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于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社区银行这一事物进行探讨,主要是探讨社区银行在中国发展的情况与外国经过长期发展的已经成熟的社区银行体系进行比较。以中国的社区银行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对比外国社区银行体系所显现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心理学现象所产生的个人行为,对我国社区银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社区银行;心理行为 一、社区银行起源及内涵 社区和社区银行两个概念都是舶来品,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社区是研究者从理论角度提出的概念,而社区银行则是由研究者、监管者和从业者这三种角度出发从而提出的实践概念(蔡宁伟,2015)。社区这个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882(Tonnies,1882),社区银行也可以追溯到1981年(Gibson,1981),由此可见社区银行在外国已经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 社区银行在我国则是近年引入的一种新的银行经营模式,尚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社区银行在外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在美国,社区银行隶属于美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小型商业银行,基本特点为规模小、性质为商业性银行,提供全功能且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而在我国社区银行在不同地区的界定也是有区别的。在整体商业银行体系中,我国对社区银行的基本界定是县域商业性银行。但在我国,社区银行实际发展成为了另一种形式,其性质就如社区银行字面意义。在《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中小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的通知》(银监办发【2013】277号)文中规定: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是指定位于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的简易型银行网点,属于支行的一种特殊类型。与传统银行相比,功能设置简约、定位特定区域客户群体、服务便捷灵活。实行有限牌照经营,一般不办理人工现金业务,现金业务主要依托自主机具办理,社区银行不办理对公业务,可结合实际错时经营等。在该通知发布前,已经有国内商业银行开设社区银行试点经营,且国内没有对社区银行的各项事宜进行规定。在国内出现社区银行试点并缓慢发展了一段时间后,我国政府机构注意到社区银行的出现,银监会才在2013年发布了上述通知进行规定。 二、国内外社区银行发展 我国的第一所社区银行是龙江银行2011年开设的小龙人社区银行,随后国内各银行陆续启动了社区银行发展计划。直到2013年银监会发布了相关文件,国内银行对社区银行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并形成社区银行发展的热潮。但在我国,尚未有哪家银行的社区银行体系的经营状况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各银行的社区银行体系基本上处于模仿、探索发展的阶段。我国的银行不知道怎样发展社区银行业务,不知道该用社区银行来干什么。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最具代表性的成功的社区银行业务经营者是美国的富国银行。富国银行建立于1852年,一直致力于传统银行业务的经营,在美国属于区域性银行。社区银行业务是其主营三大业务板块之一,在金融危机的浪潮中,富国银行实现了逆势增长就是依靠其社区银行业务一如既往地稳定且迅速的发展,其整体规模、盈利水平在金融危机后依然稳步提升,更是在2013年成为全美盈利能力最强的本土银行(李忠,2014)。 三、国内社区银行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社区银行的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中国的银行因看到了富国银行的成功案例对社区银行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但没有一家银行能够复制富国银行的成功案例,没一家商业银行的社区银行体系、分支部门在几年的发展之后能夠达到一个较好收益预期。例如某国内银行在短期内开设大量社区银行,后因经营不善又关闭了大量社区银行,完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我国社区银行体系所面临的困难是短期热情高涨、缺乏对社区银行的认识、缺乏高素质人员储备、人员素质不能应对经营要求、社区银行定位不清、无法适应所在地情况、以传统方式经营社区银行等。 四、对心理因素的忽视 在以往的文献中,研究方向偏向于对社区银行硬件设施及服务能力对社区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上(王慧梅,2015),虽然有过一些研究对心理学因素影响社区银行发展进行探索,但尚未有将心理学因素与社区银行发展联系起来作为研究主体进行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社区银行在我国发展,已经有学者研究个人对社区银行的使用意愿(藤梓菡,2015)。 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在目前阶段,尚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盲目地开设新网点。由于在银监会发布规范通知前,我国银行已经开始进行社区银行的发展,在这期间形成了监管空白期,一些银行在发展模式上选择急速扩张,形成了很多问题。第二个问题则是发展规模单一,产品服务同质化严重,没有优良的发展模式支持,大多数社区银行选择了延续传统业务的经营模式,这种情况没有金融创新,没有发挥社区银行的业务特色(秦丹丹,2015)。 在目前我国金融环境下,社区银行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社区银行小而精简的模式使之在未来的银行体系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社区银行经营中同质化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竞争,究竟是哪一种因素影响了客户的选择,就需要得到科学的分析。 除从银行角度探索影响社区银行业务发展的因素,还应从客户角度来探索影响社区银行发展的因素。客户的选择反映了个人投资者的心理学现象,对于研究个人投资者的心理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银行业务包括定期存款、银行理财等同样是投资产品,而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股票、基金等投资市场的研究非常丰富,对于银行业务研究相对较少。但我国的银行业务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且拥有较完善的体系,银行业务以较低的风险和广泛的适用性作为相对于股票、基金等高风险投资市场存在,为普通低风险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渠道。目前在我国,各个银行的社区银行经营情况都是以银行理财等业务为主要手段和内容的,所以各个银行的社区银行所能提供的服务差异较小,因此对于将社区银行、银行理财业务及影响投资者、银行客户选择的因素联系起来研究,对于社区银行这一具有必然发展趋势的新生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卫东,纪英, 李昕(2004).美国社区银行及其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借鉴意义.经济界,62-67 [2]藤梓菡(2015).城市居民对社区银行使用意愿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3]李忠(2014).美国富国银行社区银行经营特色、成功经验及借鉴。华北金融,(4),33-39 [4]秦丹丹(2015).我国社区银行发展问题研究.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5]《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中小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的通知》,银监办发【2013】277号 [6]应宜逊,李国文(2005).社区银行:内涵、现实意义与发展思路.上海金融,(11),30-33 [7]蔡宁伟(2015).社区银行的内涵特征、历史沿革与模式创新--基于中外社区银行的内容分析与案例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3),46-58 [8]王慧梅(2015).打造居民家门口的"私人银行"——2015年社区银行客户调查报告.中国银行业,(3), 108-111 [9]楚尔鸣, 罗姗琳, 杨光(2007).外国社区银行发展及其启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3(6), 96-98 [10]王浩,魏志华,何文虎,杨云龙(2013).社区银行研究文献综述.西部金融,(2), 34-38 [11]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