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古代新生儿的养护之道还实用吗


  宝宝从出生到生后的28天,这一时期为新生儿时期。这一阶段的宝宝刚刚来到世间,突然离开温暖安全的母亲腹中,就像嫩草的幼芽一样,柔软脆弱,全依赖妈妈的悉心调护。新生儿期的宝宝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一生的高峰,因而新生儿期的保健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新生宝宝在这个阶段还要面临断脐、护脐、拭口、解毒等问题,这些护理质量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
  古代那些养育的观点现在还实用吗?今天我们就穿越回古代,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批判性地学习古人的育儿经验,继续把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发扬广大。
  1.拭口洁眼
  新生宝宝一般口中多含有从母体带来的羊水或污血秽物,必须立即清除干净,这叫拭口。如果护理不及时,让宝宝吞下腹中,将产生种种不利影响,直接危害宝宝的健康。古人非常重视拭口,如果处理得好,宝宝将聪明智慧,健康成长,即使生病也很容易治好,反之,如果秽恶污血吞入腹内,将遗患无穷。所以,他们把拭口作为新生儿必不可少的常规护理之一。
  回到现代,新生宝宝初离母体时,产科医生也会用消毒纱布探入口中,轻轻拭去宝宝口中的秽浊污物,包括羊水、污血及胎粪等,以免宝宝啼哭时咽入腹中。同时,宝宝眼睛、耳朵中的污物也应轻轻拭去,防止宝宝感染眼部和耳朵的相关疾病。
  特别提醒:新生宝宝皮肤上的胎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要马上拭去,但是皮肤褶皱处以及前后阴部应该用纱布蘸消毒植物油轻轻拭去,以除去多余的污垢。
  2.断脐护脐
  宝宝在母腹中时,脐带是妈妈与宝宝经络气血相通的纽带。宝宝降生,啼声一发,口鼻气通,百脉流畅,宝宝开始独立生存。宝宝出生后随即需要断脐,古代对断脐和护脐非常重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当然也是比较简陋的方法进行护理。直到现在,这些方法还有值得借鉴之处。
  新生宝宝脐部疾病有哪些?
  初生宝宝断脐后,由于结扎不紧,或消毒不严,或护理不当而被不洁之物污染,在脐部会发生多种疾病。脐中湿润,久而不干者,名脐湿;脐中赤肿糜烂,脓液流溢者,名脐疮。二者本为一病,只是轻重程度不同,现代医学统称为脐炎。脐肿光浮如吹者名脐突,现代医学称为脐疝。脐部感染侵入血液循环,可以产生新生儿败血症,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古人认为断脐的方法应"以口咬为好,或以火燎而断之,或以剪烧热剪之";脐断后,"以艾炷从断处烧三壮,令暖气入腹,以免脐风之疾;并以艾叶杵烂和棉絮包护其脐,勿令脱掉,否则风寒湿气伤之,易成脐风等疾"。这是在当时医疗条件下比较简陋的护脐方法,断脐时口咬或火燎都是为了预防感染,断脐后艾灸和棉絮包裹一则为了防寒,二则也是更好地预防感染。
  随着现代妇产科学的发展以及医疗条件的进步,古代的断脐护脐方法已被现代技术所取代,无菌断脐已不需要口咬或火燎,断脐后的护理也有专业的无菌操作。一般新生宝宝娩出1~2分钟,就要将脐带结扎后剪断,产科医生处理时必须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的断脐剪刀断脐。脐带残端必须用干法无菌处理,然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如果在特殊情况下不能保证无菌处理,就应该在24小时内重新消毒、处理脐带残端,以防止感染脐风。
  断脐后必须护脐。宝宝脐部要保持清洁、干燥,让脐带残端在数天后自然脱落。在此期间要注意避免让脐部被污水、尿液及其他脏物污染,洗澡时不要浸湿脐部,避免脐部污染,预防脐部疾病的发生。
  3.祛除胎毒
  祖国医学认为的"胎毒",指胎中禀受之毒,主要指热毒。胎毒重的宝宝,出生时表现为面红目赤、爱哭且哭声响亮、便秘等,这样的宝宝容易发生丹毒、湿疹、黄疸、口疮等病证,或造成以后好发热性疾病的体质。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给初生宝宝去除胎毒的传统方法,给新生宝宝服用少量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液,可以减少发病。
  常用的方法有:
  银花甘草法:金银花6克,甘草2克。煎汤。用此药液拭口,并用少量给宝宝喂服。
  豆豉法:淡豆豉10克。浓煎取汁。频频给宝宝喂服。尤其适用于脾胃薄弱,吃奶不好,容易吐奶的宝宝。
  黄连法:黄连2克。用水浸泡出汁。滴汁入宝宝口中。需要注意黄连性寒,胎禀气弱,早产的宝宝、哭声低弱或有新生儿疾病的宝宝不能服用。
  大黄法:生大黄3克。用水浸泡出汁或略煮。取汁滴入宝宝口中。胎粪通下后就停用。但脾胃薄弱,吃奶不好,容易吐奶的宝宝不能服用。
  现在在南方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清胎毒"的方法仍然比较流行。现代认为"胎毒"是产后急性过敏重症的俗称,主要反映为宝宝的各种皮肤变态反应,例如湿疹、荨麻疹、泡疹等,妈妈在怀孕期间食用过量的辛辣和煎炸食物,就很有可能会将热毒传给腹中宝宝,使宝宝生后易患热性疾病。
  如何减少胎毒呢?现代中医有以下主张:
  1.妈妈在怀孕期间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多吃滋阴润燥、生津养肺的食物和当季水果,少吃辛辣、油炸、油腻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妈妈如果是过敏体质,建议去正规医院的变态反应科(皮肤过敏科)详细筛查过敏源或听专家给出一些建议,避免宝宝从母乳中获得这种过敏源。
  3.妈妈们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休息,才能保障机体的平衡,提高免疫力。
  4.不主张为"清胎毒"而乱吃药,某些清胎毒偏方、龟苓膏或凉茶,所含成分不适合孕妇饮用,盲目服用有隐患。
  5.妈妈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新陈代谢。
  新生宝宝4种特殊的生理状态
  新生宝宝有以下4种特殊的生理状态,新妈妈们不要误认为是病态。
  1."马牙"。新生宝宝上腭正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的黄白色、碎米大小隆起的颗粒,中医称为"马牙",会在出生后几周或几个月内自行消失,妈妈们千万不要挑刮。因为宝宝皮肤粘膜非常脆弱,受伤后非常容易感染。
  2.乳房隆起。女宝宝出生后3~5天,可能会出现乳房隆起,如蚕豆或鸽子蛋大小,这是宝宝在母亲体内受母亲血液中高浓度的泌乳素等激素的影响,使乳腺增生造成的。出生后2~3周,宝宝体内的激素水平逐渐降低,最后全部分解并排出体外,乳房肿大的现象也就自动消失了,妈妈们不应处理或挤压。
  3."假月经"。女宝宝生后5~7天阴道有少量出血,持续1~3天可以自行消失,也是宝宝在母腹中受母亲激素影响的结果,称为"假月经",一般不必处理。
  4."螳螂子"。新生宝宝两侧颊部各有一个脂肪垫隆起,称为"螳螂子"这有助于吸吮乳汁,千万不能挑割。
网站目录投稿: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