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并不可怕,一个人一辈子可能会换很多份工作,真正可怕的是带着幻想地盲目跳槽,真正的问题却并未解决。辞职前,应该先慎重分析那些让你想换工作的问题因素,常见的标签可以归为以下4种: F. Fixable 可解决的 在投递简历前,可以先从最明显的做起,列出当前职位中让你心烦的那些事。看着这个列表,先想的应该是在现有框架下能不能解决。有些问题是不用变动工作也可以纠正的。例如,"这里没人能把任何一件事做好。"确实有可能是真的没人有能力做对事,但更多可能是你自己有点控制狂,太过微观琐碎地管理每个项目,而这些本是可以委托及锻炼别人的。换句话说,真正的问题不是出在你的工作上,而在于你做事的方式,这不是跳槽能改变的。 E. Expected 可预期的 你需要从行业、公司,再到岗位来思考分析新机会。如果你的问题出在现行业或角色上,即使换家公司做类似职位,可以预见,问题会同样存在。例如,你讨厌社交活动和参加展会,而你又是某个半年收入都在大型会议上预定的行业的销售,那你的烦恼就是这种职业必然存在的缺憾。"我觉得跳槽这件事,如果你有选择,只要现有工作没逼你到必须走就不要急,先确确实实地把下一站能带给你的东西搞清楚,想好它到底能不能解决你的那些痛点。"普华永道战略咨询顾问李潇然在赤兔上分享跳槽建议时表示,这尤其适用于在同一个行业下换公司。 她补充道,在确定新工作能解决现有不满后,还需要多想一步,即会不会满足了旧问题却又会产生更多新问题。比如在甲方大公司工作的你觉得每天做同样的事很无聊,于是考虑去乙方。工作确实是更有意思了,但乙方真的满足你吗?过去之后你可能发现自己又有了新的不满,比如觉得压力变大,或者薪水不如预想的好。"尤其转行的时候,很多人只看好的一面来欺骗自己。制造业不景气就想换金融,说到投行,都觉得薪酬待遇很高,但这个工作可能让你连续两、三周每天晚上加班到12点。你或许想着给高薪就没问题,但你真连续几周工作到12点之后过吗,当切身体会时,你就未必能接受了。" C. Change Needed 需要改变的 如果你换工作,现在遇到的问题就可能会随之消失。例如,你负责为一些故障率高于平均的产品提供客户服务,但公司从不考虑退钱方案。这种情况下换到另一家质量标准更好的公司将会给你一种更积极的工作方式,你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更有自主裁定权。 S. Satisfaction 满意度 当清理掉那些不必要的干扰项后,就可以开始罗列所有让你快乐、成功和满意的因素了。激励每个人的因素各有不同,获得丰厚报酬常是一个附加项,真正驱使我们做出改变的往往是其他事。最近一项职业满意度研究发现,许多职业满意度最高的工作与6位数的薪水无关,许多满意度低的工作收入潜力很高。因此,比起发现与面试官的性格相投或是得到免费午餐的刺激,你真正的内心需求及长期目标与新工作的匹配度才更具有决定性。"最终我们要回答的是两个问题,即是否能满足个人的兴趣意愿以及个人能力是否能达成匹配,如果你既有意愿,又有能力,想不成功都很难。"李潇然说。 写问题列表和贴标签分类的目的,是对跳槽后是否能比现有状态好做一个客观评价。找到自己真实的不满之处,然后有效解决,避免为了逃离某些问题而换工作,却发现其中一些不满意仍会再次出现的情况。判断是否应该跳槽的关键在于能否诚实面对自己的问题,当我们站在更客观的角度考虑,会发现其实自己的大量心理包袱都不那么重要。如果某个职业除了不能改变的不满外,其他部分都比较理想,那么相比跳槽,更简单的做法是把那些你以为的糟糕之处当作必然缺憾而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