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奥斯曼白奴贸易是怎么回事揭秘奥斯曼帝国白奴贸易


  说起人类历史上的奴隶贸易,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大航海时期的贩卖黑奴贸易和清末时期的猪仔了。其实早在大航海时期到来之前,还有着更为古老的奴隶贩卖体制,这便是"白奴贸易",而贩卖的对象大多数都是针对斯拉夫人。
  关于斯拉夫人的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公元1世纪,在今天的在中、东欧几条大河河畔,零星分布着斯拉夫人的据点。在6世纪左右,根据分布地域不同,斯拉夫人分为了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
  其中,东斯拉夫人分布在第聂伯河中、上游,奥卡河、伏尔加河上游,西德维纳河一带,成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的祖先。在今天中欧地区的斯拉夫人则演变为西斯拉夫人,他们是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索布人(今天德国的萨克森和勃兰登堡)的祖先。生活在东南欧和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则是今天前南民族、保加利亚人的祖先。
  公元7至8世纪,东斯拉夫人形成了两个以瓦良格人主导的类国家实体,分别是以基辅为中心的库雅巴及以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斯拉维亚。
  这是说明一下,瓦良格人并非斯拉夫人,他们是维京人,是的,就是维京海盗的那个维京。从广义上将,维京人属于日耳曼人。
  大约公元8世纪至10世纪,他们开始出现在东欧平原上,在这里,他们扮演的角色是强盗和商人。一方面,广阔的东欧平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斯拉夫部落,这些地区盛产琥珀和皮毛。他们将这些东西低价收购或直接抢掠,然后高价卖到东罗马帝国;另一方面,他们掳掠人口为奴,销售目的地还是东罗马帝国。其中斯拉夫的白人女奴深受君士坦丁堡皇室、贵族的喜爱,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奥斯曼土耳其时代。
  这里还有个冷门的事儿,就是各种俄罗斯军舰都喜欢以"瓦良格"命名,这里有个比较搞笑的原因。
  在当时,除了瓦良格人的劫掠,斯拉夫部落之间也内战不休,私斗仇杀盛行。这种无休止的内斗就使得各部落无法安定发展,形成不了足够的人口规模。
  862年,斯拉夫人各部落首脑凑到一起开了一个会议,寻求解决各部落之间争斗不已的办法。在会上,他们讨论来讨论去,觉得既然群龙无首,就该选个老大。最终,他们决定寻找一位王公来治理各部,裁决纠纷,类似黑社会电影中的话事人。
  比较讽刺的是,不论哪个部落头领当选,其他斯拉夫部落都不服。最后,他们一致通过一个方案,请瓦良格人来当他们的头领。在他们眼里,瓦良格人会经商、会打仗,精明能干,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会后,他们邀请瓦良格人首领留里克当他们大公,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留里克王朝由此开始,也开始了各种外来人员统治俄罗斯的历史。
  这大概是个什么意思呢?可以打这么个比方,相当于战国时期各国一致决定,邀请一个匈奴人作为盟主,还有一定的统治权,后世还各种纪念匈奴这个民族,就是这么尴尬。
  瓦良格人之后,钦察人和蒙古人继承了掳掠白奴的任务。
  钦察人就是西汉时期西域康居人的后裔,蒙古人就不说了。所谓的钦察汗国就是以蒙古人为上层、钦察人和中亚各民族为主体的游牧王国,大致在今天的乌克兰和伏尔加河流域一带,西达里海,这个钦察汗国也叫金帐汗国。
  不过跟瓦良格人不同,蒙古人和钦察人不太喜欢贸易,他们喜欢自用。
  当时在钦察汗国北边的是大大小小几十个斯拉夫人公国,蒙古人除了向他们征税、征兵,没事还抢奴隶,以白人女奴为主。
  如果你观察够仔细,你就会发现,虽然同属斯拉夫人,但是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的长相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最明显的就是乌克兰人的发色普遍偏深。
  比较典型的乌克兰妹子,或者阿姨,我童年的女神,季莫申科大姐。
  看起来她是一头金发,可是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她是染过的。她的发根处明显是深棕色,西方妹子的染发比例可能比我们要高得多。事实上,她的长相也不大像典型的白人,头型偏圆,宽额,面部相对扁平,这些都是蒙古人的特征。
  还有斯大林、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这些出生于俄罗斯南部和乌克兰地区的著名人物,如果你仔细看他们的相貌,会发现很多混血的痕迹。
  这一切都源于当年蒙古人跟当地斯拉夫妹子做的一些或情愿、或不情愿且不堪入目的事情。
  蒙古人衰落后,克里米亚鞑靼人又接班干起。
  其实克里米亚鞑靼人只是雇佣兵,他们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奥斯曼人。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今天的乌克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的这个名字,就是普京大帝前几年抢过来的那块地方。
