易理解了:①吸出细胞核;②除去卵细胞的核;③把①放入②的卵细胞内;④孵出鱼苗;⑤一条渡过难关。搞清楚其中有"换核"所以才能称为克隆鱼。如上几点,在让学生读懂说明内容的同时教会几种读懂内容的方法,说明文教学才算落到了实处。
  2、其次说明文教"什么"应致力于严格的思维训练。与记叙文、文学作品相比,说明文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进行抽象思维。没有思维参与的说明文阅读就是无效阅读。因此,说明文阅读教学应该对学生进行严密的思维训练,培养其思维能力,这也是《课标》放在首位的基本理念之一。
  说明文思维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提取信息要整合处理。就是说要引导学生分析信息间总分的关系,分信息间并列的关系,还要留心段落间相同与不相同内容的归纳整理。(2)说明顺序与信息理解要整合。说明顺序的理解不应该停留在是什么说明顺序,要根据内容理解清楚为什么是这种说明顺序。特别是逻辑顺序。这种说法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对它没有直观的理解,应把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结合内容理解清楚是哪一种逻辑。(3)说明方法与说明的中心关系要明确。理解说明方法时,一定要引导学生理解与说明的中心有什么关系。比如《中国石拱桥》这课中举赵州桥和卢沟桥有什么作用?这两座桥的具体说明与文章开头三段所说的中国石拱桥的总特点有哪些照应?举两座桥的例子去掉其中一个行不行?这样引导才能让学生明白所举的例子必须具有代表性,服务于说明的中心。
  3、最后说明文教"什么"应唤醒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传统的说明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知识和技能这一目标的落实,而对文本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视而不见。《课标》中说:"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就是对这种现状的纠正。
  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读,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要打破对文本的尊崇心理,以科学的批判精神去解读说明文。比如:为了更好地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还可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探究:文章还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说明?比如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不能仅仅用"修建于公元605年,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的所谓"列数字"的方法,因为年代本身不能说明问题,而且很多读者对年代缺乏感觉。假如这样说:"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它建成七百余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潘洪萱《中国的桥》),这样的"作比较"才能更好地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学生一旦树立起这样的"科学意识",说明文教学也就成功了。
  总之说明文教"什么",我们应该摒弃传统教学内容的选择,不盲目以文学性文字赏析为主要内容,真正教会学生读懂说明内容,提高思维能力,增强科学意识。这就意味着教师自己一定要有过硬的概括提炼能力,有清晰缜密的思维能力,否则,根本无法训练学生通过语言细读准确提取信息、概括事物特征,更无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网站目录投稿:凡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