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买菜,走在林荫道上,忽听枝头传来阵阵知了的鸣叫——噢,今日小暑! 其实,知了可能早就叫了,只是自己成天埋在办公室里,没有察觉,抑或是连天的梅雨推迟了知了的鸣叫。 蹒跚学步时就接触了知了,老家人叫它"叽溜",这样的称谓大概取自它鸣叫的声音。直到读书时方才知道它叫"蝉",俗称"知了"。书上对知了的评价似乎不高:高高地站在枝头上一个劲地叫着"知了!知了!"说它太自满,不懂得谦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噤若寒蝉",也不是什么好名声,而我,对知了却独有情结。 夏日雨后的黄昏里,湿湿的泥地上出现一个又一个小洞洞,从洞里爬出一个个"叽溜狗"(蝉的若虫),它们或爬上树干,或爬上灌木,或爬上任何一米以上、可以抓牢的物件,凝神聚气,静止不动,等待蜕壳。次日清晨,从"叽溜狗"脊背的裂缝中挤挣出黑亮的蝉儿,展开美如婚纱的蝉翼,留下一具具叽溜壳(蝉蜕)。随着太阳的升起,知了便抖动着翅膀,飞进茂密的枝头。 父亲告诉我们,蝉蜕收集起来可以卖钱,据说可以入药。我和姐姐每日傍晚,房前屋后,找寻"叽溜狗",放在加盖的蔑篮里,集中待蜕。每日午后,大人们都在睡午觉时,姐弟俩顶着炎炎烈日,树荫里,屋檐后,芦苇旁,满世界地收集"叽溜壳"。整整一个夏季,我们收集了满满一箩筐。秋后,父亲带上我们姐弟,去供销社收购门市售卖。检验、过秤、结算,哇塞!一筐"叽溜壳"卖了七元二角!在那"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天挣不到一毛钱"的年代,这七元二角不啻是如今的泱泱万元!父亲为姐姐买了一件花衬衫,给我买了一件黄汗衫。那是我第一次穿上商品针织汗衫,也就是从那时起,让我体会到付出就有回报。 集中蜕出的知了,掐去半片蝉翼,不让它飞跑。每到父亲放工时,就拿它来喂小鸡。家里养了八只小炕鸡,等到父亲坐下,听到知了的嘶叫,小鸡们争先恐后地啄食父亲手中的知了,直到吃完,方意犹未尽地在地上来回擦着嘴巴,梳理着羽毛,不情愿地离开。 八只炕鸡,端午节后买回,存活了七只。到了中秋节,母亲挑最大的、乳白色的公鸡,逮来一称,整整三斤!杀了烧烧,一家五口,美美地吃上一顿,哇,那可是终身难忘的鲜! 大孩子们说,知了可以吃。有一次,只我一个人在家,如法尝试,掐去蝉翼,去掉软软的腹部,留下坚实胸肌,塞一顶点儿盐,用铅丝串起,放进灶膛烤一小会儿,待闻见香味拿出来——嗯,好吃!那是食物极度匮乏的年代。记忆中也只吃过一次,嘴虽馋,但这样的吃法总不放心。 逮知了,是儿时最开心的事。知了的捕法很多,记忆中用得最多的还是粘,叫做粘知了。粘知了需要竹杆和面筋,没有竹竿,可去芦苇塘中掰一根高高的芦柴,掰去芦叶备用,而面筋则靠自己制作了。家中如有现成的面粉,便悄悄地偷上一把,来到池塘边淋水和面,先和成硬硬的一团,然后放在水中边揉边漂,洗去淀粉,揉出小小一团面筋。没有面粉,则抓上一大把小麦,放进嘴里反复干嚼,再吐出放在水中洗汰,制成面筋。趁水分未干,将面筋牢牢地粘绕在竹竿的顶头。 粘知了需要耐心,太急了不成,太慢了也不成。发现知了,你得蹑手蹑脚,悄悄地靠近树干,升起竹竿,用杆顶的面筋出其不意贴上知了的翅膀,一阵声嘶力竭地鸣叫,蝉就成了囊中之物。多少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小伙伴们把今人玩电脑、打游戏、吃肯德基、上补习班的时间,都耗在捕蝉的乐趣之中,一个个都晒成了铜罗汉,而这,正是真切快乐的童年生活。 老家的知了有三种,个头大的就是前面说的"叽溜",叫起来声音洪亮,连续不断,一口气得有五七分钟;个头小的叫"小丁叽溜"(无暇查证它的学名),出世时间相对较早,叫起来调高音低,像似一首吹奏乐;另有一种个头居中的叫"嘟溜",出世最晚,常在秋季叫得最欢,其声音最富有节奏感"嘟—溜!嘟—溜!" 知了的活动与气象有关联。每年知了出土,常在高温闷热的梅雨季节,经过多日雨润,地面的土壤松软,有利于若虫钻出地面,蜕变知了。连续数日的阴雨中如能听到知了叫声,则预示着天快放晴了,故古人有"雨中有蝉叫,预告晴天到"的农谚。七月流火,是知了最旺盛、最起劲的季节,从早晨太阳升起,叫声延绵不绝,此起彼伏。中午烈日炎炎,蝉鸣俨然让你产生了耳鸣,你在树下纳凉聊天,不得不提高嗓门。午后休息,你得伴着蝉鸣入睡,让你真正体会一下"蝉鸣林愈静,鸟啁山更清"的意境。随着夕阳西下,气温略有下降,知了的鸣叫才稍有收敛。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的句子,可能是因为"惊鹊"的缘故,否则夜半很难听到"鸣蝉"。年过中秋,秋露降临以后,知了每况愈下,其叫声凄凄切切,如泣如诉,让人听来感慨良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知了概以刺吸树枝的浆汁为生,到了秋后,雌蝉爬上树梢,用尾刺插入嫩枝产卵。被刺过的嫩枝不久便枯萎,随着秋风秋雨,跌落地面。枯枝中的卵,孵化成幼虫,钻入地下,酝育着数年后的、生命的又一个轮回。 常常感慨,都市中的水泥、沥青,厚厚地覆盖着地面,知了何以出土?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如期而至。这,恐怕就是生命力! 蝉如此,人亦然。 2012-7-14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