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从屌丝余额宝看互联网金融理财大未来


  什么是余额宝?简单说就是网上支付理财产品"支付宝"的一项增值理财服务,它主要利用网购后的电子账户余额来购买基金。余额宝的理财购买门槛仅为1元,且是全天24小时实时到账,而且没有任何手续费和开户费等。按照现行的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余额宝相当于是用活期存款的灵活度来帮用户赚定期存款的收益。
  余额宝所面对的客户大都是我们所称的"屌丝"理财客户。借用某位银行业人士的评价:"余额宝从资产管理的角度看,即谈不上技术创新,也谈不上多大价值。这就好比快餐,可乐,尽管喜欢者众多,企业受益,但谈不上营养。"但是,大约余额宝本来卖的就是快餐、可乐这样的快餐,而不是银行理财所看重的那些"满汉全席"。
  银行其实也并不是没有类似余额宝这样的理财产品。比如,很多银行推出了"活期宝"类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在风险和流动性两方面都优于"余额宝",收益水平与"余额宝"相似,只是这些理财产品都有起始金额的限制(5万元左右),让大部分"屌丝"理财客户敬而远之。
  这也是为什么有评论说,互联网金融理财是个苦差事。因为余额宝的推出看起来顺风顺水,但背后凝聚了相当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客户使用习惯的培养。先抛开技术层面的积累不算,光客户使用习惯培养这件事情上,阿里花费了差不多10年,沉淀了海量的客户群体,进行过各种各样的尝试,好不容易推出了一个合适的理财产品,总量看起来还不错,但跟银行的客户规模跟利润规模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屌丝理财肯定会有大未来。类似的理财案例在国外的市场上已经相当丰富,只要用户总量上去了,单个客户的利润虽然低了点,但总体来看还是有利可图的。国内的银行理财由于分业经营的管制与利率市场化进度的迟缓,靠现在手头的客户就可以过得比较舒服了,完全没有去争取屌丝理财客户,发展屌丝理财的动力。
  更有甚者,有些人都在嘲笑部分余额宝客户把自己每天的收益金额贴到网上与网友分享的行为,说这种搞法也太小市民、太屌丝了,支付宝也就是抓住了人们喜欢贪小便宜、喜欢在网上晒东西的弱点,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反问回来,这种对于人性弱点的揣摩可不可以理解为对于客户特性的深入了解呢?让客户知道自己每天究竟赚了多少钱,究竟是值得嘲笑的事情,还是客户本来就应得的理财权利?
  不过,话说回来,屌丝理财这样的模式肯定需要更精细的管理理财运营,以及最为重要的:对于整个理财业务运营思路的重新定位。要用互联网的思路来做金融理财,不要用金融理财的框架来限定互联网;要用互联网的逻辑来看待银行理财的优势,不要用传统金融理财业的逻辑来认定银行的资本。这种理财思路和理财定位是银行最欠缺的。
  从几家银行目前在电商领域的理财动作就可以看出,银行还是在用自己的一套思路来"插入"互联网,以为自己在传统金融领域的诸多优势同样可以延伸到互联网这个全新的生态系统中来,但实际上效果怎样呢?以建行的善融商城为例,或许建行的支持可以让它一直活下去,但很难帮助它进入行业的前五名而整个电商行业已经进入洗牌重整期,整个市场上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大型电商不会超过四家。
  "入口"的重要性在余额宝推出之后,华夏基金零售业务总监赵新宇公开表示,未来淘宝、百度、腾讯这些占据了网络大部分入口的互联网公司,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很可能就是未来网络上的"工农中建"。这种话转换成银行业人士比较能理解的术语就是:以后代销基金不用找你们银行理财了,我们基金公司自己卖未必也有好结果,直接找目前网上最主流的几个网站就行了。总而言之,不好意思,银行理财又被脱媒了。
  肯定有银行业人士会说,我们银行有自己的网银、商城、手机客户端、平板客户端,并没有落后于互联网的大潮啊。推出客户端并不等于占据了"入口"。调查数据表明,网民平均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接近3个小时,但每个月花在网银上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这是什么意思?银行的这些理财服务只是一个简单的互联网工具,而不是我们所强调的"入口"。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银行推出的各种互联网端口都处于所谓"会所制"的阶段,只有成为银行的理财客户,才能享受银行理财的服务,不符合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其次,银行在整个网络生态链、网购产业链并未占据主导地位,沦为比较次要的工具。导致银行虽然推出了相当丰富的网银理财产品和理财功能,但使用的人不多。
  互联网金融肯定是日后金融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且在这个理财趋势中,网络入口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腾讯为什么要高调宣布建设自己的金融理财平台?光它一家就占据了多少流量?何况,在互联网金融理财尚未成熟的现在,移动互联网也已经浮出水面、占据主流了:从腾讯、百度的流量来看,PC已经呈下滑的趋势,手机的很多应用都比PC更多。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能做些什么?做几个APP就够了么?
网站目录投稿:如凡