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倩 谢宇 摘 要:随着供给侧改革中旅游业比重增加,人们对旅游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旅游景区舒适度成为大众出游显著关注的因素。但国内尚未跟上体验经济发展步伐,景区舒适度几遭诟病。基于此,本文试想统计一些基础指标,建立人体舒适度、人流承载量舒适度、车流承载量舒适度三个维度,从而得出景区舒适度综合指标,将其分为Ⅰ-Ⅴ级5个等级,并对每个等级表现做出定性定量描述。 关键词:景区舒适度;评价体系;分级界定 一、研究背景 当代旅游业因迎合了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将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国內很多景点在旅游高峰期都超过了游客承载量,降低了旅游舒适度。所以急需一个指标对景区舒适度进行评价比较,这不仅可以帮助旅行企业和散客出行提供即时数据,还可帮助景区控制旅游容量,更有利于政府掌握景区实时状况,最终帮助景区进行优化改造。 笔者试想通过爬虫等互联网技术在权威网站和浏览量计数器中获取温度、湿度、风速、人流量、车流量等基础指标构成一个景区舒适度综合指标,建立人体舒适度指数、人流承载量指数、车流承载量指数三个维度,通过排列组合分析使舒适度指数量化。 二、搭建评价体系 (一)人体舒适度指数 人体舒适度指数共分为8级,1级:寒冷、感觉极不舒适,2级:冷、感觉不舒适,3级:偏冷或较冷、大部分人感觉不舒适,4级:偏凉或凉、部分人感觉不舒适,5级:普遍感觉舒适,6级:偏热或较热、部分人感觉不舒适,7级:闷热、大部分人感觉不舒适,8级:酷热、感觉不舒适。 (二)人流承载量舒适度指数 人流承载量指数以景区日旅游容量为主要指标。当景区实际日旅游容量不超过景区日最大旅游容量的60%时游客感觉舒适,等级为1级;当其介于60%-100%之间时游客感觉拥挤,等级为2级;当其大于60%时则属于过载,等级为3级。 (三)车流承载量舒适度指数 车流承载量指数以景区停车场容量为主要指标。当景区停车场车辆实际容量不超过景区停车场车辆最大容量的70%时,游客感觉舒适,等级为1级;当其介于70%-100%之间时游客感觉拥挤,等级为2级;当其大于60%时则属于过载,等级为3级。 (四)景区舒适度指数 将三个维度等级进行排列组合分析后果即得出景区舒适度指数,分为Ⅰ级(红色)不舒适,Ⅱ级(橙色)较不舒适,Ⅲ级(黄色)一般,Ⅳ级(蓝色)较为舒适,Ⅴ级(绿色)舒适。如表1所示。 三、景区舒适度分级界定说明 在众多指标中,游客对气候环境最为敏感,人们一般首先选择天气舒适的情况下出游,再去抉择人流量、车流量相对较少的目的地。所以笔者认为当人体舒适度为5级、人流承载量舒适度为1级、车流承载量舒适度为1级时景区舒适度达到最大值。 (一)Ⅰ级-不舒适 人体舒适度感觉为寒冷、冷、酷热,人流承载量舒适度表现为拥挤或过载,车流承载量舒适度表现为拥挤或过载。此时,景区游览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暂停景区运营,疏散超承载量的游客,限制自驾车在停车场停放或禁止自驾车进入景区道路。 (二)Ⅱ级-较不舒适 人体舒适度感觉为较冷、偏凉、较热、闷热。只要人流承载量舒适度、车流承载量舒适度表现为拥挤或过载,就界定为较不舒适。 (三)Ⅲ级-一般 人体舒适度总体感觉为偏凉、偏热,人流承载量舒适度和车流承载量舒适度都表现为拥挤。 (四)Ⅳ级-较为舒适 人体舒适度总体感觉为偏凉、偏热,人流承载量舒适度和车流承载量舒适度都表现为拥挤。但这里与3级舒适度的差异表现在社会环境不同。 (五)Ⅴ级-舒适 人体舒适度总体感觉为舒适,人流承载量舒适度和车流承载量舒适度都表现为舒适。5级舒适度是最适合开展景区游览活动的等级,此时气候舒适,景区承载量处于优良状态。 参考文献: [1] 陈 韬.西湖景区旅游环境舒适度评价及其影响因子分析[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12. [2] 胡珮珮,黄舒拉.浅谈旅游景区舒适度分级方案——以温州雁荡山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7 [3] 雷卫延,敖振浪,蔡耿华.舒适度算法及其应用软件开发[J].气象科技,2017. [4]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10. 作者简介: 陈 倩(1997-),女,四川达州人,汉族,本科,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