  所谓的鞑靼人官方说法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但其实来源很复杂,蒙古人、钦察人、突厥人甚至当地的斯拉夫人都有。
  奥斯曼帝国鼎盛时,克里米亚地区正好位于基督教势力和伊斯兰教势力的边界处,自有东西方的商人们在这里交换商品。在琳琅满目的货物当中,奴隶是主要的商品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577--1578年间共14个月的时间,克里米亚地区共出口奴隶17502人。而你用屁股想也能明白,这些奴隶肯定不是鞑靼人自己生的。
  当时鞑靼人抢掠的主要目标是俄罗斯、波兰、乌克兰、高加索等周边地区,最远能够抢到加里西亚,在今天的波兰境内。
  从15世纪中期开始到17世纪末。鞑靼人几乎每年都要出去抢斯拉夫人,几乎每次都要抢万把人。
  这些奴隶除了小部分自用和向意大利贩卖外,大部分被出口到了奥斯曼帝国。
  这些奴隶中的男性有少部分被编入奥斯曼军队,大部分被送到桨帆船上做划桨奴隶——这是最艰苦的工作,他们大部分都是斯拉夫人。
  1622年一艘桨帆船的划桨奴隶们在一个波兰贵族的领导下发起叛变,他们成功逃往意大利。据当时意大利方面的统计,这些划桨奴隶包括:22个因为犯罪被罚做苦工的土耳其人,1个意大利人,2个英国人,3个希腊人,以及214个斯拉夫人。
  当然,女奴们则大部分成为性奴。
  这其中,还有些女奴混得很好,甚至成为了皇后,像许蕾姆苏丹。
  公元1502年,在乌克兰东部的利沃夫地区,一名叫柔克塞拉娜的女婴降生在当地的一个东正教家庭。在这个女婴生活的那个年代,克里米亚鞑靼人频繁在东欧出现,他们在那里掳走了许多乌克兰人,然后将这些可怜人送往奥斯曼帝国的奴隶市场,而当时还未成年的柔克塞拉娜就是众多被贩卖到奥斯曼帝国的乌克兰人之一。
  柔克塞拉娜来到伊斯坦布尔的奴隶市场后,很快便被一位名叫易卜拉欣的贵族买走了,而这位贵族并不简单,他是奥斯曼帝国的大维奇尔(宰相),和帝国的苏丹苏莱曼一世关系很好。
  和苏莱曼一世同岁的易卜拉欣是苏丹当时最好的朋友兼酒友,或许是某一次两人在喝酒时,易卜拉欣将柔克塞拉娜送给了苏莱曼一世。
  我们有理由相信苏莱曼一世对柔克塞拉娜真的是一见钟情,因为她很快受到苏莱曼一世的独宠。这便引起了其他妃子的嫉恨,当时苏莱曼一世的另一位宠妃和柔克塞拉娜发生了争吵,并且殴打了她。苏莱曼一世得知此事后立即勃然大怒,他下令将那名宠妃赶出后宫。
  而那名宠妃的儿子则曾被苏莱曼一世立为王储,不过在柔克塞拉娜成为皇后之后,这位王储也被苏莱曼一世下令处死。
  柔克塞拉娜在确信苏莱曼一世对自己无比宠爱后,便开始积极参与朝政,并且促使苏莱曼一世杀死了自己的好朋友易卜拉欣,也就是她曾经的主人。
  当时的苏莱曼一世已经彻底爱上了柔克塞拉娜,他在柔克塞拉娜为自己生下子嗣后便册封她为皇后,并且破例举行了婚礼,而柔克塞拉娜的第二个儿子便是继承苏莱曼一世王位的塞利姆二世。
  在苏莱曼一世晚年的时候,由于他本人经常外出打仗,宫廷事务则被交给了柔克塞拉娜手里,而当时把持朝政的柔克塞拉娜被人称呼为许蕾姆苏丹。
  后来柔克塞拉娜和苏莱曼一世相继去世后,他们的儿子塞利姆二世成为了帝国的新苏丹,而塞利姆二世的登基也为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埋下了伏笔,这位只爱饮酒的苏丹并没有什么功绩,是奥斯曼帝国历史上最无能的苏丹之一。
  当然,大部分的白人女奴的下场是很悲惨的。她们中的老年女性在草草交易后被打发到面包房、厨房与纺织厂里。而年轻女子往往会在众目睽睽下被人把玩调戏,被威逼利诱皈依伊斯兰教。然后被阉人奴仆粗暴地洗干净,最后带上面纱,没入后宫。
  而接下来她们唯一的职能,就是为权贵和苏丹生育小奴隶。
  就像中原王朝几千年来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劫掠办法不多,初期的沙俄面对这种不定时的劫掠也没啥好办法。
  直到东扩中的哥萨克发现了游牧民族的致命缺点攻坚能力不足后,这种现象才有所改观。1
  7世纪中期开始,沙俄在南部靠近鞑靼人的地区兴建了大量的堡垒要塞,并组织当地民兵驻守,同时派遣一定数量的巡逻队在边境巡逻。这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鞑靼人的入侵。
  之后,鞑靼人的劫掠次数以及成功率都显著下降;即使有所俘获,很多时候也会被当地驻军救回。当然,之后鞑靼人的入侵还是时有发生,直到1783年俄国兼并克里米亚才完全终止。而随着最主要的奴隶供应商鞑靼人的覆灭,也为斯拉夫人的奴隶史最终画上了一个句号。
  最后辟谣。
  英文"Slav"不是奴隶的意思。
  英语:奴隶slave,斯拉夫Slav,于是很多人就怀疑Slav的词源是slave,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穿凿附会。英语奴隶slave的词源是法语esclave,也就是拉丁语servus。英语servant也来自于拉丁语servus,也就是仆人。
  斯拉夫语族的罗斯语、白罗斯语、乌克兰语、塞尔维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光荣一词,也就是слава,转写成拉丁字母是slava,使用克罗地亚语也刚好是slava,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是sláva。
网站目录投稿:冷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