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西汉墓出土地图》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三号墓出土的3幅绘在帛上的地图。出土时地图夹在其他帛书中,叠放在一个长方形漆奁的格子里。经过两千多年的叠压不仅边缘残破,而且帛片互相粘连。经过装裱工人的细心揭剥,科研人员的仔细拼接复原,使读者能够看清这3幅地图的基本原貌。图上没有标注图名、作者、图例、比例尺和绘制年代,经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和谭其骧、詹立波等学者的研究,将第1幅图名为地形图、舆地图,西汉初期长沙国南部地图、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图,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第2幅图名为驻军图、守备图;第3幅图名为城邑图。经过十几年的流传使用,现在这3幅图比较一致地称呼是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3幅图的成图年代,根据同时出土的文物考证,在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前168)以前,距今2100多年。图的作者不清楚。 地形图绘在一块长96厘米,宽96厘米的正方形帛上,地域范围大约是东经111°-112°30′,北纬23°-26°间,相当于今广西全州、灌阳一线以东,湖南新田,广东连县一线以西,北至新田、全州以南,南界到达广东珠江口外的南海,地图主区部分是现今潇水流域,南岭、九嶷山及其附近地区,绘制比较精确,内容比较详细;邻区的绘制则比较粗略,经测算,地图主区比例尺约十八万分之一(有人认为是十万分之一),相当于1寸折地10里。图中已有统一的图例:居民点采用两种符号,方框表示县治,圆框表示乡、里。细而径直的线表示道路,粗细不等而有弯曲的线表示水道。山脉一般勾出逶迤转曲的两麓,中间加画横细线;遇大山则按山体勾出其盘亘范围,中间细线画成层层叠的形状。居民点的注记都在方框或圆框内,水道的注记都在下游将近与他水会合处。重要水道又在发源处加注"某水源"。道路和山脉都无注记。图中除线条、符号、注记外,无一句文字说明。有人曾将此图的主区与现代地图作比较研究,发现此图的精确度相当高,各水系的弯曲轮廓,大体都接近现代地图,有些部分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各水支流注入干流的次序,也都符合实际情况。由此可见,此图在中国地图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足以证明中国制图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驻军图绘在一块长98厘米、宽78厘米的长方形帛上,用黑、红、田青三色绘制,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彩色军事地图。图上方标"南",左方标"东",说明图的方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图的主区是大深水流域(今潇水流域),方圆约500公里。比例尺约九万分之一(有人认为是五万分之一)。图上不仅有山脉、河流等普通地图要素,而且根据它的专门用途而突出表示9支驻军的布防和防区界线,指挥城堡等。此图不管是从精度、从绘制层次的安排、标绘符号的设计、颜色的配置、注记的合理使用,还是从作战思想和地图表示的统一等方面来看,都充分显示出我国汉代军事地图的设计和标绘技术的高度发展。 城邑图由于出土时破损严重,修复较困难。从已复原的部分来看,图幅不大,纵约48厘米,残存部分横约48厘米。图上有少数字迹,但已辨认不清了。彩色地图,绘有城墙范围,用蓝色画出城门上的亭阁,红色表示街坊和庭院。据研究,此图可能是驮侯利苍的墓茔和城邑(或祠庙)图。也有人认为此图破损严重,肯定为城邑图为时过早。 这3幅地图的出土,表明中国两千多年前已有很高的地图测绘水平。其中地形图是目前世界上传世下来的最早以实测为基础的地图,驻军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彩色军事地图。它们的出土为地图学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增添了极为光辉的一页。 马王堆古地图出土后,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考古界和学术界不仅立即着手修复,而且组织力量进行研究。1975-1976年,《文物》月刊连续发表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和谭其骧、詹立波等人有关这3幅地图的整理过程和内容分析的几篇文章。1978年曹婉如发表《马王堆出土的地图和裴秀制图六体》;1980年发表《试论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地图的数理基础》;1982年出版的王成组《中国地理学史》,1984年出版的户志良编《中国地图学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史地组主编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等。这些论著均对以上3幅地图的历史背景、数理理论、科学水平、历史价值作了阐述,使西汉至魏晋这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地图史有了新的内容、新的认识和新的评价。1990年曹婉如撰文,将放马滩秦墓出土的地图与马王堆出土的地图作比较研究,探寻从战国、秦汉到魏晋的地图学发展脉络,这是研究马王堆地图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