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创业精神是什么?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吗? 今天我们要说的第一个内容是人们对创业精神的理解常常存在五个误区,他把这些误解叫做创业精神的五个迷思。第一个迷思是大家会认为创业者都像孤儿或者放逐者,要么单靠自己跟充满敌意的世界抗衡,要么就是躲在阁楼里发明能改变世界的小装置。但实际上创业精神跟所有的商业运作都一样,是一种社会活动,创业者可能只比普通的企业人士更有主见,更自恋而已,他们也是需要商业伙伴和社会网络的支持。 第二个迷思,提起创业者,大家往往想到的都是这个年轻人,二十几岁甚至是青少年,但是也有很多年纪大的创业者,跟年轻人比起来,他们的经验更丰富,能调动的资源也更多。比如哈兰山德士65岁的时候创办了肯德基,中国这样的人就更多了,不管是任正非、柳传志、宗庆后还是马云,都是在比较晚的时候才开始创业的。 第三个迷思是创业精神主要靠风险投资推动,有投资人投钱才能开始创业。实际上大多数创业公司的启动资金要么是自己借的,要么是讲身边的亲戚朋友和傻子筹集。举个例子,谷歌融资前两个创始人就已经从亲戚朋友那募集了100万美元来启动公司,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也一样,最开始的启动资金是自己的积蓄和父母的资助。 第四个迷思,创业者必须设计出能够改变世界的新产品。其实一些最成功的创业者看中的是流程,不是产品。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就是把即时定制用在了个人电脑行业,你下了订单,电脑才开始生产。维珍航空公司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为了让飞机旅途更欢乐,开始在飞机上提供娱乐消遣。联邦快递的创始人也是为了改进邮包的投递质量开始创业的。 最后一个迷思是创业精神跟大公司不兼容,但其实很多大公司也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创业精神。你比如说我们之前内容里提到的,周鸿祎把公司给拆小了,谷歌已经被人嘲笑说像体型庞大反应迟钝的古斯拉了,但是人家还在不断的推出新的产品。这条内容你可以对照文字好好学习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对创业精神有所误解。 第二条内容,我们就着创业,来说一说创新。这两个词关系密切,但是概念不一样。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院长钱颖一说,创新可以在已有的公司里实现,也可以通过做新的公司实现那创业,就是创建一家新的公司。 但是事实上我们为什么看到的很多创新都是通过创业的方式来实现,而不是在大公司里,明明大公司里人才更优秀,资金也更多,但是大公司没有办法给要创新的人足够的报酬,缺乏激励就会导致很多新想法,没有办法在大公司里生长。而且大公司的内部创新往往要受到软预算约束。所以公司内部想要停止一个项目或者关闭一个部门都很困难,但是市场要淘汰一家小公司,那就轻而易举了。 之前我们的内容里有提到过,周鸿祎把很多的新项目从360里拆分出来变成小公司,这么做是为了解决钱教授说的激励和约束的问题。激励可以让小公司的领导者像创业公司那样承担高风险,享受高收益。约束拆出去的小公司,可以用全部的资源来做事,不用受到大公司内部规则和预算的约束,还可以接受市场同类公司的竞争。 第三,一个在苹果工作过七年的人要说一说离开苹果之后有哪三个坏习惯要克服?这个人叫麦金尼斯,02年到09年在苹果工作,后来出来创业,做了一个电子图书出版公司。他也是出来创业以后才发现得克服点坏习惯。 第一个坏习惯是默认保密,他在苹果上班的第一天开始就被告诉保密有多重要,不仅是要对外保密,苹果内部的员工也不能随意交流特定的项目,保密会议保密协议那就是家常便饭了。创业以后麦吉尼斯也不习惯公开分享信息,而且还要求他早期的员工签保密协议,但是他很快就发现,限制信息自由流动的这个成本远远大于带来的价值。 第二个坏习惯,不做产品测试,而是预测用户的需求。苹果公司不喜欢做产品测试,但是不是每一个创业者都像乔布斯那样,对产品和用户的需求有精准的感觉。 第三个坏习惯是埋头执行,苹果员工要做的就是专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个人兴趣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但是创业公司里就不一样了,员工的好奇心和独创性是重要的资产,明确的方向很重要,但是团队里不可预测的副产品也很关键。 李翔以前听一个投资人说,他们以前去美国看项目的时候,发现很多创始人都是前google的员工,或者是前Facebook的员工,很少有钱苹果的员工。即使是在硅谷,苹果的企业文化也非常另类,财富杂志的一个记者就写过,硅谷的工程师们彼此都认识,但是苹果的人除外,因为苹果的人跟谁都不来往,这个就让他们出来创业之后就发现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变。 第四个内容是人人网董事长陈一舟分享的一个趋势。他说中国互联网竞争已经白热化,互联网红利逐渐向几个大公司集中,所以我们现在的业务基本上就是把互联网当成工具做互联网加的业务,这样能避开和互联网大公司的竞争。 我们要从失败里学到东西。我们希望创造一个能够容忍失败的公司环境。我每天起来最怕的就是发现我们一年里都没有失败,因为这就说明我们承担的风险还不够。我们也想问问你,你最近一次的失败经历是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