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以优良的作风做好工作,推动改革发展稳定。 一、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就是因为始终以优良作风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党要长期执政,人心向背是根本,群众工作是基础,优良作风是保障。丢掉了优良作风,就会丧失民心的支持,就会动摇执政根基。因此说,执政党的党风向背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党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作风建设一丝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顿。新时期,我们面临新的任务、新的形势和新的困难问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群众的构成和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多样,加强作风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必须认真加以解决。面对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全党同志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核心,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二、以优良作风推动改革发展 要大兴勤奋学习之风,这是作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世界深刻变革,形势错综复杂,实践不断深入,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坚定信念、增长本领,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当前,要把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研读原著,结合实际加深理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要求上来。要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等知识,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才干。 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是科学认知的前提,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尤为重要。要坚持把局部的问题置于大局之中来审视和谋划,把握工作的一般规律和主要特征,深化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任何一项决策、决定出台之前,都必须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杜绝“拍脑袋”,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这是作风建设的重点。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胜利之本和力量之源,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面对新任务、新形势,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就要在全党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中倡导和树立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良好风气,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脱离群众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有的还比较严重。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要自上而下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定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研指导工作;要结合工作实际,层层建立联系群众制度、帮扶制度、包保制度,并以实际工作的成效检验联系群众制度的落实;要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群众工作,把民生工作作为重要抓手,促进民生改善,化解社会矛盾。 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这是改进作风建设的根本。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现阶段,在一些单位和干部中,艰苦奋斗的意识淡薄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浪费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要注重引导党员干部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带头厉行节约,要自上而下地抓,一级一级地带;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廉洁自律各项要求,对违纪违法的人和事坚决查处到位,形成震慑;要狠刹公款浪费现象,完善预算支出和财务制度,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公开透明预算支出等,使公款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求真务实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也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要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对照问题拿对策,对照目标要结果,真正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 三、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必须以制度建设作为根本保障 习近平同志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系统工程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建设,是实现作风建设的根本保障。 着力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 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是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对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制度继续抓好落实,对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要积极予以修订完善,对缺乏制度规范的领域要抓紧填补空白,最大限度地解决制度缺位和失灵问题。同时,要着眼全局、着眼长远搞好顶层设计,不断推进制度建设科学化。通过科学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特点规律,不断完善制度法规体系,尽量使制度更加完整完备、具体周密、系统配套,充分发挥制度的整体功能和实际能效,使制度能够管得住现在、跟得上发展、经得起检验,努力形成一整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权利运行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 着力提高制度建设的可操作性。 制度建设的生命力集中体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践证明,一项制度要能够长期执行、长期发挥作用,首先制度本身必须是可以遵守、可以操作、可以监督检查的。为此,应强化程序意识,将制度执行程序化、程序操作制度化,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现在有些制度内容空洞、程序模糊、要求笼统、责任不明,无法落实到实践中。建立的制度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怎么办,又要明确违反规定怎么处理。应按照简便实用的原则,使规定尽量明确化,使原则的表述尽量具体化,对需要制定实施细则的予以配套完善。运行程序必须真运行而不能假运行,必须逐项运行而不能有选择性地运行,坚决杜绝制度执行中的程序性变通现象。 着力提高制度建设的严肃性。 习近平同志指出,以前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一些规定变成了稻草人”,摆在那里没有用。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一经形成必须严格遵守。要坚持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制度的执行,把制度执行放到与制度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用严格的执行保证制度建设实际效果。要重点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对制度执行进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影响制度执行的不良倾向问题及时纠正,对违反制度,损害制度权威性和严肃性的行为及当事人,坚决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