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琳+邢玮+李正文 摘 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催化作用下,企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就得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现在的企业越来越重视经营绩效成果,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成果的重要手段,更应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以构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各个企业都比较重视绩效结果,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太多的关注,所以在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财务指标运用的比较多,得出盈利的状态也只是表面现象。首先简单地回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知识,了解其包含的各项指标及其含义。该体系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了解我国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和弊端。然后采取改进措施,平衡好财务层次指标与非财务层次指标的关系,最后具体构建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绩效评价指标;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构建 一、企业绩效评价概述 (一)绩效评价的概念 所谓绩效评价,是指为了完成企业目标,应用特定指标体系,依照一定的程序,利用评价方法对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做出客观评价。 (二)构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1. 有利于国家对企业的监督。只有对企业的的基本状况有所了解,国家对企业的监管才能得到实现。国家要想了解企业的基本状况,这就要求企业就要进行绩效评价。 2.有利于投资者的理性决策。通过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投资者按照各个企业提供的数据资料,以正确选择投资获得最大利益。 3.有利于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让企业管理者获得自己和同行业经营绩效状况,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制定企业方案,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传统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财务指标。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财务指标设置数量较多,非财务指标设置数量较少。这里过度强调财务指标的作用,但因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制度的制约,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真实的绩效水平。 (二)非财务指标偏少。现行指标体系包含8项非财务指标,数量少,比重小。该评价体系无法满足也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且非财务性因素选择主观随意性较强,财务指标的结合性较差,不能较直观地反映评价结果。 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一)财务方面的评价方法 财务方面的评价方法有很多,重点讨论功效系数法。 单个指标评价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调整分= (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 财务方面综合评价总分=∑单项指标评价得分 因此,如果平均值大于资产负债率时,得满分;如果平均值<资产负债率<较低值时,得满分;但如果资产负债率的实际值不是这种情况时,需比照标准值;如果资产负债率大于或等于100﹪时,得0分;如果利润为负值时,得0分。 (二)非财务方面的评价方法 非财务方面的评价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探讨定性评价。 非财务方面评议指标分=∑单个指标分 如果会计信息在外部因素影响下失去了真实性,可以只利用评议指标进行定性评价。 (三)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公式为: 综合评价得分=财务方面综合评价分×60%+非财务方面评议指标分×40% 该比重是根据工商竞争企业得知的。 四、结论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之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强。然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中获得生存与发展,认真做好绩效评价的工作,加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深意义。 好的绩效水平是每个企业都想看到的结果,但不能因急于看到盈利状态,就走进绩效评价的盲区。只有全面地看到企业的好与不好,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日常运营中作用巨大,通过了解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知识,分析了影响该体系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指出我国企业采用该体系中财务指标偏重和时效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结合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现的原则,平衡好财务层次和非财务指标的关系,运用指标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绩效做出评价,构建新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出努力。但由于国家有关的政策和制度的制约,本文研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需进行更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道强.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浅析[J].市场周刊,2006(3): 73-74. [2]王艳.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的运用[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1):16-19. [3]徐海波,林艳晶.基于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企业绩效评价新模式构建[J].财会月刊,2010,(29):14-15. [4]苏志希.深入开展企业效绩工作[J].财会月刊,2006(3):71-72. [5]曹建新,詹长杰.我国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J].审计研究,2009(16):82-85. [6]]张娇.对我国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6(2):55-56. [7]王怀明,宋涛.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7(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